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我大学毕业。十一假期,带父母回河北老家探亲。第一次坐飞机出行,母亲嗔怪我,“花这冤枉钱,坐火车就行,年龄大了坐飞机害怕。”当飞机在天空翱翔,母亲紧张的不敢往窗外看,“这大家伙能飞上天,还这么稳当真能耐(真厉害)!”“飞机真快,几个小时就到了,当年你姥姥病危,如果有飞机,还能见娘最后一面……”一路上母亲不停地说这说那,感慨大千世界的繁华。距离上次探亲已是十几年前,老家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土坯房变成了砖瓦房,泥泞的小路修成了宽敞的柏油路,家家户户用上了新能源、煤气灶,做饭时不用再拉风箱……“离开家乡快30年了,那次探亲回家,看到亲人们过上了好日子,而且咱们一家还去了北京旅游,知足知足呐”,那个年代,母亲的记忆里是“满足”。
四
“妈,拜托您老人家能不能不要在给客人不停的添饭了,下次我朋友都不敢来家了”;
刚送走朋友,回到家我忍不住埋怨母亲,“给您说了多少次了,别总是不停的给别人夹菜、添饭,我朋友说都撑着了”;
三
二
1997年,重视教育的父母把我送到了城里读书,第一次走出了生我养我的小团场。因为路途遥远,回家只能是暑假和寒假。每次期末考试之后,归心似箭的我,坐在长途汽车上,冬天冻得手脚麻木,夏天吹的满身尘土,历时5个多小时,才能回到朝思暮想的家。外出求学之后,为了方便联系,父母在家里装了当时的稀罕物件——固定电话,那部在团里为数不多的电话,也成了乡里邻居与外地亲人联系的先进工具。为了供我读书,父母更加辛劳。烈日下父亲黝黑的面庞,田地里母亲豆大的汗珠,都深深的印在我的脑海里,只有加倍的努力,才能报答父母的恩情。“那几年家里开销大,你在上学,家里盖新房,我和你爸不但种地,还从银行贷款买了拖拉机,咬紧牙关往前走”,那个年代,母亲的记忆里是“奋斗”。
六
1991年,当时八岁的我,已经记事,对那一年记忆犹新的事是家里添置了洗衣机、缝纫机和电视机,那当时在当地可是轰动一时的大事呢。崭新的三大件搬回家时,我们一家人高兴的神情,至今还历历在目,小伙伴们成群结队来参观,别提我有多自豪了。还记得母亲在集市上扯了一块布,随着缝纫机吱呀吱呀的BT页游私服声,我的一件花衣裳就做好了,还有穿的布鞋、背的书包,都是母亲亲手做的;洗衣机呼噜呼噜的BT页游私服声代替了母亲“嚓嚓嚓”的手搓声,母亲再也不用趁着我们午睡的时间,带着搓板和小板凳去井边洗衣裳了;“黑猫警长”、“七巧板”、“舒克和贝塔”等动画片陪我度过了我的童年,那个14寸的黑白电视机,让我认识了外面精彩的世界。“我和你爸省吃俭用,终于把洗衣机、缝纫机和电视机买回了家,我们不但吃得饱、穿的暖,还过上了好日子”,那个年代,母亲的记忆里是“希望”。
2018年,随我在城里生活多年的父母,提出要带着孩子回到阔别多年的兵团农场108团看看。修建的全程高速公路,已将原来5个多小时的车程缩短到了2个小时;崭新的空调客车,让旅客出行不仅方便而且舒适;在家乡手机已经普及,乡亲们与远方的亲人可以随时随地的电话视频联系;滴灌的方式大大节约了水资源和农民的劳动量,实现了可持续发展;春耕秋收已是机械自动化,科技的进步让父老乡亲们不再那么辛苦;孩子们从幼儿园到初中,都纳入了义务教育……路边的墙上,一幅幅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的宣传画,吸引了我们驻足凝望。年幼的孩子问我,“妈妈,那写的是什么?”“你好,新时代”,我万分感慨地对孩子说。
五
1983年,改革开放的春风吹到了遥远的边疆。母亲所在的兵团连队,开始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改革,把土地的经营权承包给每户家庭。由“大锅饭”改成了“自己干”。农民的积极性被极大的调动起来,只要肯努力,就会有丰收,大家都卯足了劲头干。秋收以后,家里有了富余的粮食,终于解决了温饱问题,再也不担心吃不饱了。和母亲一样的兵团人,有着坚强的毅力,如同铁人一般不知疲倦地在土地里耕作,靠着勤劳的双手,建设自己的家园。“那时候累啊,早晨天上还挂着星星呢,就下地干活了,中午在地头,就着井水吃馍馍”,那个年代,母亲的记忆里是“艰辛”。
父辈经历了祖国站起来的时代,我们经历了祖国富起来的时代,孩子们正经历着祖国强起来的时代。改革开放四十年,让我的家乡更加美丽,让人们的生活更加美好。随着我们踏上新时代征程的步伐,坚信我们未来的生活会更加美好!你好,新时代!
1977年,母亲第一次踏上了来新疆的火车,随身的包裹里带着姥姥给她蒸的窝窝头。经过一路火车、汽车、毛驴车的颠簸,7天7夜,终于到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六师108团。窝窝头早已干的咬不动,网页游戏私服大全,那还是舍不得扔,到了团部宿舍以后,用开水泡了继续吃。就这样,在“建设边疆,建设兵团”的号召下,母亲背井离乡从河北来到新疆,在边疆扎下根来。那几年还是大锅饭,吃粮、穿衣、日用,都是凭票兑换。“那时候年轻啊,总是觉得吃不饱,啥啥都缺,家家如此”,那个年代,母亲的记忆里是“饥饿”。
“现在是新时代啊,人人不但吃得饱,还吃得好,您就好好享受现在的幸福生活吧”,看着母亲鬓角花白的头发,孱弱的身体,我心疼的对母亲说;
母亲不自在的在围裙上擦了擦手,淳朴的笑着说“年轻人,哪能撑着,一会就下去了”;
“妈年轻的时候啊,那真是不知道饱是什么感觉,尤其是到了别人家,更不敢吃,因为家家东西都少,都不富裕……”母亲的声音逐渐低了下去;
“妈,给我说说呗,您为啥这么热衷于给客人添饭,怕别人吃不饱似的”,我打趣地和母亲聊了起来;
一
“是啊,现在的好日子,是过去做梦都不敢想的呢,共产党好,你们赶上了好时代”,母亲打开了话匣子,随着她的思绪,我也跟着她回到了那个艰苦的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