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湖南涉外经济学院毕业后,他选择了回到湘西农村,扎根椪柑园。那年3月,他揣着从女朋友那里借来的3万块钱,注册成立了红山柑橘销售公司。
时值深冬,地冻天寒,谭永峰捧着椪柑样品,在寒风中足足等了3个多小时。当曹经理走出会议室时,谭永峰又一个箭步迎上去,呈上样品,超级变态网页私服,跟他介绍泸溪椪柑的特点。终于,他的执着打动了曹经理,很快,双方签订了门面租赁合同,开辟了直销窗口,开创了泸溪椪柑由“代销”转“直销”的商业模式。
湘西山区交通不便,椪柑销售一直都是网页游戏私服推荐。“很多时候,我们都是被动地等待客商上门收购,而收购的价格也常常会被压得很低。但是不卖的话,果子又会烂在田间,一毛钱也赚不到。”谭永峰明白,只有打开销售市场,泸溪椪柑才有生机。说干就干,2006年冬天,他开始向辽宁丹东市场“进军”。
2006年,谭永峰24岁,大学刚毕业。当很多同龄人都背起行囊追寻诗和远方的时候,他却在父亲的70亩椪柑园里剪枝施肥,手掌磨起了大大的血泡,皮肤晒得黝黑。
2016年,通过园区与区内高校对接,谭永峰建立起了青年创业孵化园区实训基地,致力于为大学生、退伍军人、返乡农民工等提供创业平台。“我想做的事情就是‘筑巢引凤’,为更多的创业者提供指导和服务。”据了解,该项目可以有效改变泸溪县农产品将初级产品低价销售的落后局面,提升农产品的品牌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促进特色农业适度规模化发展,大大促进农民增收,为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创造条件。
后来,谭永峰的女朋友,也是他现在的妻子吴晗托朋友在山上找到了他。“她托人告诉我,即便我们什么都没有了,可我们还有家人。”这温暖的话,让谭永峰冰冷的内心开始慢慢回温。也就在此时,湘西州委州政府、泸溪县县委政府以及县农村信用联社等部门的干部向他走来,与他沟通交流,帮他逐渐走出了困境。
“再难也要让泸溪椪柑走出去”
走出困境的谭永峰,没有忘记乡邻。他联合100多户椪柑种植户,创办了“泸溪县红山柑橘专业合作社”,注册了“红山”商标,改变了过去散装零卖、随意哄抬或压低价格的现象。2010年,红山合作社引进建立年产3000吨椪柑“粒粒橙”半成品的生产线一条,投产后实现年产值300多万元,解决了5000多吨“等外果”的销售网页游戏私服推荐,并为当地农村剩余劳动力和下岗职工提供了50多个就业岗位。
村里当然有人会不理解,一个好不容易跳出农门的孩子,怎么兜兜转转又回来了。“我是从小吃着泸溪椪柑长大的,上学的钱也是靠父母卖椪柑换来的。小时候家里穷,哥哥和姐姐也因此错过了上大学的机会。如今,我走出来了,我想用自己所学的知识把椪柑产业带动起来,让更多贫寒的孩子走出去,追寻自己的梦想。”这是谭永峰的创业初心。
但是谭永峰知道自己想要干什么。“旺季断,淡季烂”,适宜的气候和优渥的土壤虽为泸溪椪柑创造了得天独厚的生长条件,但“销售难”也成困扰几代果农的心头事。“我读完了大学,也想让更多人走出大山追寻梦想。”谭永峰说。
一切来得太突然。那年除夕,谭永峰一个人跑到了山上的椪柑园,失声痛哭。
2019年5月4日 星期六
综合中国青年报报道 “我跟着货车走了四天三夜才到丹东,来不及合眼,我就赶往水果批发市场,协调摊位。”因为临近春节,摊位非常紧张。要想得到摊位,就必须要找到销售经理。谭永峰带着两箱四五十斤重的椪柑,几经周折,终于找到了曹经理。“你一个毛头小子,拿几十个椪柑,就管我要店面,我凭什么相信你。”抛下这句话,曹经理就赶去开会了,留下了还抱着椪柑的谭永峰。 13年间,他带着泸溪椪柑“走出”湖南,“走向”全国乃至世界。谭永峰也获得了第18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
2008年,就在谭永峰准备大干一场的时候,冰雪来了。在那场百年一遇的冰雪灾害中,他运送椪柑的车辆全部被困途中。这场灾难让谭永峰损失了300多万,而其中的200万是他从信用社借来的。
国内统一刊号:CN43-0057
13年前,大学毕业的谭永峰从长沙回到了泸溪大山,很多村民不理解。“读了大学,还回来做农活?书算是白读了,浪费父母的血汗钱。”曾经的“别人家的孩子”,成了家长们口中的“反面教材”。
希望能为更多的创业者提供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