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认识我老婆的时候,两人去逛街,半路领导打了个电话,然后我不得不回去加班,把她一个人扔在商场里,一段姻缘险些就此断送。”刘力说,为了不再发生这种事儿,就专门买了个小电脑,走到哪里都背着,随时开工。
采访中,不少人表示,“996”工作制虽然辛苦,但只要钱给到位,还是愿意接受的。最令人难以接受的是“没有加班费,只有心灵鸡汤的996”。
“有一个大学舍友工作是数据建模,坚持了一年也辞职了,说再不辞职要死了。我只想说还要命的话就别去‘996’。”吴希感叹。
今年,刘力选择了辞职,准备回老家发展。“现在还没想好干什么,就是不想干程序员了。”
而反对“996”的人则多为普通员工,吐槽“工作996,生病 ICU”、“996加班公司黑名单”、“996有多苦”的话题轮番登上微博热搜。
从早9点工作到晚9点,每周工作6天,这一工作制正遭遇以程序员为代表的一场声势浩大的反弹和抵制,也引发了全社会的大讨论。
“通过牺牲员工健康和休息,迫使员工超时工作最大限度产出来换取企业发展的做法是竭泽而渔,”苏海南建议,对于企业来说,要想获得长远发展,工时制度安排要合法化、人性化,通过设计科学合理的薪酬制度,改善管理,最大限度调动员工积极性,同时采用新技术新设备,来提高生产效率。(应受访者要求,部分受访者为化名)(完)
耐人寻味的是,“五一”国际劳动节马上来临,这个节日正是为争取8小时工作制而来,此时中国社会却掀起“996”讨论,令人有时光错乱之感。
资料图:早上5:30排队乘车的上班族。 冷昊阳 摄
年轻人健身资料图。 泱波 摄
——“没必要拿命换钱”
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黄伟认为,从更深层次分析,“996”的背后是互联网发展初级阶段红利下降后,互联网公司出于节约人力成本的考虑,更加强调单个人力资本的产出价值。
“之所以现在部分企业推行996,主要还是因为行业竞争压力大,想以此提高效率并降低人工成本。”中国劳动学会副会长苏海南表示,“996”工作制明显违法劳动法。
到1994年,国家施行“大小礼拜制”,每隔一周休息两天。休息两天那周为“大礼拜”,而只休一天那周为“小礼拜”。“大礼拜”刚实施时,很多职工周六跑去单位上班,却发现当天休息。
反对者如当当网创始人李国庆,“每天不算路途,11小时工作时长,那恋爱,家庭,社交无暇,而这是生活的目的,还是为工作高价值的调节,正是一张一弛啊;优秀的企业是结果导向,变态网页游戏排行榜 ,效率导向。
“没有加班费、只有心灵鸡汤都是耍流氓”
在王楷看来,自己就属于低欲望人群。“就算你996努力得成狗,你能买得起房吗?既然996也买不起房,还不如回家养老,单身过好自己的生活,等父母年老后管好就行。”
一家中国公司招聘了一位日本研发人员,上班第一天他对部门同事说:“我在日本就是个加班狂,希望大家能跟上我的节奏。”一个月后,他临走时扔下一句话:“你们这样加班,是相当不人道的。”
资料图。中新社发 崔楠 摄。
干了半年之后,吴希直接裸辞,回贵阳老家找了一份朝九晚五的工作。“工资只有5k,也就够生活,但是我很开心。”
“我不要买大房子,不买车,也不要吃美食,不结婚,不生孩子。工作轻松简单工资低,只是为了简单的一日三餐。”
“996”不该也不可能成为一种潮流
现实中, 企业为了规避法律,一般都不会要求强制实行“996”,而是美名其曰“弹性工作制”,但是却通过绩效考核制度的设计让员工不得不加班。
但面对外界对其“展示资本家的獠牙面目”的评价,马云坚持“向奋斗者致敬”“你不付出超越别人的努力和时间,怎么能够实现你想要的成功?”
1995年出生的吴希是一名设计师,最近刚换了工作,之前工作就是“996”,月薪8000元,不过要达到全勤绩效才能拿到全额工资。
无休止的加班,休息日也要随时待命,年纪增长后身体逐渐吃不消,再加上没有太多时间陪伴和照顾家人,对家人的亏欠,以及在北京买房的遥遥无期,都令刘力心生退意。
“现在的婚姻危险系数很高,也不敢保证自己不会生出叛逆的孩子。而且普通家庭生孩子,等他成年了要为自己的家庭打拼,谁为你养老?”
在这场大讨论中,你会发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朋友圈支持“996”的往往是老板们,他们一边说不会强制员工“996”,一边端出心灵鸡汤:“996是巨大的福气”、“幸福是奋斗出来的”、“每个人都必须有拼搏精神”。
程序员在GitHub代码托管平台上发起“996.ICU”项目,担心996工作制下迟早要生病进 ICU (重症监护室)了。来自“996.ICU”项目截图。
最近,“996” 工作制持续刷屏网络。
“每天要7点起床,10点钟到家。睡觉?忙的时候两点能睡觉就算早的了,累到受不了。”吴希表示,单位安排的工作量考核逼着你“自愿”去加班,加班费就别想了,而且如果完不成工作量,绩效工资就没有了。
——“妈妈在做手术,我在医院加班”
日前,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研究员李春玲公开谈到,从社会学看,“996”在日本很失败,拼命工作拼命赚钱的“过劳日本”和今天的“低欲望日本”密切相关。年轻人看到父辈那么拼命却老来如此,索性选低欲望,选择不拼不婚不育。
逃离“996”,争议仍在继续
宁可不婚不育不买房,也不要拼命
这是1994年出生的江苏小伙王楷的人生宣言。目前在旅行社工作的他,绝对不考虑“996”,“人活着没必要给自己弄这么累”。
双休日制度实施20多年后的今天,“996”工作制的流行让人恍惚有种“辛辛苦苦几十年,一夜回到解放前”的感觉。
休息了半年的北漂王珂,目前在找工作,面试中她发现很多单位的工作时间都调整为一天10个小时加单休,接近“996”,但都她明确表示了拒绝。
吴希也表示,“父母有工作,我只要养活自己就够了,所以我觉得没必要挣什么大钱,自己过得舒服就行,平时自己消费也不高,对于我来说没必要去用命换钱。”
回顾中国的工时制度,上世纪80年代,中国人一周工作6天,只有星期天才能休息,但这一天反而要做很多事,“战斗的星期天,疲劳的星期一”是当时的流行说法。
——“钱没给到位,谁愿意996?”
“除了工作,我还有家人和生活”
记者 李金磊
“再大的物欲,人还是得先活着,加班加到心跳加速、心态崩了的时候,钱扔面前都不想要,只想休息。”王珂说,“真到了这一步,不就把人都逼成低欲望人群了吗?差别就是,有些人先捞一桶金,再做低欲望人群,有些人干脆直接做个低欲望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