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顾问、香港科技大学杨强博士表示,“小微”能够促成微信大数据的重要因素是,其可以永久在线,终生学习;拥有5.49亿用户,具有群体智慧;通过公众账号平台和微信支付,打通O2O商业闭环。
与众多语音助手相比,“小微”与用户沟通时,不再只是一问一答。微信工程师解释称,语音助手更多是垂直结果,给的大部分垂直结果并不是用户真正想要的,用户的问题通常并不明确,需要对其进行反问,然后通过上下文获取用户的真实需求,最终为用户提供解决方案。“小微”能够结合个人特点和社交好友来给出更贴近用户的结果,这更接近自然语言环境下,人与人的沟通。
数据显示,每天新扔“瓶子”的个数为1.1亿个,被捞起的个数有2.1亿,而捞“瓶子”之后进一步回复的“瓶子”有1.2亿个。
从技术上来看,其脱胎于微信现有产品“漂流瓶”。用户提出问题的过程,类似于BT页游的过程,而得到“瓶子”,则是一种反馈,这种过程不断地反复,将产生重要的价值。也就是说,“漂流瓶”的模式是群体智慧解决问题的重要途径,“小微”亦可以借助于此。
在完成对语音和图像的识别之后,微信工程师团队意识到语义识别的方向也应该纳入整个功能中。微信先在微信开放平台上线了语义解析的功能,进行技术储备,并在去年提出了生活服务查询的设想。在经历了两三个月的具体算法验证和用户反馈调整后,“小微”作为最产品落地。
虽然在众多的演示中,,语音助手不仅能够播报天气,甚至朗诵诗歌和讲笑话,但是微信工程师表示,真正的机器人还应该为用户提供更高的价值,实现商业的闭环。
对“小微”来说,可以将用户交流和微信支付串联起来,平滑接入微信公众号以及钱包、打车、购物等各种生活服务,带来完整的微信内O2O闭环生态体系。
不仅如此,在未来“小微”还有更多发展的方向,比如分析用户性格和偏好来匹配连接人与人。与其他语音助手类应用不同,借助微信的社交性,通过许多个体用户的叠加可以使得机器人的能力成倍增长。微信工程师表示,“微信机器人将成为微信现有功能的重要补充”。
7月28日消息,微信正在计划开始尝试人工智能领域的发展。其近日向外界介绍了智能机器人“小微”,用户可以用自然语言与之沟通,解决此前语音助手智能机械应答的短板。
在苹果发布语音助手Siri之后,中国市场也出现了众多的语音助手类应用,但目前来看用户对其接受程度并不高。一方面,用户打开语音助手提问的习惯并未养成,而会选择查询类应用,如大众点评等;另一方面,助手应用的体验并不好,在查询的问题无法解决时,只能给用户反馈一个搜索结果的网页界面。
目前,微信团队已开发出微信榜单的功能,可以通过了解用户分享的音乐信息,形成榜单,为用户进行推荐。事实上,这类应用场景只是利用用户碎片化时间的小应用,“小微”更希望可以为一种“连接器”——用户在他们提出需求时,为其提供更为个性化的解答;O2O创业者项目需要推广时,可以将其推送给用户,甚至并不需要一个具体的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