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行为规范的“德”与体现价值趋向和信仰的“道”,共同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道德。道与德合用而成为合成词,始于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之说,如三为稷下学宫祭酒的荀子曾说:“道德纯备,智惠甚明”,“故学至乎礼而止矣,夫是之谓道德之极。”荀子不仅将“道”和“德”连用,而且赋予了它明确的意义,即指人们在各种伦常关系中表现出的道德境界和道德品质,以及调节这些关系的原则和规范。道与德相辅相成,信仰决定德行,德行体现信仰。俗话说“心性多高功多高”,有怎样的信仰和追求,就有与之相应的为人处世方式,举止言行体现着德行。德作为人们生活的准则和规范,最能体现价值趋向。“德”不仅属于文化的范畴,而且处在文化的核心层面,它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和培育,具有重要价值和意义。
中央《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指出:“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荣辱观念,体现着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人的行为方式。”《左传》讲“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中国的伦理观点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讲求三不朽——立德、立功、立言。立德是指树立道德,即提高道德修养,给人们树立道德方面的榜样;立功就是为人民做好事,立大功;立言,就是以网页游戏私服发布网之心著书立说。在“三不朽”中,立德是最高的境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必须增强“四个自信”,明大德、立大德,树立高远的理想追求和深沉的家国情怀,努力达到十九大报告中所提到的“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国家有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政协会议的文艺界社科界代表时提出:“用明德引领风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明德是最突出的特征。习近平总书记在一系列重要讲话和论述中,特别强调“德”的内化作用和“立德”的重要意义,指出“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以德治国”与“依法治国”构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他特别强调,道德是基石,是内心的法律,“法安天下,德润人心”。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新时代的社会风尚,应格外注重“明德”的重要作用。
明德,即光明之德。《礼记·大学》里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明明德”,第一个“明”是动词,是彰明、弘扬的意思;第二个“明”是形容词,意谓“光明的”。连起来就是:人要弘扬内心的善良光明的德性。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构成了《礼记·大学》里“君子之学”的三纲领。实现“三纲领”有其路径和步骤,也就是要“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被后人称为“八条目”。“八条目”的中心环节是修身:“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礼记·大学》强调的“君子之学”的宗旨,就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性,并且推己及人,使人达到“止于至善”的道德境界。“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就是说人通过对万事万物的认识获得知识,知道努力的方向,才能意念真诚、心思端正、思虑周全,才会有得、有收获。“德”为“得”之基,有“德”方有“得”。人有了德,就不会迷茫,就能提升,就能得到收获。由此可见,“明明德”就是学习、彰显光明积极的道德品质。
“八德”则融合着“国之四维”的内涵,将“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作为道德规范和荣辱观,体现着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家国情怀。“八德”既是一个整体,又有着层层递进的关系。很明显,前四个字“孝、悌、忠、信”组成一个层面,指的是人的内在修为、内在素质的提升,是做人做事的基本规范要求、修身之要。后四个字“礼、义、廉、耻”组成另一个层面,是个人修为的外化,是为政治国的重要遵循。这两个层面体现的是“内修”与“外化”,也正是《礼记·大学》阐述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教化之道。以“八德”为核心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道德理念和规范,深深地影响着每一位炎黄子孙,铺染了历代中国社会风俗的底色,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是我们引领风尚的文化本源,也是我们坚定文化自信的深厚根基。
“四维”指的是礼、义、廉、耻。管子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上,论述了道德文化与国家命运的关系,他指出:“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上服度则六亲固,四维张则君令行。”就是说,粮仓充实,人就懂得礼节,丰衣足食,人就懂得荣辱;君主服用器物符合规定和制度,六亲就能感恩,关系就能稳固,礼义廉耻等道德观念得到弘扬,君主的政令就能顺利推行。同时,管子也看到了作为上层建筑的道德文化的巨大反作用,即“四维不张,国乃灭亡”。把“礼、义、廉、耻”作为维系国家的四项道德准则,如果“四维”不能贯彻执行,如果社会道德规范遭到破坏,人们的道德意识出现混乱,行为失态,国家就会走向危险地步,最后只能灭亡。
“德”不仅属于文化的范畴,而且处在文化的核心层面,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传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培育,具有重要价值和意义。
“德”包含着“道”,两者相辅相成。德是个形声字,表示与行走有关,有登高、攀登的意思。《说文解字》:“德,升也。”也就是说,具备了“德”的人,素质就会提升,就会有所发展,能够得到整体的改变与完善。2700年前的管子对“德”的定义是:“爱之生之,养之成之,利民不德,天下亲之,曰德。”也就是说,热爱人民,让人民过上好的生活,教育培养他们,使他们取得成就,施德于民而不自以为品德高尚。可见,管子对德、对德治的要求是非常高的。在我国的传统文化里,“德”包含着“道”,“德”与“道”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管子认为:“爱民无私曰德,会民所聚曰道。”孔子指出:“夫道者,所以明德也;德者,所以尊道也。是以非德,道不尊;非道,德不明。”意思是说,道是用来彰明德行的,德是用来尊崇道义的。所以,没有德行,道义不能被尊崇;没有道义,德行也无法发扬光大。这段话,阐明了“德”与“道”的关系。由此可见,德与道是无法分离的。道为德提供着思想境界和信仰,德为道提供了载体,是道的体现。
光明积极的道德品质,在国家整体层面应体现为良好的社会风尚。风尚就是社会风格、风气和风俗的综合体现,它代表着一个民族的气节、境界、文化层次和价值趋向。古语云:“风俗,天下之大事也”,我国传统社会历来把良风美俗视为为政之本。姜太公封齐建国,采取的基本国策之一就是“因其俗,简其礼”,为齐国后来的强盛奠定了良好的社会基础。风尚需要引领,需要通过“明明德”为其注入良好的道德基因。一个民族、一个社会的良好道德风尚,不是天生自有或自然形成的,而是人们在社会道德实践中通过道德教育、道德修养而逐渐培育发展起来的,靠的是“德”的感召和引领。树立良好风尚,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因的传承,需要建立共同的信仰和信念,需要用良好的德行去感召和引领。几千年来,博大精深的道德文化,为中华民族精神风尚的传承提供了独具特色的文化基因,其中的“四维”“八德”,正是中国道德文化的具体凝结,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本与精髓。
,最新网页游戏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