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萨乔夫介绍到,虽然月亮正在远离太阳,但是远离的速度还能让我们的子孙后代在未来6亿年内继续享有观测日食的权利。而说得更近一点儿,未来的几十年内,地面观测日食获得的科学数据将为科研做出独特贡献,这是太空探测无法取代的。科研手段的进步肯定会让宇宙飞船更加接近太阳,太阳望远镜也会有更好的性能来完全取代地面观测,但是至少目前,只有日全食投射带内的科学家和普通观测者才有这份荣幸欣赏日食的美丽。
赶在本世纪最长日食吸引全球眼球的时刻,国际天文联合会日食组主席、美国马里兰州威廉斯学院天文学教授热·帕萨乔夫(Jay M. Pasachoff)在近期的《自然》杂志上发表了一篇关于日食研究的文章。
“那时候人们对于日食这样的自然天象给不出合理的解释,所以他们需要通过祈祷、祭祀的方法来寻求出路。”著名民俗专家、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万建中告诉《北京科技报》,在古代人们认为是太阳带来的光明,如果光明没了,生命也要很快结束。太阳给大地带来光照、能源,是人们生产作息的保证,所以古人崇拜太阳。一旦出现日食,就会认为太阳要蒙难,人们便会用各种各样的仪式来“呼唤”太阳。
类似的事件在国外的史书中也有记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