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声高唱《东方红》:经验证明有特色才会有市场
对于什么是文化产业,理论界说法不一,比较一致的看法是:文化产业是指从事文化产品生产和提供文化服务的经营性行业,主要包括文艺演出业、电影电视业、图书音像业、文化娱乐业、文化旅游业、艺术培训业和艺术品经营业等,近年,有人也将体育产业列入了大文化的范围。
坐定后,笔者首先观察了一下观众席,发现老中青都有,外地人占了相当一部分。有阖家齐来的,也有朋友相伴来的,有当地人以主人身份请外地朋友的,也有不少单独慕名而来的。开演后一直有人陆陆续续进来,没有椅子时,就在歌厅四周的空地加椅子,一直加到没有空了为止。观众席里每几张椅子之间有一个小茶几,上面可以放茶水、点心、水果,茶水是30元一杯,每个人在这里的消费每晚平均是100元人民币。
目前,湖南省娱乐、音像、演出、电影、书报刊、艺术品、文物、营业性艺术培训和对外文化交流等9大门类形成的文化市场已日趋繁荣。据去年的一份调查,湖南省共有各类文化市场经营单位23012家,其中歌舞娱乐场所8626家;音像制品经营单位6972家;演出单位202家;艺术品经营单位1051家;电影发行放映单位156家。全省文化市场主营收入约45亿元,国家全年可收缴税费近6亿元,文化市场从业人员达20多万人。包括歌厅、舞吧在内,都是近年来在湖南相继面世的文化经营项目。湖南省文化部门目前正紧锣密鼓地准备,要让文化产业在优化湖南的经济结构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他们打算把目光聚焦在文化娱乐业和电影发行放映业及艺术教育培训与文化旅游业等方面。尤其对于文化娱乐业,他们准备在深入挖掘传统娱乐方式的基础上,有选择地吸纳和引进国外文明健康、科技含量高的现代文化娱乐项目,提高整个湖南文化娱乐业的品位和高科技含量。
湖南文化产业发展中极富有特色的是广电业和新闻出版业中的《体坛周报》。
这里的演唱有自身特色。一晚上主要是听歌。歌手都比较知名,有本地的,也有外地请来的。主要是流行歌曲和通俗歌曲,加上重金属乐队伴奏,热热闹闹。内容基本上属轻松健康类。最让观众感兴趣的,应该是每首歌之间的串场,主持人幽默风趣,机智灵活的独角戏,有时和台上演员的合演,这种节目近似于小品、相声,而且都是现场随手抓来的东西,贴近观众,让人忍俊不禁。观众最感兴趣的,还有随意点歌,花100元就可以请在场的某个演员演唱,并且可以免费自己跨上台去唱,过一过舞台瘾,这一项内容特别吸引人。晚会结束时,众人起立,齐声高唱《东方红》、《国歌》,声势极其壮观。
纵观湖南文化产业的发展,一方面许多资源得不到资金去开发,另一方面,有些人有些部门又钱多得不知该怎么花。在对湖南文化产业考察和调研的过程中,政协委员们最频繁听到的字眼之一就是盖楼,不论是报业、出版界,还是广电、文艺界在介绍近期建设规划时,都雄心勃勃地表示要将自己的硬件“蛋糕”做大。《湖南日报》投资2.4亿元新建了一幢32层的湖南新闻大厦,同时投资6千万元更新印刷系统,扩大印刷能力;《长沙晚报》投资3亿元盖起了25层的长沙报业中心,斥资2500万从德国引进了世界一流的高宝卷筒纸高速彩色胶印机。湖南新闻出版业的3家印刷厂也投资1.7亿元,购置了目前最先进的激光照排、高速彩印等现代化设备;此外,广电国际会展中心、湖南新闻出版大厦、湖南电子出版大厦、湖南高科技出版基地等都相继峻工或投入使用。
通常所说的文化,实质上包括公益性文化和非公益性文化,由于两者时有交叉,又大体分为三种情况:公益性文化、准公益性文化、经营性文化。委员们认为,遵循市场运行规律和坚持社会效益原则,对这几类文化要采取不同政策,分类指导,区别对待。如果把文化纯粹当作盈利赚钱的买卖,势必会把文化事业引入歧途,对此必须保持清醒头脑。
湖南广电对中国金鹰电视艺术节的经营同样令人瞩目。中国金鹰电视艺术节是我国电视艺术界的一个传统“节目”,经营多年不见起色。2000年,湖南广电投资3千万元接过了中国金鹰电视艺术节的主办权,今年他们又果断出手买断了“金鹰节”。2000年的电视金鹰节,风风雨雨,惹来了不少争议,但广电人痴心不改,他们说他们就是想经营出一个知名的文化品牌。湖南广电人认为现在能打得响的的国家级文化节、艺术节还太少。他们想把“金鹰节”的蛋糕做大做活,成为湖南长沙的一个知名品牌。在此背后,湖南广电人看中的同样是“电视金鹰节”的广阔市场空间。2000年的电视“金鹰节”,门票一张500元,黑市被炒到1000元。虽然天不作美,佳节期间纷纷扬扬下起了大雨,但仍有10万人冒雨观看。湖南广电人认为,这种盛况表明群众喜爱这种文化活动,也从一个侧面印证了文化产业大有可为。为了把电视“金鹰节”办得更好,湖南广电人开拓思路,计划今后让企业参与电视“金鹰节”的冠名。他们估计仅冠名权一项每年便可望收入至少1000万。湖南广电人文化经营的墨笔正挥舞得越来越酣畅淋漓。
湖南广电人经营文化产业为何如此出色,湖南电视业《还珠格格》的轰动效应是不是妙手偶得?湖南广电人自己的回答是:不是。湖南广电人对政协委员们介绍,他们是从转换机制、创新体制入手,进行了一系列触及“灵魂深处”的改革,才取得了今天的成效的。湖南广电在改革中,积极改进人才引进和管理制度,全部实行竞聘上岗,全员聘用,各频道分配完全自主,收入与效益、质量直接挂钩,加上湖南省委省政府的政策优惠,极大地调动了湖南广电人的积极性,使湖南广电的工作和经营步入了良性循环的轨道。在此改革基础上,湖南广电组建了全国第一家广播影视集团,成立了湖南电广传媒股份公司,这是全国广电业惟一一家上市公司,也是中国证券市场上的第一支传媒概念股,开全国广电行业资本运营重组和规模经营之先河。湖南广电人介绍,今年湖南电广传媒股票计划再扩股15亿多元。
湖南文化产业的蓬勃发展有赖于实施报业、广电、出版、文艺演出的“四轮驱动”战略,成绩不菲。湖南的新闻出版业在全国已获得“出版多劲旅,无湘不成军”的口碑;湖南的演出市场更是方兴未艾,交易活跃,全省文化系统经营纯收入超过6千万元,位居全国第六。就广电业来说,湖南成立了全国第一家广播影视集团,电广传媒股份成功上市,成为中国第一支传媒概念股。以湖南日报为龙头的省报业集团和以长沙晚报为主体的市报业集团正在逐步形成。湖南的音像业已初具规模,文物市场与艺术品拍卖从无到有,电影娱乐消费如火如荼,工艺美术品市场沟通海内外。最抢眼的是湖南的广电业、新闻出版业,利用政策上的优惠和自身的行业优势,在全国同行业中领先一步,取得了骄人的成绩。目前,湖南全省的文化产业正以15%的速度增长,成为湖南经济发展中的领头羊。湖南的文化产业正在成为湖南一个耀眼的新的经济增长点。
当一个国家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取得重大进展之际,人们必将开始追求文化含量更高的生活和消费,开始向精神文化消费转型。现在,随着我国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精神文化生活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中国人的精神文化消费正呈现出需求加速增长,越来越要求多样化的局面。这是社会进步和市场经济为我国的文化产业提供的条件和机遇,谁能抓住这个机遇,在尊重市场规律的前提下大胆投入,谁就有可能抢到文化发展和利益追求的制高点。
《体坛周报》:文化产业大投入才会有大产出
“四轮驱动”战略拉动湖南文化战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