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如何创作出高质量的新时代诗歌,《钟山》杂志主编贾梦玮阐述想象力与新时代的关系,他认为不能过于功利地书写新时代,他主张合理发挥诗人的想象力来书写时代,而想象力的质量取决于诗人的修为和精神情感的质量,以及诗人与时代的切肤之感。《扬子江》诗刊主编胡弦认为,新时代提供一种对写作者的自我反思与期许,宏大叙事结束后迎来的碎片化、个人化写作,看似深入纤细,但能不能构成时代的精神实质,值得深思。《星星》诗刊主编龚学敏认为,可以用总书记的话来检验诗歌的品质,“是不是正本清源、是不是守正创新,是不是一个灵魂的创作”,当前亟需提升新时代诗歌的原创性,提高诗歌的精神高度、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
来自《诗刊》《星星》《扬子江》《草堂》《钟山》《诗选刊》《十月》《人民日报》《光明日报》《解放军报》《解放军文艺》《文学港》《绿风》《诗林》《上海诗人》《莽原》《诗收获》《新时代散文诗》《中国诗歌》《华西都市报》《作品》《海燕》《扬子晚报》等报刊相关负责人出席了本次活动。
《诗刊》社主编李少君在讲话中引述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3月4日看望政协文艺界社科界代表时的发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新时代呼唤着杰出的文学家、艺术家、理论家,文艺创作、学术创新拥有无比广阔的空间。希望大家坚定文化自信,把握时代脉搏,聆听时代声音,承担记录新时代、书写新时代、讴歌新时代的使命,勇于回答时代课题,从当代中国的伟大创造中发现创作的主题、捕捉创新的灵感,深刻反映我们这个时代的历史巨变,描绘我们这个时代的精神图谱,为时代画像、为时代立传、为时代明德。”李少君认为,习主席的这番讲话为新时代诗歌的发展定下了基调,“诗歌作为社会变革的风向标,作为新时代的号角,应该走在前列,成为文艺的先锋,所以我们组织成立全国诗歌报刊联盟,就是要团结全国诗歌界,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与时代同步,坚定文化自信,引领诗歌风气,齐心协力推动新时代的诗歌发展。”
《诗刊》社主编李少君总结道,“今年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百年,五四新文化运动是从新诗革命新文学革命开始的,纪念五四新文化运动,重温当年新诗革命的初衷,让我们思考第二个百年新诗的发展方向,这也正是新时代诗歌所要正视的问题。新时代诗歌,应该是坚持大众的方向,坚持坚持平易鲜活的方向,坚持基调明亮、能量充足、人民喜爱、能发挥社会作用的创作方向,以精品奉献人民,创造新的诗歌高峰,这也是我们这次会议达成的共识。”
会上宣布成立的“全国诗歌报刊联盟”,今后将通过组织形式多样的文学活动,为全国各诗歌刊物搭建广阔的交流平台,及时捕捉当下诗歌创作动向,关注与发掘基层诗人与有潜力的青年诗人,营造良好的诗歌创作、发表、评论和宣传氛围,推动基调明亮、能量充足、人民喜爱、能发挥社会作用的新时代诗歌创作,促进我国诗歌事业的繁荣发展。经选举,《诗刊》社作为联盟理事长单位,中国诗歌网总编辑金石开任秘书长。
就如何处理诗人与时代的关系而言,《雨花》副主编育邦引用阿甘本和策兰的话,启示我们去思考与谁共处于同一个时代,如何把握并穿越时代,并保持对时代的凝视。《十月》编辑李浩提出,我们的写作需要应对“时代”空间所发生的变化,写出既符合时代、又不局限于时代的作品,启示与更新以往的文学经验、语言和对世界的认知。
安徽省文联主席吴雪在欢迎辞中回顾了安徽改革开放四十年以来所走的新型工业化发展之路,肯定了安徽作为全国重要的诗歌现场所作出的突出贡献。马鞍山市常委、宣传部部长夏劲松介绍了马鞍山的社会文化建设的历史背景,讲述了一座城市如何滋养诗意灵魂,期待各位诗人为安徽的诗歌创作注入活力,为诗城马鞍山带来春风。
安徽改革开放已走过四十年,作为安徽的东大门、长三角经济城市群的重要成员,马鞍山被誉为“生态福地·智造名城”,是一座拥有丰富历史文化积淀的城市、中华远古文明“凌家滩遗址”的发源地、谪仙人李白的终老之地,人才辈出,诗意盎然。
在包罗万象的新时代,从社会层面、人的精神层面有许多值得发现与书写的地方,中国作协诗歌委员会副主任、四川省作协副主席梁平指出,当前的诗歌写作要集中于现实,以人民为中心,立言、立德,关注现实的同时兼顾艺术品质,这需要政治与艺术的高度结合。新时代写作呼唤诗人回到人民,写出有思想、有力度、对社会高度关切的、有情怀的作品。
作为本届恳谈会的主要承办方,《诗歌月刊》主编李云认为,诗歌期刊要积极主动地适应融媒体时代的到来,摆正自己的地位,牢牢树立导向意识,主阵地意识,市场意识,合作共赢意识,广泛利用各种资源和条件,摆脱困境、窘境,最大化地把期刊做活、做新、做大、做强。
正如边塞诗之于盛唐在格局气象上的开拓意义,新时代亦呼唤蓬勃发展的军旅诗歌。《解放军报》文化部主任刘笑伟指出,诗歌起到一个民族“培根铸魂”的作用,应引导诗歌向着大众化、基调明亮、有风骨的方向发展,推出有意义的、人人传诵的诗歌,通过军旅诗歌的发展促进新时代诗歌的繁荣。《解放军文艺》主编姜念光指出,诗歌对于年轻军队写作者的启蒙作用十分明显,军事题材不好写,难以找到切入的方式并写出新意,军事文学目前落后于我国军队发展的现实,应极力呼吁和发掘反映与直面当下现实生活和军事成就的作品。
2019年4月19日,由《诗刊》社中国诗歌网、安徽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诗歌月刊》杂志社、马鞍山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联合承办的第四届全国诗歌报刊主编恳谈会在安徽省马鞍山市成功举办,30余家诗歌刊物主编共聚一堂,为新时代诗歌建设发展建言献策,会上宣布成立“全国诗歌报刊联盟”,并进行揭牌仪式。
新时代诗歌应扎根中国现实社会,从小众回归大众。《作品》副主编郑小琼提出,新时代诗歌需要思索如何用文学抵达我们的时代,探索代表中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独特文学形象与经验。《海燕》主编李皓认为,新时代需要关注底层、关注新事物,强化新诗的海外传播。《扬子晚报》“诗风”诗刊主编龚学明论述诗歌的大众化的必要性,网页游戏私服,诗歌作者越广泛,读者就越多,影响也越大。
新时代为诗人和诗歌刊物提出新的要求,《绿风》诗刊主编彭惊宇指出,新的时代应追求新崇高、大境界。在朗基努斯《论崇高》的基础上,呼唤更加多元的“生活处处有崇高,从平凡中寻找崇高”,更接近人民大众的崇高。《莽原》张晓雪认为,无论是思索性、还是抒情性的诗歌,都要遵从内心,发出诚实的声音,即便是宏阔的主题也可以激动人心,这是任何一个时代对诗人提出的基本要求。《诗收获》副主编沉河认为,新时代是重新进入对世界产生影响力的时代,重新来把握古老的中国,用一种开放的、包容的心态,写作有影响力、影响世界的诗歌。《诗林》主编安海茵认为,在新时代的诗歌进程中,诗歌刊物有着自身的立命和担当,始终秉持了精神的守望。对于诗歌刊物而言,队伍建设和刊物定位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众多刊物的彼此守望和共建尤为重要。《新时代散文诗》主编冯明德指出,新时代诗歌应加强与新媒体的融合发展,用多媒体的形式呈现诗歌。
“全国诗歌刊物主编恳谈会”作为《诗刊》社中国诗歌网的品牌活动,迄今已举办第四届,本届恳谈会在新的历史时期有着特殊意义,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特别是总书记关于文艺创作的系列指示,本届会议聚焦“新时代诗歌的建设与发展”,全国诗歌刊物主编具体就如何推动创作“基调明亮、能量充足、人民喜爱、发挥社会作用”的新时代诗歌建言献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