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是企業生存之本。對國家體現在依法納稅,對員工體現在兌現工資等承諾,對客戶則體現在按合同履約。”張忠凱說。
契約:千萬元虧損履約換來“轉折”
在發展歷程中,有一件“虧損履約”的事讓東盛總裁張忠凱至今印象深刻。2007年,企業與國際鋁業巨頭英國力拓加鋁、俄羅斯鋁業等4家企業簽下1100噸添加劑訂單。金融危機蔓延,東盛生產所需的電解錳價格從每噸1.3萬元飆升至3.4萬元,原本為東盛供應電解錳的三家供應商毀約。
在哈爾濱市長江路上的一幢寫字樓內,位於十層的哈爾濱東盛金屬材料有限公司並不惹眼,但其生產的鋁合金添加劑卻擁有全球市場約35%份額。記者近期在黑龍江省採訪發現,一些類似這家企業的“小塊頭”企業雖然不被大眾熟知,卻依靠契約、極致、創新精神,成為行業細分領域內全球或全國的翹楚,為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探索出了不一樣的路徑。
極致:把99%提高到99.99%
光儀廠成為行業領跑者,靠的是把99%提高到99.99%的工匠精神。在企業生產車間,一件初裝完成的DQL-9型測高羅盤,經嚴格生產程序后,還需22項質量檢驗方可進入下一環節。檢測員王玉秋說,按照要求,羅盤測角器、指示器指針的誤差不得大於0.1mm。
如今,這裡生產的地質羅盤儀系列產品,國內市場佔有率約95%,產品成功進入以制造業見長的德、日等3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市場。
工業和信息化部2017年12月發布《第二批全國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和單項冠軍產品名單公示》,哈爾濱東盛金屬材料有限公司(簡稱“東盛”)入選其中。
【1】【2】
“‘差不多就行’,這種心態是制造業的最大敵人。”哈爾濱光學儀器廠有限責任公司(簡稱“光儀廠”)董事長史鐵生上任20多年,一直集中精力做一件事,即生產地質羅盤儀。
剛上任時,史鐵生就砸了1000多台質量不精的羅盤儀。回顧往事,他認為路子走對了:“短缺經濟時代,做什麼都容易贏利,現在很多領域走向過剩,企業隻有把產品做到極致才有出路。”
供應商毀約令東盛產品成本驟增,是否繼續履約供貨?面對抉擇,東盛如約向力拓加鋁等4家企業供貨,虧損高達1000多萬元。但這次巨虧卻成為企業發展的轉折點,力拓加鋁等4家企業此后拒絕了與毀約供貨商的合作,令東盛供貨佔比猛增,最多時達到約80%。
作為全球重要的鋁合金添加劑制造商,小到易拉罐、手機,大到波音飛機、國產C919大飛機都廣泛使用其產品。近4年,東盛銷售額年增長率均超30%。全球平均每3個易拉罐,就有1個使用了東盛的鋁合金添加劑產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