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主页 > 页游sf大全 >

新世纪北京空间开幕首展:“拔起头发飞翔” 对当代艺术可能性的

在这幅作品中,耿建翌在乎的并不是政治波谱的隐喻,而是把这种发光的背景看成一个视觉装置。某种程度上,他把这个图案象征的文化政治含义去掉了,转变成了他本来的视觉含义。它就是一束光,这个光芒不是让你想到太阳,或英雄,而是一个视觉,是光学的东西。所以整个绘画显得非常克制,甚至有一点幽默。他将精神性的崇高复原到一种日常性里面。这种日常性也是耿建翌后来一直坚持的创作方法。

作品最吸引人的是她对于空间的把握:让演员在出租车的后座上,跟前面的出租车司机对话(司机是不出镜的),录像中的背景音乐,是出租车上播放的音乐;同时又通过车窗外不断在移动变化的风景,交代了城市背景。导演把所有的东西浓缩在一个很小的空间,一个镜头完成了所有的事情。所以我认为这是陶辉最好的作品之一,有一些神来之笔的地方。

新世纪当代艺术基金会运营5年来,在北京首次开设空间。副秘书长介绍到:“5年来,我们做的事情主要分为两条线,一条是资助,目前已经资助过全国近20家左右的非盈利机构;另外一条是关于艺术家的创作,展览的策展以及跟一些学者合作的研究性项目。之前两位创始人在上海的空间做过一些项目和展览。北京空间成立以后,我们会集中在这个空间多发出一些声音。”

另外,将马秋莎与陶辉的两件影像作品放在一起,也是因为它们的相关性。内容都是两个女人在讲述“自己的故事”。

新世纪北京空间开幕首展:“拔起头发飞翔” 对当代艺术可能性的

当时他开始研究绘画到底是什么?是绘画本身,还是一个物?他徘徊了很久,最后创作了这件作品,他想说的是绘画既是绘画,也作为一个东西,因为绘画本身是一个物质化的结果。这个物质化的结果和灯光、环境色彩,和他画面中所描绘的那个物象建立了双重关系。

把这两件作品放在一块,就是为了探讨“艺术回到人生”这一主题,同时两位艺术家都是女性的角色,又是对自我的反观。

新世纪北京空间开幕首展:“拔起头发飞翔” 对当代艺术可能性的

仇晓飞是刘小东的学生,应该算是王音、王兴伟之后的第二代画家。但他开始从一个继承者的身份,转向了一种思辨性。绘画作为一种物,它可能跟历史没什么关系,但它跟哲学肯定是有关系的。转向这种思辨性又是他日常经验所带动的。这件作品,体现出了中国现当代艺术遭遇的复杂性。

耿建翌,《永放光芒》,布面油画,195×133cm,5幅拼,1992年

“在这个新空间里,集合了基金会过往的多条工作线索,比如我们很重视的艺术家创作,值得去大量的研究和梳理;学者的学术性研究;策展人的工作方法;藏家的藏品这几大块。希望通过一种共同工作的方式,提出对中国当代艺术有意义的研究和推动。”

王音的这张作品《小说月报、坟》,是他1993年的创作。这时,他开始认可自己,打开现在的创作局面,是第一个系列作品中最关键的一张。

开幕展:“拔起头发飞翔

仇晓飞,《奥特莱斯的维纳斯》,布面油画、灯光、布

王音,《小说月报、坟》,布面油画,180×140cm,1993年

原标题:雅昌带你看展览 | 新世纪北京空间开幕首展:“拔起头发飞翔” 对当代艺术可能性的想象

艺术家汪建伟(左),策展人鲍栋(中)

耿建翌的作品,也是80、90年代交叠过程中产生的一张重要的作品。我们知道当时还出现了政治波谱运动,为什么耿建翌要画这件作品?与刚才所谈到的时代转变是相关的。从理想主义到务实风格,最早提出这种转变的,有两个小组:一个是池社;一个是新刻度小组。开始偏离当时主流“大灵魂”的东西,回到一种更加克制、审慎的风格。

收藏家王兵、艺术家刘野、谢南星在展览现场

展览的二层分别呈现了仇晓飞及汪建伟的作品。

新世纪北京空间开幕首展:“拔起头发飞翔” 对当代艺术可能性的

艺术家王光乐(中)在展览现场

新世纪北京空间开幕首展:“拔起头发飞翔” 对当代艺术可能性的

马秋莎用非常简单的方式叙述了自己的生活经历。这与民国期间一个艺术传统相关,当时有一个争论:到底艺术应该为艺术,还是艺术为人生?当然艺术为人生包含着艺术为人民的含义,就是艺术一定要务实,务实不一定要产生什么作用,而是一定要从我们实际的感受,实际的存在出发。马秋莎某种程度上把这件作品跟她的人生产生关联,实际上是她无意识,本能的回到了这种经验和传统当中去。

新世纪北京空间开幕首展:“拔起头发飞翔” 对当代艺术可能性的

新世纪当代艺术基金会联合创始人、收藏家王兵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Copyright © 2011-2018 超变态网页游戏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