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来,“候鸟天堂”引得无数摄影爱好者前来采风创作,更有省、市、区新闻媒体频繁报道,学校、科研机构也多有涉猎,成为武进科协科普示范教育基地、南京师范大学鹭鸟繁殖栖息生态研究基地、中小学科普教育基地及摄影、观赏鸟类活动基地等,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好评。
呼吁社会护鸟护林
我出生于1941年。早在上世纪70年代,在花木之乡嘉泽,我们这批首吃螃蟹的人就开始办苗圃、种花木。
我在不断学习与进步。为了增进鸟类保护知识、全面了解鸟类的生存现状,我购买了许多有关鸟类知识的书,和老伴一起研读。我现在的护鸟事业,范围在不断扩大,从村到镇、到区,甚至到外省,我四处宣传,呼吁保护鸟类。
保护候鸟、保护生态,还需要社会大众的支持。希望有更多的志愿者、有心人能加入到我们护鸟护林护生态的阵营里,让“候鸟天堂”更加郁郁葱葱,让万千候鸟能自由飞翔在蓝天白云间。
30年如一日,我投入大量精力、金钱,维系基地运转,致力候鸟救助,可以说是一桩吃力不讨好的赔本买卖,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遭到了家人的反对,外界质疑声更是不断。有人说,这些鸟又不是你家的,为什么要保护它们?还有人晚上来打鸟、偷蛋,超变态网页游戏大全,几次把我家玻璃砸破。可无论如何,我都觉得要坚持下去。
30年过去了,如今,基地里有鸟类45种以上、10万余只,形成了本地少见的一道观鸟风景线。这片生态园林慢慢被大众知晓,被赋予“候鸟天堂”的美誉,人与鸟自然和谐共处在一片蓝天下,共同成就一方环境好、生态好、空气好、人文好的美丽绿岛。
保护生态、保护环境,是我们人类繁衍生息的万年大计。人生七十古来稀,今年我77岁了,积蓄花光,也曾感到力不从心。余生没有别的愿望,只希望我种植的这片鸟林能够长青,希望我心系的万千候鸟在嘉泽这片土地上永远停留。有生之年,我将继续保护“候鸟天堂”,为子孙后代留下可持续发展的“绿色银行”。
为了增加小鸟的成活率,我每年花费七八万元买小鱼、蚯蚓等喂鸟,还饲养了50多只狗来保护鸟类,防止有人捕杀。我还花8万元专门搭建了一个救助站,多年来救鸟无数。每当遭遇暴风骤雨天气,我都忧心忡忡,一定要到基地看看才放心。有一次刮台风下暴雨,基地里死伤了三四千只鸟,我们顶着风雨把小鸟一只只抢救回来,再用棉布包裹起来保温,过一段时间再把幼鸟放到鸟巢里面。
鸟的数量多了,问题也随之而来。候鸟每年在苗圃基地内栖息繁衍10个月,所有花木已有近17年不能移动和出售,而且由于鸟粪强烈的酸性腐蚀,已有大批树木逐渐枯萎、死亡。因此,我的苗圃每年经济损失上百万元,30年来经济损失上千万元。
30年前,在嘉泽观前村,我建起一方候鸟天堂。从那以后,我耗尽积蓄致力保护栖息于此的万千候鸟,“候鸟天堂”得以完善,观光、救助、科研、教育等功能逐渐开发。我愿将此生献给候鸟,献给生态,献给我所挚爱的家乡山水,也希望更多人能加入到保护候鸟、保护生态的队伍中来,让翠羽长鸣、青山长在。
记得那是1988年的春天,鹭鸟从南方飞来,栖息在基地的树林中。基地可算是本地最早的苗圃,园中40余亩树林生得高大茂密,且三面环水,方便鸟类到水中捕食。白鹭、白鹳与黑鹳在雪松、香樟树上搭起了窝,开始生儿育女。过了几年,就有1000多只鹳鸟和鹭鸟,叽叽喳喳,欢腾极了。
绿色苗圃吸引美丽来客
花木种植创业初期,虽然艰苦,但我收获了诸多荣誉,曾三次出席在人民大会堂召开的国家级颁奖大会。第一次是1985年,荣获“全国先进科技致富奖”;第二次,1988年,荣获全国绿化行业“双十佳金龙杯奖”;第三次,1993年,荣获全国优秀花木企业金牌奖(第三十届)。
如今,我的家被布置成了鹭鸟展示馆,墙上贴满了鹭鸟的照片,记录了这些可爱精灵的瞬间。每到假期,孩子们和爱鸟人士就会到这里参观,接受生态文明的教育,感受大自然的气息。
30年时光如同白驹过隙,时代在发生变革,人的思想也在发生着变化。改革开放以来,从中央到地方越来越重视环境保护,绿色生态意识逐渐深入人心,我觉得我们的时代到来了。
我在全身心打造花木王国的时候,有了意外收获。
我在自家种植走上正轨后,就当起嘉泽花木种植的“领头羊”,帮助周边群众共同致富。在我们的带领下,种植苗木的群众越来越多,种植的树木形成无边的绿海,不断向周边延伸。我精心打造的绿色园林——武嘉绿化苗圃基地,引来了万鸟高歌和鸣,成为孕育新生命的摇篮。
1979年,我创办花木苗圃生产研究基地,成为嘉泽第一批靠花木致富的带头人。随着苗圃规模渐渐扩大,我开始向全国10多个省供应花卉苗木,把110多万株苗木送进机关、学校、工厂、军营。曾经,为迎接北京亚运会,我主动承接场馆绿化;在天津和湖南军营,我把绿化和军营美化结合起来,深受当地军民的欢迎。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陈慕华曾为我题词:“发展花卉事业,美化人民生活”。
到了2004年春天,苗圃里几乎每一棵树上都栖息着白色、黑色、灰色的鸟。20米高的水杉上,每一个枝桠上都有一个鸟窝,甚至一棵树上有20来个窝,层层叠叠,十分壮观。一棵雪松上也能有六七十个巢,树皮都被鸟爪子磨掉了,真成了一个鸟的王国。
渐渐地,数万只野生鹭鸟在此栖息繁衍,林中生物也逐年增多,还有多种国家保护动物,如猫头鹰、牛背鹭、黄嘴白鹭等。随着基地一天天扩大,政府也越来越重视,帮助我将基地打造成为生态旅游的金字招牌。农林部门还把基地划定为小型保护区。
闵浩焕说:
每当站在观鸟台,看到数万只鸟儿展现出的飞翔、育雏、喂食、争食、打斗、梳羽等生活场景,看到风起时万顷绿意向我致意,缓缓展开一幅美不胜收的生态画卷,我就深深感到,这一切努力都是值得的。在我一手打造的这个小小天地里,人与鸟亲如一家,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一点一滴传递出的都是生态正能量。
原来,夏末秋初的时候,这些候鸟由繁殖地往南迁移到过冬地,春天再回到繁殖地。因此,每年2月底至3月初,候鸟就会栖息在此,直到11月至12月底离开。除了候鸟以外,基地还吸引了许多留鸟和旅鸟,留鸟长期留在这个地方;旅鸟是来旅游的,每年待一两个月就走。
曾经的苗木行业弄潮儿
为人鸟共存倾尽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