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此之际,我决心将此书稿出版,以此尚未成熟之作,作为二十年学习研究的总结,向悉心教导我的恩师张稔穰先生、石昌渝先生、陈洪先生致敬,同时也给自己多年努力科研做一个交代。倘若我在古代文学研究领域能做出一点点贡献,都是恩师们悉心教导的结果。
清初指清军入京定鼎即顺治元年(1644)至收复台湾,全国归于一统的康熙二十二年(1683)。这是既不同于故明,亦不同于全国统一以后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个时期,清朝统治者主要精力放在在军事上统一全国,在政治上对汉族知识分子软硬兼施,以笼络为主来构建自己的统治基础上,因此在思想政治方面的管制还相对宽松。
小说体裁上更是丰富多彩,白话、文言都很兴盛。文言小说中志人、志怪、琐语、箴规各种文体全备。白话小说里按体裁既有话本小说又有章回小说,按流派则时事小说、神魔小说、世情小说、艳情小说都呈现出创作的生机,英雄传奇、历史演义小说也多次重版,且产生了清初独有的现象:公案小说的消亡与代之而起的才子佳人小说的勃兴和时事小说的繁荣。
这本书是我在前辈学者研究成果基础上所做努力的结晶,希望这本小书能够为学术大厦垒上一块小小的砖,后来的研究者们可以踩着它,往知识的殿堂前进一小步。如果文学爱好者们觉得这本书能够帮助他们对清初小说有了更清晰的概念和认知,对生活在清初的士人们的心态和境遇有着更深的体谅和感受;如果文学研究者们觉得这本书可靠,能用,对他们的研究能有所助力,哪怕只是能提供检索资料的方便;这就是这本书的价值所在。
今年刚好是我在汉语言文学领域系统学习、研究第二十周年,也是我能够重回母校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工作,继续从事古代文学研究的幸运之年。
该书将清初小说作家的个案分析和清初小说创作流派的分析相结合,探讨不同地域不同情境下的士人心态。在具体做法上,本书选择了丁耀亢、陈忱、李渔、烟水散人为清初小说家的代表。小说流派的代表是才子佳人小说和时事小说。丁耀亢、陈忱、李渔三人地处不同的环境,面对王朝易鼎做出了不同的人生选择,代表了清初三种不同的士人心态。才子佳人小说的崛起和时事小说的繁荣是清初小说的重要特征。
时光飞逝,转瞬之间,自1997年进入大学中文系读书以来已经二十年了。这二十年是我人生中最美好、最宝贵的时光。回首往昔,一路走来所遇到的良师益友总让我心怀感激,他们给我的关怀和帮助,使我人生充满阳光,是我不断前行的动力源泉。
第二章 清初代表小说家类型与士人文化心态
绪论
江南背景一直是才子佳人小说遭到诟病的主要的模式化表现之一,它指的是才子佳人小说整体体现的鲜明的江南特色,才子佳人小说作者或修订者多是江南人,故事背景普遍设在江南,主人公主要活动地点在江南,文中充满了对江南的依恋和热爱:令人陶醉的美景,热闹的集会,充满乡土和人情味的民风民俗。这也是引发学界对才子佳人小说批判的重要原因。
作者简介
蕴含深沉的故国情感是清初各阶层怀有各种目的所写成的小说中所具有的共通特征。这个时期的小说家都是由明入清的文人,这个小说作家群经历明清鼎革,其创作有着显著的时代特征。
时事小说的繁荣也是清初值得注意的一个现象,明末巨大的危机感和明亡之后的切肤之痛使作家从崇尚空谈的狂热中清醒过来,他们开始转向正视现实,提倡反映现实、求实致用的文学,表现出鲜明的忧患意识和批判精神以及忠诚的伦理网页游戏私服发布网的思想。
为此,我以故国情结为切入点,选择了《故国情结与清初小说创作》作为博士学位论文的题目。在导师的帮助下,我通读了清初小说,厘清了清初小说的概念和范畴,选择了丁耀亢、陈忱、李渔、烟水散人作为清初小说家的代表,着重分析了不同地域和境遇对作家创作和生活心态的影响,以及这些心态在其作品中的反映。
丁耀亢生在山东,丁氏家族是当地的名门望族,堪称世代官宦。明末的北方倍受李自成农民起义军的扫荡与摧残,北方士人对李自成农民起义军恨之入骨,盼望过太平生活。清军打着为明朝复君仇的口号入关,入关后,很快剿灭李自成农民起义军,使北方结束了兵荒马乱的日子,恢复了正常生活。
结语
在此背景下,清初小说创作繁荣并具独特特征。短短四十年的清初,小说刊刻近两百部,是现存的整个明代小说数量的总和,堪称繁荣。
就小说流派而言,曾在明末喧闹一时的公案小说,在清初销声匿迹,代之而起的是才子佳人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