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组图片由董家训摄
料器,便是人们常说的“琉璃”或“彩色玻璃工艺品”,指用彩色玻璃为原料制成的器皿或手工艺品。一般公认中国大规模的料器生产约始于元末明初。
“我的儿子似乎并不想要接我的班。他看过我工作的情景,知道这个行业有多么辛苦。”吴新安笑着说,“不过我并不感到遗憾,这么些年来,有很多人来找我学做料器。我只希望更多人也乐于从事研究,用创新把‘料器’的制作工艺延续下去。”
吴新安是南京市非遗——料器的传承人,同时也是南京华东电子管厂的退休职工。生于1937年的吴新安年过八旬,从事玻璃器皿制作工作长达六十余年,制作料器也有五十多年了。
在吴新安家中,他向记者展示了他的得意作品,从指甲盖大小、闪耀着有如星空一般光辉的“宇宙玻璃球”,到形似落地花瓶的“泡泡鱼”,不一而足。“泡泡鱼”是一个巨大的玻璃鱼缸,里面封闭着水、彩色玻璃制的各类海鱼和同样是玻璃做成的巨大泡泡,在光芒映照下显现出五彩斑斓的色调。据说,该作品曾被仿制大量生产,畅销海外。
系列报道之十二
1956年,南京华东电子管厂在江苏江阴招工,,吴新安入了厂。吴新安跟着技术最为高超的制玻璃师傅开始了学习。常人要学三四年的手艺,吴新安只学了半年,便出师了。为了增进自己的手艺,他利用业余时间,继续研究玻璃的特性,尝试在其中加入颜色等。青奥会的时候,他特意做了一个包裹了青奥吉祥物砳砳的玻璃球,砳砳是彩色玻璃制的,其身上的文字每个不到一毫米大小,也是用彩色玻璃一个字一个字涂上去的。
吴新安向记者展示了他制作料器的过程。他将一根透明的粗玻璃棒中间烧融成了一个圆球,随后一边顺时针BT页游私服玻璃棒,一边用红黄白等不同色泽的玻璃棒烧融后纵向地在圆球上涂色,使之变成了彩色西瓜一般的样貌。然后他用透明玻璃棒在圆球上涂抹,使得原来的图案从条纹变成了鸟羽的形状。通过拉伸,圆球上延伸出来一条美丽的曲线,变成了鸟头的轮廓。吴新安拿出了红色的玻璃棒,烧融后粘在鸟头处,拉伸出鸡冠,随后用黄色玻璃棒拉伸出喙与爪,一只昂首挺胸的大公鸡便成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