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鐵意志和對榮譽的渴望,能給人強大的力量。這些平均年齡22歲的中國軍人們,最終率先登頂厄爾布魯士峰,讓五星紅旗在歐洲之巔迎風飄揚。他們用行動詮釋著為榮譽而戰!
一周前,習主席在中央軍委政策制度改革工作會議上強調,“構建完善軍人榮譽體系”,這是新時代構建完善軍人榮譽體系的又一動員令。
“深藍之劍”,向著人民軍隊挺進深藍的遠方,宣示著海軍將士的榮耀與責任︰走向深藍,擔負起保護國家海上利益和維護世界和平的重任,建設強大的現代化人民海軍!
去年,代表軍人最高榮譽的“八一勛章”頒發,在社會上圈粉無數。作為國家功勛榮譽表彰拼圖里的重要一員,勛章把軍人的榮耀展現了出來,引領良好的社會風尚,樹立起鮮明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雪山的名字叫做“厄爾布魯士”,歐洲第一高峰,名符其實的歐洲之巔。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蘇軍在這里與德軍激烈爭奪,最終攀登上制高點的蘇軍擊潰了德軍。
有人說,軍人是戰爭的主角,最大的榮譽是制勝戰場、是犧牲奉獻。
今年8月,就是在這里,“國際軍事比賽-2018”的“厄爾布魯士之環”爭奪出現了。在這里,一支黃皮膚、黑眼楮的軍隊代表隊,並沒有引起太多人的注意。來自世界各地的多支隊伍都想從這里摘走“厄爾布魯士之環”,然而,困難和危險無處不在。
去年,3月15日,中國海軍首次授劍儀式在某驅逐艦支隊舉行,13名全訓合格的艦長、政委被授予“深藍之劍”。如今,早已不是刀劍拼殺的冷兵器時代,比起俠客之劍,這些佩劍更多的是承載榮譽與期望。
“給軍人一把榮譽之劍,去蒼茫大海之中乘風破浪,去巍峨雪山之巔極目遠方!”前兩天訓練結束,在一個連隊留言板上看到了這樣一句涂鴉。
(鈞正平工作室解放軍新聞傳播中心融媒體出品)
“媽媽,請你不要把孩兒惦記,不付出代價怎能得到勝利?戰士的決心早已溶進槍膛里,為了祖國不惜血染戰旗!”這是19歲的烈士王建川在戰場上寫的《寄給媽媽的日記》里的一句話。革命軍人那種為了榮譽而戰、為了榮譽慷慨赴死的拳拳報國之心躍然紙上、感人肺腑。
我無法獲知當時13名全訓合格艦長、政委在接過“深藍之劍”時是怎樣的心情,但能夠從照片中感受到他們滿滿的榮譽感,如同佩戴上勛章,如同獲得戰功嘉獎。這大概就是軍人的榮譽感吧。
號角催征,仗劍出發!
無論是“去蒼茫大海之中乘風破浪”的軍人,還是“去巍峨雪山之巔極目遠方”的軍人,都承受著生活中聚少離多、一家不圓只為萬家圓的犧牲奉獻。正是由于軍人這些特殊性,維護軍人社會地位、構建完善軍人榮譽體系,激發軍人榮譽感顯得十分重要。
可以預見的是,政策制度改革後,軍人榮譽的國家認可度、社會影響力將不斷提高,構建完善軍人榮譽體系後,軍人必將成為全社會尊崇的職業。
大約昏迷10秒鐘後,在戰友們的呼喚聲中,趙海永艱難地從石縫中爬起,鮮血點點滴滴灑落在崖壁上。
軍人的榮譽重于生命。正如莎士比亞所說︰“取走我的榮譽,我的生命將不復存在。”因為,軍人的榮譽與國家、人民、使命、責任緊密聯系在一起。國際比武中的軍人榮譽,就是為國爭光;搶險救災中的軍人榮譽,就是救民于水火之中!
本來沒有太在意,但在一瞬間,BT页游sf,腦海中突然閃現曾經看過的一張新聞圖片。真有這樣一把“劍”,出現在中國軍隊之中——
這支中國軍隊,一路拼搏,可在“克服自然崖壁”現場,意外發生了。面對幾乎垂直的岩石崖壁,隊長趙海永爬到40多米高時,突然,頭朝下重重摔落6米,卡在岩縫中,一下子昏迷過去。
是的,沒錯,開篇提到的“巍峨雪山之巔”的畫面,也找到了。只不過,這一次更多的是“亮劍”,是比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