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被西藏军民誉为生命线、能源线和信息线;
2005年10月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在北京召开。在为期4天的会议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向中央委员会报告工作,并研究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这是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体现,也是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有力促进。
青海始建公路,就将西宁至玉树公路列入兴建之列,其路线走向与昔日“唐蕃古道”大体一致,故称“青藏公路”。1927年整修西宁至湟源段,两年后修筑至日月山下的哈拉图库。1950年3月,西北交通部奉西北军政委员会命令,派工程师孙增荣、李涵来青勘察设计修复工程。4月,西北军政委员会主席彭德怀在西北财政经济委员会主任贾拓夫、农林部副部长蔡子伟等陪同下来青视察,指示青藏(西宁至玉树)公路分两年竣工,当年修至黄河沿,长500公里。
看似年轻的何干事已经有10年的军龄了,在他的热情帮助下记者来到了青藏兵站部展览室。筑路将军慕生忠的雕像屹立在展览室的门口,历经风霜的双眸望着远方,仿佛注视着那一段通向远方的公路。墙上是一张张的历史图片,它们真实地记录了历史的那一时刻。青藏公路的建设者用尽了全身的力气在挥舞着铁锤,在荒凉的戈壁滩上他们的帐篷显得富有生机,青藏公路通车的那一天,满脸的喜悦无法用语言表达。面对这些珍贵的老照片,记者急忙用数码相机翻拍了下来。感谢那个艰苦的年代里有这些摄影师,他们留下的不仅仅是几张黑白照片,而是一段历史的真实,是青藏公路建设者血与泪的生活写照。橱柜里当年修建青藏公路时使用的劳动工具被这些有心人完整地保存了下来,铁锤、布鞋、棉衣虽然早已破旧不堪,可是他们身上仿佛还留有建设者们的体温,让人感觉那么温暖……
目睹青藏公路建设者留下的遗物
历史上的青藏公路
1966年,交通部将兰州经西宁、格尔木至拉萨的公路定为“青藏公路”。现在,人们一般将西宁经格尔木至拉萨的公路称作青藏公路。把西宁至橡皮山段称作青藏公路的东段,橡皮山至格尔木段称作中段,格尔木至拉萨段称作南段。青藏公路自1954年12月正式通车,经过50年的养护管理和多次改建,全线已形成一、二级公路技术标准,成为五条进藏公路(青藏、西景、川藏、滇藏、新藏)中运输条件最好的一条公路。
青藏公路的通车结束了“唐蕃古道人背畜驮,栈道溜索独木舟”的原始运输方式。可是,它也有自己的变迁史。11月29日,记者采访了青海公路交通史志编审委员会办公室主任董永生。
巍巍昆仑,遥遥天路。多年来,青藏公路的历史意义不言而喻。当青藏铁路即将通车的时候,当豪华的越野轿车驰骋在青藏公路上的时候,你是否想到当年建设者们身影,是否知道它的变迁史,是否知道它当年的旧貌?
如今已有84岁高龄的颜宗泰老人出生于湟源县蒙古道村,采访中老人向记者讲述了1951年负责三千牦牛运输队,支援解放西藏的往事。在那个年代,老人就在青藏公路上留下了足迹。
青藏兵站部展览室真的是见证青藏公路建设的一个绝佳的地点,在这里,我们可以真实地了解到这条“天路”成长的足迹。但愿我们这些记忆里的碎片能带给你一段回忆,留下一点印象。
回眸第十个五年计划,青海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城镇建设日新月异,交通四通八达,人民生活蒸蒸日上。自本期起,本版推出“打捞记忆的碎片”系列报道,以翔实的史料、珍贵的图片和深入的采访再现青海历史,追寻青海发展的足迹。
青藏公路,顾名思义是青海通往西藏的公里。由于所处年代不同,“青藏公路”所指也不同,路线走向亦不尽相同。
1950年,慕生忠将军率领的筑路大军开进青藏高原,青藏公路建设拉开序幕。1951年,在玉树公安处工作的颜宗泰接到县上的任务,要他负责三千牦牛运输队进藏。颜宗泰面对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公路接受了艰巨的任务。原来是这样的,为了支援西藏和平解放,后勤保障问题非常重要,他们要将面粉和一部分军用装备及时运送过去。因为当时汽车运输只能到达黄河边,从玉树到昌都分三段路程,第一段是由黄河边到通天河,第二段是由通天河到囊谦澜沧江边,第三段是由澜沧江边到昌都。颜宗泰说,当时他所负责的牦牛运输队中的三千牦牛驮着物资,在崇山峻岭间择道而行,每人负责几十头牦牛,吆喝着跟进。由于山大沟深,又常常遇到狂风大雪,每次运输都很艰苦。有一次,在翻越高海拔雪山的时候遭遇连续性风雪天气,好长时间进不得退不能,有的同志倒下后就再也没能站起来。
它是在老一辈国家领导人的关心和筑路将军慕生忠等一大批建设者的艰苦奋斗下创造的人间奇迹;
为实现青藏公路与康藏公路连接,1951年冬,踏勘玉树至类乌齐、玉树至丁青、玉树至色扎等路线。青藏公路修建期间,毛泽东为之题词:“为了帮助各民族兄弟,不怕困难,努力筑路。”朱德题词为:“好好建设公路,为造福人民与巩固国防而努力。”同年11月,青藏公路改建工程全线贯通;12月5日,在玉树结古镇举行通车典礼。
它承担着重要的运输任务,是祖国内地连接西南边疆的“巍巍金桥”,是世界屋脊上的“苏伊士运河”。
三千牦牛运输队走着进藏
颜宗泰老人多年来笔耕不辍,将自己的经历逐一记录了下来。采访中记者看到,早年参加革命的他今天依然激情彭湃,对那段进藏的岁月记忆犹新。尽管已是五十多年前的事了,可他依然清晰地记得牦牛运输队的往事,记得莽莽荒原中的风餐露宿以及冰雪寒夜中的艰难跋涉。
结束对董永生主任的采访后,记者来到了青藏兵站部展览室,在宣传科何干事的指引下目睹了当年青藏公路建设者留下的遗物和珍贵的图片。在青藏兵站部展览室里,破旧的衣物、简单的劳动工具都静静地躺在橱柜里,用满身的尘土和沧桑诉说着昨天的故事。
,网页游戏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