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后,在生丝畅销的十余年中,当时南充的中小型丝厂犹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对于竞争对手,常德源并不抱有小人之心,反而对新企业、小厂是不排挤、不压制,用“醒狮牌”“副牌”上市,为小厂代销出口,求得共同发展,真正一心让丝绸实业发展起来。因此,常德源也受到了同行们的拥护和爱戴,担任了当时的南充商会会长,让南充丝绸行业走向了鼎盛的辉煌时期。
源远流长的嘉陵江,如丝带蜿蜒,绕城而过,城中缫丝织绸之业,千余年来起起伏伏,交织世间百相。谈及这段历史,就不得不提及一个叫常德源的商人,他与好友乔纪六、何慎之等在南充的平城街开办了“吉庆丝厂”。1915年,南充吉庆丝厂生产的“醒狮牌”扬返丝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荣膺头奖。在他的资助下,他的弟弟常玉成为后世知名的旅法画家,画作拍卖价格超过1亿港币。
要振兴中华就不甘于只在中华土地上一展雄风!“醒狮牌”凭借自身实力一举进入国外市场,在欧洲各国及美国市场都享有极大美誉。随后,“醒狮牌”生丝更是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一举夺魁,荣登榜首。自此之后,这头“醒狮”真的在国际市场上苏醒了,收获了极高的声誉,也让南充丝绸在世界丝绸史上醒过来了。
既然要兴办实业振兴中华,那么要办怎样的实业最合适?几千年来,南充民间妇女“桑蚕纺绩,咸勤厥职,不以刺绣为工”,从古代开始,南充织丝织绸技术就有较高的水平,到了西汉时期,南充丝绸就成为朝廷贡品。在天时地利的优势下,常德源把目光放在了丝绸产业上。
常德源通过自己一步步的努力,让“常百万”不再是徒有虚名。1928年,常德源的所有资产确实超过了百万两白银,成为名副其实的“常百万”。他还把其生产的生丝注册商标名为“醒狮牌”。
听者无心当玩笑,说者有意夯实干!为了提高当时丝厂的生丝质量,常德源特意从国外引进了当时先进的缫丝设备及技术进厂,让吉庆丝厂的生丝制作技术节节高升。除此之外,常德源还制作了几百部木质直缫丝车无偿送给蚕农,希望能够提高整个顺庆的生丝质量。这样的无私奉献精神,bt网页游戏,让而后的老南充市民们再提起“常百万”,那便是赞誉之词不绝于口了。
付出总是会有收获的。常德源为丝厂投入的一腔热血迎来了第一个春天,在吉庆丝厂建厂的当年,其生产生丝的数量便达到了百担之多,这也让吉庆丝厂犹如一匹黑马,在当时的南充丝绸企业之中崭露头角。
南充丝绸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荣膺头奖
从高处俯瞰,可见平城街与滨江大道平行。与宽阔大气的滨江大道不同,平城街更像是隐居在旧城区的老人。道路不宽,人行道的地砖也略带残缺,街道两侧的建筑大多建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家具城、灯具城的招牌,有些广告字已经掉落。
南充画家周兴龙笔下的平城街。
随后,1915年,“吉庆丝厂”悄然出现在了平城街道上。这便是常德源与朋友乔纪六、何慎之等人合伙开办的丝厂。为了让吉庆丝厂做大做强,常德源曾多次赶赴上海、杭州、无锡等实地学习考察,并聘请专家、高级技师讲解缫丝技术。
到了1919年,正值国际市场生丝开始走俏,常德源便抓住机遇,扩建厂房,改良设备,让缫车增至1000台,员工达到2000余人。除此之外,吉庆丝厂还兼并了合兴绸庄,更改厂名为德合丝厂,跻身当时南充最大的缫丝企业之一。
犹如其名,常德源灌注了所有心血生产的“醒狮牌”生丝在市场上如一头年轻气盛的雄狮,不断闯出自己的一片天地。加上常德源本身非常注重管理,注重质量又讲信誉,“醒狮牌”生丝很快就走出了南充,在重庆、上海等地有了很大声誉。
平城街上的“吉庆丝厂”
1902年,常德源拿出自家全部资金,在南充城内开设了一家“德源复”商号,用来经营绸缎、布匹及百货。常德源是一个善于经营管理之人,加上自身热心学习西方经营管理之法,很快,其于1909年扩大市场,在重庆设立了一家“鸿记”商号,积蓄颇丰。
收获喜悦后的常德源并没有打算就此止步。
但时光若能回到百年前,平城街则是另外一番繁盛的景象。清末民初,中国丝绸产业抓住机遇呈现复兴之势。一批抱有“兴实业以振兴中华”的爱国企业家大量涌现出来。南充富商常德源便是其中一位。
“重庆有汤百万,金百万不足为奇,我将发奋超过他们!”常德源十分自信地对人说出了这句话。此话一传出,顺庆城区内便有人戏称他为“常百万”,没多久,“常百万”的称号便在整个南充城传遍了。当时的人们,都觉得“常百万”不过是一个自吹自擂的噱头,要成为“百万”怎会这么容易?这不过是“常百万”吹牛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