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样的居住困难局面?答案是:住房低租金,配房福利化,没有良性循环的市场机制。“关键是缺钱!”当时老百姓每个月交付的房租,只相当于房屋维修、折旧等五项费用的十分之一。“虽然老百姓是省钱了,但整个住房的供应、维护等,其实都难以为继。
数据显示,住房制度改革前夕的1989年,上海住房竣工面积为371万平方米,创下了当时的年份新低。
然而,1991年随着住房制度改革的春风吹入,老百姓的居住条件开始发生巨变。住房制度改革引发了住房消费的有效启动,同时促进住房建设,房地产业也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至1999年,本市市区人均居住面积已达到10.9平方米,是1991年的1.65倍,至2017年,本市市区人均住房建筑面积已达到36.7平方米。
住房难,曾经被称为“申城天字第一难”。当历史进入到上世纪90年代,bt网页游戏,上海市区人均居住面积仅为6.6平方米,住房成套率为31%,市区人均居住面积在4平方米以下的困难户有32.7万户,住房困难问题非常突出。所谓的“螺蛳壳里做道场”,最多被用来形容的就是上海人当时的蜗居状况。
“家住丽园路上的一女青年,含泪抛子别夫,她再也不能忍受15平方米的居室里,不仅挤着一家三口,还有小叔和公婆。南市区里有一幢石库门,12户居民合用6平方米的小灶间。煤炉挨着煤炉,烧菜放锅子还得掂量角度,别碰了别人家的锅。他们在创造‘灶间之最’的同时,也创造着争斗吵骂的‘吉尼斯纪录’。”徐培泽,上世纪70年代开始在当时的南市区房管局工作一直至退休,说起当时区里老百姓居住的拥挤状况,简直是一本活历史书。
他告诉劳动报记者,当时房管局的工作人员到基层去走访调研,经常会被居民“跟踪”。“当时解决住房难,老百姓首当其冲找的是房管局,我们的工作人员一般都会去下面实地调查。有些同样居住困难的居民就会‘跟踪盯梢’我们的工作人员,看看是否抽了老百姓的烟、拿了东西,担心增配房源的操作里有不公平。”
如今回顾这一历程,住房条件的改善,成为改革开放以来上海老百姓切身感受变化最大的一个领域。
曾有居民难忍蜗居抛子别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