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应明在湘绣行业浸染几十年,清楚围绕湘绣行业的上下游企业员工有上十万人,可竟然少有重量级的人物站出来为“申遗”据理力争。更深层次的思考是,一个有着2000多年历史的“中国四大名绣”之一的湘绣,竟然会被众多的专家学者视而不见。为什么?!经过数月的思索,其间不乏与朋友、家人的探讨,他终于想明白了一个问题:湘绣最缺的核心人才画师的传承。然而,如何抓好湘绣的传承?曾应明首先从对女儿的培训入手。湘绣是一门“诗书画绣印”五体一体的综合性艺术,为了培训女儿曾理将来能当一个合格的湘绣传人,四岁便送她进长沙市青少年宫学习书法与绘画培训班,谁知道一晃便是十年。其间不仅荣获湖南“小天使”书画竞赛一等奖,还代表长沙参加“中日小学生书画大赛”,2012年创作出湘绣《新潇湘八景》,荣获湖南省民间文艺一等奖。该画稿生产出湘绣作品一万六千多幅,创造经济效益1200多万元,成为当代湘绣中批量生产最高的画稿。
双方再次达成共识:共同创建湖南工艺美术专业“产教融合实训基地群”,将湖南湘绣城打造成“产教融合示范基地”。
绣城极具湖湘文化的特色景观。小刘军 摄
曾应明家族一门五代皆从事湘绣,在湖南的湘绣史上并不多见。
仰望历史星空,2100年前,长沙西汉古墓出土的绢丝女衣与“信期绣”,昭示着湘绣的辉煌,不可谓文脉不深;1933年湘绣《落雁图》在美国芝加哥万国博览会荣获金奖,更有《罗斯福》绣像获得“誉满全球”的赞誉,不可谓影响不广!此时,湘绣与苏绣的差距并不大。
作为一部艺术作品,《国礼》已经取得了成功。该片2018年10月26日在中共湖南省委礼堂试演得到好评;2018年9月21日应邀参加第十六届平壤国际电影节获得了组委会特别奖;2019年4月9日,在第二十六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开幕式上展映;2019年5月21日,“国防万映”2019年度重点工作发布会上,发布了新中国成立70周年爱国主义题材影片展映片目时,《国礼》入选全国公映的10部优秀国产影片。
曾应明不为所动,坚持投资拍摄电影和兴建绣城八景。事实也证明他的眼光精准,八景陆续成为了电影《国礼》的拍摄场地,既增加了影片里湖湘文化的特色,还成为了绣城引以为傲的文化景点。
不仅传统的湘绣产品广受外国人喜爱,服饰、家纺等添加了湘绣元素的产品同样供不应求。湖南湘绣城的产品每进入一个国家,都会提前充分调研当地的风土人情,融合当地的文化符号和生活习俗等因素,创新湘绣产品,主动融入当地市场。曾理介绍,在了解到土耳其人有做礼拜的宗教习惯后,他们便推出一系列做礼拜时使用的绣花抱枕,很好地打开了市场;西班牙人钟爱玫瑰花,他们便投其所好生产带有玫瑰元素的湘绣产品。湘绣和时尚服饰品牌“花花公子”,似乎是不搭界的两个品种,却奇迹般地紧密相连了!
电影《国礼》的成功,无疑为湘绣铸就文化灵魂奠定了基础,但曾应明对于湘绣铸魂的理解却不止于此,湘绣铸魂之路是一个系统工程,它包括了文化品牌、产品质量、市场销路、后继人才。他的眼睛早就瞄上了湘绣的后继人才培养这块关键土壤。
这一下,可似触了马蜂窝,不仅外面的人不看好,内部员工也有强烈的抵触情绪,认为这是拿着钱去打水漂,对企业的发展不利。
教育与产业双轮驱动
也许,正是与湘绣的情缘,身在湘绣行业的曾应明对于湘绣的一举一动十分关注。
一部普通影片,为什么会受到观众如此欢迎,变成倒吃甘蔗——观众人数如此低开高走?它唯一不同的特点是,这是我国第一部湘绣电影,也是一部纯粹的“湘”字号电影,影片由出身湘绣世家的曾应明出品、湘绣传承人曾理担任编剧,由湘绣生产企业湖南湘绣城投资、潇湘电影集团拍摄。影片故事揭秘了湘绣与湖南和平解放、毛泽东主席首次出访苏联相关的历史。
正在建设的湖南“工美大厦”和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湘绣科教园校区。 邹麟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