同时,数据的爆发式增长也对IT基础架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包括计算、存储、网络以及软件技术与云计算服务等,这对于这些领域的产品及技术服务提供商来说,也是一个业务增长机遇。
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关键问题
数据是数字经济时代的“石油”,通过不断挖掘数据价值,企业和组织可以对业务实现创新转型升级、使产品更加智能化、改善客户体验、持续提升服务能力。
近日,希捷科技赞助、国际数据公司(IDC)发布了《数字化世界—从边缘到核心》白皮书以及《IDC:2025年中国将拥有全球最大的数据圈》白皮书。研究成果表明,到2025年,全球数据圈将增至175ZB(1ZB约为1万亿GB),而中国预计将以48.6ZB的数据量成为全球最大数据圈。
随着多云基础架构的普及,以及组织机构从边缘到核心再到云端的 IT 服务和应用的 连续发展,数据在多个平台和应用程序中高度分散,数据的识别、分类、管理、保护和利用变得更加困难。组织机构需要评估完整的数据管道并制定数据优先的策略以规避风险。
实时数据
数据的安全、实时、碎片化
近年来,中国数据圈的增速最高,平均每年的增长速度比全球快3%。2018 年,中国数据圈占全球数据圈的 23.4%,即7.6ZB。预计到2025年将增至48.6ZB,占全球数据圈的27.8%。
在全球范围内,受物联网的驱动,数据圈的实时数据占比将从2015年的 12%增长到 2025 年的 29%。将上述百分比应用于中国,到 2025 年实时数据增长将超过 34 倍,占全球实时数据的 28%。实时数据的增长将提升边缘计算机的自动化水平。
据IDC统计,2018年在全球范围内,数据圈中 56%的数据需要一定程度的安全保护, 从简单的帐户信息保护,到银行存款、关键基础设施和用户身份的全面“锁定”保护。到 2025 年,需要安全保护的数据将从 56%的比例增加至 66%。然而,需要保护并已经受到保护的数据的百分比仅仅从45%上升至50%。按照这个速度,从现在到2025 年,中国需要保护但未受到保护的数据将比其数据圈增长得更快,占据数据圈的三分之一,到2025年将达到16.2 ZB。
中国在信息与数字化技术领域的发展是有目共睹的,在很多领域都达到了世界领先的地位。以当前最受关注的人工智能为例,2018年,中国已成为拥有全球人工智能专利数最多的国家,领先于美国和日本。此外,在人才、市场增长速度、应用部署等方面都位于世界前列。
总之,更好地利用数据的价值,企业将会在日益激烈的行业竞争中获得更强的竞争力。
因此,处于数据生态链中的企业面临数字化转型的挑战。孙丹认为,数字化转型的关键在于使用大数据,面临人才、算法、成本三方面的挑战。缺乏数字素养和专业知识的人员,数字化转型则无法进行;提高算法进而合理使用大数据;数字化转型是一个长期且可提高竞争力的投资,如何使其成本更优变得尤为重要。
安全性
IDC认为,云存储的采用正在进入下一阶段,企业正逐渐从“全部存储在一地”或仅仅使用公有云模式转变为选用更精细的、最适合自己的方法,也就是多云和混合云基础架构。事实上,超过80%的中国企业承认将在2020年前拥有多云战略。
在白皮书中对“数据圈”的定义做出了解释,每年被创建、采集或是复制的数据集合即为全球数据圈。IDC预测,全球数据圈将从2018年的33ZB增至2025年的175ZB,实现5倍以上的增长。
数据碎片化
(希捷科技全球副总裁暨中国区总裁孙丹)
“中国数据的爆发主要来自于人工智能、物联网、云计算、边缘计算等新兴技术。”希捷科技全球副总裁暨中国区总裁孙丹在发布会上这样说:“数据已然成为不可或缺的生产力,科学合理地获取、存储、分析以及利用数据是未来抓住商机的有效途径。”
IDC报告称,数据已经成为许多企业开发新市场、改善客户服务的利器,一些公司能通过销售数据信息创造新的收入来源。
此外,孙丹还指出,随着存储从企业和终端用户设备迁移到云,存储环境将发生重大变化。目前在中国企业中,公有云存储使用者还比较少,预计在所有存储数据中的份额将从2015年的3%增长到2025年的28%。
“数据安全、实时、碎片化。”孙丹强调了企业需要特别关注的三方面。
其中,视频监控也在中国数据圈增长中起到了重要作用。随着智慧城市、雪亮工程、建设在全国范围内的稳步推进,对视频监控与分析提出了更多需求,帮助建设现代化基础设施、提升安全性与智能化水平。
全球数据量在不断增长,其中娱乐数据和视频监控图像是重要推动因素。然而,物联网设备信号、元数据和生产力数据在当今日益数字化的世界中增长速度更快。
中国将拥有全球最大的区域数据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