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主页 > 热门BT页游 >

【多彩贵州发展成就巡礼】贵州毕节:蓄势腾飞正当时

……

威宁自治县百草坪风力发电站

金沙县和织金县获得“贵州省森林城市”荣誉称号;

从2015年开始,以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为重点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经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定调后,正式拉开大幕。贵州省着眼大势、立足大局,2016年以来,省委、省政府启动实施“千企改造”工程,将“千企改造”工程作为贵州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

种了几十年苞谷和洋芋的郑绍菊对现在的工作非常满意:“每天早上8点上班,下午6点下班,工作就是将传送带上的鸡蛋捡来装到蛋托里,工资按计件算,每月的工资3000左右。”

毕节市市委书记周建琨强调,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抓十大百亿级工业产业振兴,千方百计做大龙头企业、做实“双千工程”、做长产业链条、做强要素保障、做优园区平台,打造以高端化、绿色化、集约化为基本特征的毕节现代工业体系。

在打通群众出行“最后一公里”的通组硬化路建设上,自2017年8月农村“组组通”三年大决战启动实施以来,毕节全市上下将通组硬化路建设作为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的头等大事,从政策设计、工作调度、技术培训、督查管理、质量管控、助力脱贫攻坚等方面狠抓落实,确保全市“组组通”公路建设高质量、高效率推进。

在海雀村文朝荣先进事迹陈列馆里,一份题为《赫章县有一万二千多户农民断粮,少数民族十分困难却无一人埋怨国家》的内参影印件,30多年后读来仍令人沉重。

七星关区撒拉溪镇龙凤村的郑绍菊就在这里上班,她每早早就起了床,洗漱、做早餐吃、简单收拾一下屋子后,出门邀约起同村的顾怀敏、顾光荣、胡菊等人一道,有说有笑地就去村里的蛋鸡养殖场。

群峰耸立,沟壑纵横。千百年来,毕节市大方县雨冲乡鸣放村新丰组都被封闭在深山里。2018年,变态网页游戏私服,挖掘机的轰鸣打破了山村的宁静,一条明晃晃的水泥路穿过陡峭的王家大坡,把散落在三岔河边沿的新丰组连接起来。

在这片乌蒙大地,各区县立足当地特色,按照“特色化、规模化、商品化”要求,突出“一县一业”,已建成相对连片5000亩以上的规模基地39个、1000亩以上的规模基地990个。建成50~200万棒食用菌基地42个,200万棒以上基地25个;建成夏秋喜冷凉蔬菜产业示范带2条,共188.5万亩;建设辣椒产业示范带53.5万亩;家禽产业规模化养殖场331个;茶叶产业200亩上规模化基地148个、面积26.92万亩。积极打造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带动型模式,实行“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规模化发展”,示范带动全市农业产业发展。

黔西县锦绣街道综合文化服务站内,群众在开心地下象棋

2019年7月25日,中国气象学会在北京组织召开贵州省毕节市生态旅游气候资源评估报告论证会,毕节市人民政府委托贵州省气候中心编制的《中国·毕节生态旅游气候资源评估报告》(以下简称《报告》)通过专家组评审,中国气象学会将授予毕节市“毕节·中国花海洞天避暑福地”的称号。

2017年以来,毕节把玉米调减计划分解到各县区,将调减下来的耕地大力发展马铃薯、冷凉蔬菜、食用菌、特色经果林、生态畜牧业、中药材、高山生态茶7大优势特色产业。

【多彩贵州发展成就巡礼】贵州毕节:蓄势腾飞正当时

【多彩贵州发展成就巡礼】贵州毕节:蓄势腾飞正当时

1987年冬天,老支书文朝荣带着村民们开始了植树造林的“革命”,连续3个冬天,全村30多个山坡,11600亩的荒山全部种上了松树,房前屋后也种下1万多株树苗。十几个冬春的艰苦奋战,如今的海雀林地面积达到了1.34万亩,森林覆盖率从不到5%上升到70.4%,还获得了“全国绿化千佳村”称号。

试验区“三大主题”建设走上科学发展之路

工人正在万亩香葱基地里栽香葱

【多彩贵州发展成就巡礼】贵州毕节:蓄势腾飞正当时

如今,在这片乌蒙大地上,各区县立足当地特色,按照“特色化、规模化、商品化”要求,突出“一县一业”,已建成相对连片5000亩以上的规模基地39个、1000亩以上的规模基地990个。建成50~200万棒食用菌基地42个,200万棒以上基地25个;建成夏秋喜冷凉蔬菜产业示范带2条,共188.5万亩;建设辣椒产业示范带53.5万亩;家禽产业规模化养殖场331个;茶叶产业200亩上规模化基地148个、面积26.92万亩。积极打造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带动型模式,实行“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规模化发展”,示范带动全市农业产业发展。

长期以来,玉米种植占据了毕节农作物种植面积的大半以上,成为毕节传统农业种植中的主导产业。

54岁的基地管理员施辉兰介绍说:“30年前,这块坝子还能种谷子(水稻),后来水源断了,就改种包谷、洋芋和一些自己吃的蔬菜。种的包谷洋芋自己吃不下的,就拿喂猪,一年养两头猪,到过年的时候,一头杀来过年,一头拿去卖,最多两千多块钱。”

67岁的村民谢俸林家在路的尽头。水泥路打通那天,是他最兴奋的日子:“以前驮点煤烧要两头黑,猪儿喂大赶不出去卖。乡邻外出务工,都不再回来,整个新丰组只剩下了8户人家。这些都是因为我们这里路不通啊。”

30多年来,毕节试验区大力发展马铃薯、蔬菜、经果林、食用菌、茶叶、中药材、草食畜牧业,打造了“乌蒙山宝·毕节珍好”农特产品公共品牌;农业园区总数达到326个,其中省级农业园区9个;培育发展家庭农场、专业大户543家,合作社14064个,市级以上龙头企业334家,覆盖贫困人口65.7万人。当地群众通过土地流转、就地务工等方式,收入实现大幅增长,增收致富有了盼头。

现役护林队长王光德亲眼见证和参与了这场蜕变。他说, “开荒开到山尖尖,种地种到天边边。”上世纪80年代,吃不饱饭,只能把山下山上都变成粮地,有少数几个草木稀疏的放牧场,村里的森林覆盖率仅5%。

广州市荔湾区政协赴七星关区撒拉溪镇进行对口帮扶考察

Copyright © 2011-2018 超变态网页游戏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