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人眼中的“小不点儿”,却不甘永远成为被照顾的“小朋友”。现在,她是一名自闭症儿童康复师,小巧、童真的形象常受到自闭症孩子们的喜爱。她以前不愿意承认的缺陷,现在反而为自己赢得认可,让她重拾对生活的信心。
想改变别人,结果首先改变的是自己。
新华社记者 袁全
她还打算组建一个自闭症康复工作室,让更多有同样际遇的小个子找到发现自我、展示才能的机会。
新华社北京9月6日电 题:“袖珍女孩”吴秀菊的小个子传奇
她今年26岁了。
吴秀菊的身高最终停留在1.28米,只相当于一个正常女孩8岁的身高。她时常梦到某一天自己突然长高,和父亲爬山,和母亲逛街,参加姐姐们的聚会,站在好友面前大声地告诉他们,吴秀菊终于打败小矮人回来了。
童年的小菊子并没有因生病而感到自卑。因为成绩好,她考上了县城的高中。她得到周围很多人的关爱:她的课桌被工人师傅悄悄锯短桌腿;她领到既合身又免费的校服;她有了好朋友,当上了班干部。
在偏僻朴素的家乡,她的童年虽然“很小”,超变态网页游戏,但也暖暖的。
吴秀菊的“脸萌”画像现实的挫折
国务院最近公布的《“十三五”加快残疾人小康进程规划纲要》提出,要建立完善残疾人就业扶持政策体系,多渠道促进残疾人就业创业,帮助更多的残疾人加入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潮流中去,通过劳动过上更好的生活。
她第一次接触那些“不一样”的孩子时,也十分惊讶,不知所措:“那种感觉就像别人知道我已经26岁了。”
好不容易经家人介绍,小菊子在天津一家建筑公司找到工作,她拼命证明自己能干:图纸记得又多又快,连同事们都夸她是“活电脑”;尽管全身不住地颤抖,她坚持爬上距地面70多米高的脚手架去测量。她主动申请任务,眼看大功告成,但忙到最后,却被领导告知不必再做。
2015年1月,小菊子在朋友介绍下,接触了自闭症儿童。她发现自己曾经在职场最不愿意承认的“小”,却变成从事这份工作的优势。手舞足蹈的孩子们,和看起来像小朋友一样的小菊子在一起,少了拘束,更加亲近。
1998年,上小学的吴秀菊被确诊为先天性生长激素分泌不足。她发现自己怎么吃也追不上周围同学的身高。成绩优异的她,“感觉就像留级生一样被刷了下来”。
小菊子出生在黑龙江绥化的一个小山村,她是家中第5个孩子,前面4个姐姐个子最矮的也有一米六。父母怎么也没想到他们的小女儿会得这种病,于是带着小菊子辗转于各个城市的大小医院寻医问药,才终于确诊:因脑垂体原因,诱发生长激素分泌不足,导致生长缓慢。
她赌气辞职。家人劝她别折腾,不如在姐姐的公司做一名安稳的会计,但小菊子坚持要出去闯荡,“我就是想冲一冲,让周围人改变对自己的看法”。
如果身高停留在8岁,你该怎么办?这是吴秀菊每天都要面对的现实问题。
; ; ; ; ;被大、小朋友唤作“小菊子姐姐”的吴秀菊,想用自己的故事向这个世界证明:身材小、力气弱,也一样能成为社会的顶梁柱。
“以前的我不愿意承认自己的缺陷,也企图蒙蔽全世界的眼睛。”小菊子说,“现在我把它变成优势,用在我的工作中,在这里找到属于我的价值。”
“我的身体停在了8岁,但我相信我来到这个世界是有着特殊使命的,我要完成它。”小菊子说。(白婷婷亦对本文有所贡献)(照片均由受访者本人提供)
然而,现实是她很久都处在没有工作的状态。
她跑到上海的公益组织接受培训,不断学习陪护自闭症儿童的专业知识和训练方法。她说要“武装自己”,把能力变强大。从早到晚,她陪孩子们上课、读书、做游戏,也负责给他们穿鞋、喂饭、擦鼻涕。她像姐姐一样陪他们玩,也像妈妈一样照顾他们的饮食起居。
2009年高考后,小菊子误打误撞地被黑龙江科技学院工程预算专业录取。老师的推荐让她找到了第一个实习工作,并获得500元酬劳。“当时充满了成就感,我觉得自己有出路了。”小菊子说。
“看到成绩不如自己的同学都找到好工作,而我还要问家里要钱,心里就会有落差。”
她不怕辛苦,不光收入提高了,还收获了成就感。
“那一刻我觉得自己被雷电击中了,连知觉都没有了。”向来坚强的小菊子当时大哭,“为什么要把我当一个孩子来对待?”“为什么把我当个一无是处的废人去看?”
握着医生的诊断书,一家人踏上了长达十年的试药之路:从欢欢喜喜向父亲索要钙片,到被堵在墙角喝掉母亲融化的药丸,到上学前最后一分钟眉头紧锁喝汤药,再到颤颤巍巍攥着针管为自己注射生长激素。从8岁到18岁这十年,她长高了十几厘米。
十年试药的苦与乐
小菊子和孩子们一起玩耍,带着自闭症儿童走进正常小朋友的群体中,孩子一点一滴的进步让她和家长倍感欣慰。
小菊子走进拥挤的大城市,发现曾经在乡间的温暖不见了。她在哈尔滨、北京、天津,像无头苍蝇一样,投了50多份简历,但每次面试总是不到5分钟就结束。
对小菊子来说,决定做自闭症儿童的老师,是因为看到他们,她就想到自己。
(原标题:“袖珍女孩”吴秀菊的小个子传奇) 生活中的吴秀菊
小个子的特殊使命
(原标题:“袖珍女孩”吴秀菊的小个子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