甫拉提·吾守尔说,目前,乌鲁木齐市馕产业发展协会正在积极制定馕产业的行业标准,逐步规范馕的生产经营环节,助力新疆馕走进更大的市场。
据了解,得益于日渐完善的生产体系,近期,我区有6家馕生产加工企业取得了食品生产SC认证,打通了馕产品走进商超销售的渠道,为新疆馕走进更大市场筑牢了基础。 (□记者/刘毅)
“好馕一定要有好面粉,我们合作社每天有1000个馕要卖到乌鲁木齐,非常受欢迎。”库车县欧则地雅尔商贸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吾斯曼·吾买尔介绍,2018年,该企业在库车县阿拉哈格镇托乎拉村办了一家打馕合作社,为了让库车大馕口感更脆、更耐存放,企业在改良配方的基础上,专门从外地引进合适的面粉,虽然成本有所提高,但有效提升了库车大馕的品质和品牌。
“未来,馕既是特色食品,也是工业化产品。”新疆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药学学院教授冯作山说。
“目前,企业已经建立工业化生产和手工制作两个工厂,多元化的产品将满足不同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王晓庆说。
在产业发展水平不断提升的当下,馕作为食品的基本属性并没有改变。要生产一个好馕,离不开优质面粉的支持。
新疆馕正在摆脱传统的经营模式,朝着多样化、规范化、产业化的方向转型升级。
对工业化生产方式,已经有企业进行了成功的探索。“我们对传统面包烘烤设备隧道炉进行了改进,用它生产‘个头’较小的烤馕,风味更独特,效率更高。”新疆疆小馕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晓庆介绍,一台隧道炉一天可以生产两万个烤馕,在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企业对小馕进行了全新的包装和定位,使馕从传统认知里的主食变身休闲食品,为产业发展开拓出了更大的空间。
“技术标准和经营规范标准,两者缺一不可。”尹峰介绍,技术标准是品质保障和质量控制的重要规范,经营规范标准是规范经营的市场规则保障,对保护馕产业的有序经营、激发行业自律具有重要作用。
产业的发展离不开品牌的支撑,这既是产业知名度的标志,也是产业发展水平的直接体现。
“未来,馕产业发展将呈现工业化生产与传统手工制作并行的发展模式。”乌鲁木齐市馕产业发展协会会长甫拉提·吾守尔说,工业化的生产可以满足更大的市场需求,传统的手工制作既能传承馕的文化特色,保持最正宗的风味,还能充分带动就业,使产业发展更多惠及民生。两种生产模式互为补充,对馕产业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手工制作和工业化生产相得益彰
“品牌创建有助于馕产业的良性发展,对馕内涵价值的提升至关重要。”新疆区域品牌经济发展促进会秘书长尹峰说,馕品牌的创建,是一项持续性工程,需要长远的品牌规划,在这一过程中,标准化建设至关重要。
来自莎车县荒地镇的阿迪力·买买提(左一)在乌鲁木齐市馕文化产业园生产车间烤制馕(摄于2018年12月25日)。□记者 崔志坚摄
如今,“五月花”“馕王”“疆小馕”等越来越多的馕品牌走进人们的生活,新疆馕已从产品时代迈入品牌时代。
■新疆馕迈入品牌时代
■自治区党委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大力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推动农业全产业链发展。馕,超级变态网页私服,作为新疆标志性主食,正从传统食品变身为特色产业先锋,在脱贫攻坚、带动农民持续增收等方面的作用日益凸显。小小馕饼,正快速成长为我区农业产业化发展进程中的一颗新星。
馕产业对面粉品质需求的不断提升,催生了上游粮食生产的变革。今年,全区积极推进小麦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开展品牌配方面粉生产试点,一些企业依托小麦优势资源,已经开发出适宜打馕专用的配方面粉,这不仅填补了面粉加工领域的空白,也为馕产业实现更高水平发展提供了支撑。
今天,找到适宜产品需求的面粉已经成为越来越多打馕人的共识。“工艺和面粉各占百分之五十。”新疆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研究员吴新元介绍,面粉和工艺是影响馕品质的两个关键因素,每一品类的馕,都应根据其风味、生产方式的不同,找到最能体现其特性的面粉配方,这将是馕实现产业化发展的重要支撑。
1月9日,乌鲁木齐一家幼儿园的孩子们来到乌鲁木齐市馕文化产业园,跟着工作人员学习做馕,体验亲手制作美食的快乐。 □记者 李瑞摄
■馕产业发展 催生小麦生产变革
馕产业要做大做强,离不开规模化的发展,也更需要工业化的生产模式。
目前,全区馕坑数量超过1万个,日产馕550吨、数十个品种,产业发展前景十分广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