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对比分析,发现当地地下卤水中的海水大量元素大部分浓度值与标准海水都接近,而地下卤水中钾离子的含量才只有正常海水的1%。为验证钾离子对虾苗成活率的影响,他便买来氯化钾化学分析剂,亲自到对虾育苗场启动了钾离子浓度对对虾苗种存活请情况的梯度试验,就这样,对虾的存活时长从2小时持续到4小时,再到8小时……
“向北、向海、向未来;吃鱼、吃虾、吃螃蟹。”这句时长挂在滨州人嘴边上,耳熟能详的一句话,它不仅道出了滨州独特的地域特色和向海图强、经略海洋的发展愿景,还充分体现了滨州富饶的渔业资源。“在这广阔的滩涂、盐田养殖领域内,创出滨州渔业发展的新路径,并非一帆风顺,而必须靠技术支撑和人才引进!”王淑生说。
编者按:如果说,“向北、向海、向未来”印证了滨州人向海逐梦富强的坚定信念,那么“吃鱼、吃虾、吃螃蟹”,则是体现了渤海湾人民所赖以发展的富饶的渔业资源,所带给无数人的幸福感和优越感。为了深耕丰厚的盐田资源,滨州人不仅“靠海吃海”,而且在渔业发展上加大了人才投入和技术创新,随着“海虾淡养”“卤虫卵孵化”等一系列技术的推广、复制,滨州的渔业发展正迎来新的春天!
王淑生(右二)介绍滨州市无棣县对虾养殖情况
王淑生介绍说,这项技术称为“135”双茬分级接续高效养殖技术。过去养虾只能一年养一茬,从放虾苗到收虾需要长达三四个月,而通过“135”技术,可形成双茬养殖,极大地了提高对虾产值和经济效益。
不仅如此,王淑生还化身“虾医生”,根据钾钠等构成比例给老百姓们开了一个简单易懂的“药方”,这“药方”一直沿用至今。因此,滨州的对虾养殖不仅仅从无到有,还不断由小变大、从弱变强,形成产业规模。
“我把南美白对虾养殖引进了滨州,也创出了品牌,形成了产业,接下来就要探索建立一种适用我们当地环境特点的可复制可推广的养殖模式和支撑这一模式的技术规范,如果把这个虾事做成了,我也就该退休了!”王淑生笑着说。
谈及下一步的规划和打算,王淑生坦言,想要在退休前把滨州的对虾养殖形成技术规范,从而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养殖模式。
王淑生接受采访
创造“海虾陆(淡)养”奇迹 堪称海虾养殖业的“袁隆平”
白斑病发生后,全市上下都在探究行之有效的防控方法。为了不让“聚宝盆”变成“讨饭钵”,王淑生在时任滨州市海洋与渔业局局长田宝礼的授意下,到海边创办海水科技园。王淑生卷着铺盖深入基层,和养殖业的老百姓同吃同住,一起研究分析虾病问题,并在不断地探索和试验后,掌握了一套数据。最终,他在水上,找出了根治顽固虾病的良方,保住了全市对虾养殖的“聚宝盆”。
1985年,滨州突破了对虾育苗的技术关口,在政府支持下,对虾养殖不断改善设施,产量增加,效益提升,BT页游私服,形势一片大好。直到1993年,全国爆发病毒性虾病——白斑病,从南到北,哀鸿一片。当时,优质的大虾主要进行外贸出口,虾没了,外贸交易也就没了,整个产业滑入低谷,平日靠养虾维生的老百姓都开始谈虾色变,王淑生介绍说。
在海水白斑病不能有效控制的环境下,为探索对虾养殖新途径,王淑生又被调到市水产科技园(滨州职业学院西邻)挑起了开展“海虾淡养”新探索的重担。但是实现海虾淡养,重点技术突破就是在“水”上!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48小时的持续观察,最终找到了能让对虾稳定存活的钾离子的最佳添加数值,解决了“钾”的问题。2000年,在王淑生带领的技术攻关小组的不懈努力下,从对地下卤水进行钾离子平衡,到虾苗淡化、水质调控、饵料投喂等各各环节进行严格把关,最终取得了试验的成功,并创造了亩产南美白对虾160.2公斤的我市开展对虾养殖以来的历史最好水平,也成为全省率先引进南美白对虾取得海虾陆养的先例,创造了海虾陆养的传奇。
致力创造“135”技术,推广对虾高效养殖模式
说虾话办虾事 34年潜心研究守护海虾“聚宝盆”
滨州市海洋发展和渔业局渔业技术推广站站长王淑生阐述滨州对虾养殖从无到有的经历
“我当时放下铺盖就到了基层,这一辈子就与 ‘虾’结缘。”这是在与王淑生交谈中,不断萦绕在脑海里的一句话。王淑生,1985年从烟台毕业后,就来到滨州市海洋发展和渔业局工作,这一干就是34年。经过潜心研究和技术推广,在他的助力下,滨州这一片荒芜的盐滩变成了“聚宝盆”。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孙佃潇 曹亮
为了解决水的问题,系统学习过《海水化学》的王淑生带着疑问找到寿光渤海化工,按照海水的构成成分和比例,对当地的地下水进行了钠、氯、镁、钙、溴、钾、硫酸根等海水大量元素的一系列检测。拿到了检测结果,对每一项检测值他通过对照标准海水大量元素的浓度值进行换算分析。
王淑生(左一)到水产养殖基地了解养殖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