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主页 > 页游sf大全 >

垃圾分類了,然后呢?詳解垃圾處置和回收利用

“未來真正要解決社會化、專業化和分工問題,然后解決收費問題。隻有把商業模式形成,長效機制形成,產業才能健康發展,無廢城市的目標才有可能實現。”周宏春認為,企業化運作有助於降低成本,是一個可行的方向。

垃圾分類已然成為一種不可阻擋的時代潮流。根據住建部相關文件精神,到2020年底,46個重點城市要基本建成垃圾分類處理系統,2025年底前,全國地級及以上城市要基本建成垃圾分類處理系統。

垃圾處理能力將逐步提升

“我國在垃圾分類處理特別是廚余垃圾的處理方面還相對滯后。”對此,清華大學環境學院教授、固體廢物控制與資源化教研所所長劉建國表示,隨著垃圾分類逐步推動,我國也將加快建設濕垃圾處理設施建設,預計在未來幾年,生物處理設施會成為我國垃圾處理整個技術格局中不可忽視的組成部分。

新興技術推動回收產業升級

周宏春說,隨著城市化進程的逐漸完成,城市運營是要計算成本的,而東方和西方的文化背景、能源素質、技術條件、產業結構不一樣,未來的市場還需要做很多探索。

對此,各地都在探索一些行之有效的垃圾分類辦法。記者看到,近年來,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興技術的集成應用,也正在成為挖掘再生資源領域多元價值的重要途徑。

2016年國務院頒布的《關於推進再生資源回收行業轉型升級的意見》中就明確提到,要推廣“互聯網+回收”的新模式。鼓勵企業利用互聯網、大數據和雲計算等現代信息技術和手段,建立或整合再生資源信息服務平台。

記者注意到,其中沒有出現“填埋”的處理方式,這是由於上海2020年將基本實現原生生活垃圾零填埋。雖然在全國范圍來看,垃圾填埋仍是處理城市生活垃圾的主要手段之一,但在上海這樣的大城市,变态网页游戏排行榜 ,填埋這種相對落后的垃圾處理手段正在逐步淘汰。

垃圾焚燒作為填埋的有效替代方法,具有佔地較省、減量效果明顯、余熱可以利用等特點,在發達國家和地區得到廣泛應用,我國也正在逐步推行。2016年,住建部曾聯合四部委發布《進一步加強城市生活垃圾焚燒處理意見》,提出到2020年,全國城市垃圾焚燒處理能力佔總處理能力50%以上。

記者還了解到,如果干、濕垃圾不分開,垃圾在焚燒時會因為含水量太高而導致燃燒不充分,容易產生更多的有毒有害物質污染環境。因此,無論是填埋減量,還是焚燒的標准化,都需要對垃圾進行前端分類。

該條例規定,可回收物將交由可回收物利用企業進行資源化利用﹔有害垃圾採用高溫處理、化學分解等方式進行無害化處置﹔濕垃圾採用生化處理、產沼、堆肥等方式進行資源化利用或者無害化處置﹔干垃圾採用焚燒等方式進行無害化處置。

“垃圾回收應當以利用為導向。”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社會發展研究部副巡視員周宏春說,每個城市特點不一樣,濕垃圾回收后也不可能都做沼氣、做肥料,需要源頭分類、因地制宜,盡量做到物盡其用。

“推動再生資源回收產業的規模化、綠色化和高質量發展,已經成為整個生態文明建設的迫切需求。”北京工業大學循環經濟研究院院長吳玉鋒表示,近年來,國家在這方面給予了很多投入,包括科技方面的投入,要求從技術、制度和商業模式跨維度商業驅動,已經成為提升循環發展水平的核心動力。

“這是我國產業形態變革、制度逐步完善的必然結果。”周宏春說。

兩網融合共建無廢城市

雖然目前城市垃圾的處置率已幾乎接近100%,在垃圾分類處理、資源的循環使用等方面,我國和發達國家相比仍有非常大的差距。

(責編:趙竹青、呂騫)

根據7月1日正式實施的《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四分法”把垃圾分成了四種類型。

比如,北京某小區投放了可以自動報警的智能垃圾桶,並為居民開通了“智慧綠卡”,通過為垃圾分類可以“攢”積分兌換生活用品﹔重慶兩江新區分批次投用垃圾分類智能設備,通過大數據平台管理,實現動態監管﹔湖北宜昌給垃圾袋裝上“電子眼”,全程監督餐廚垃圾從居民家中分類收集、分類運輸,經處理站微生物發酵,轉化成生物肥。

如何讓城市垃圾更好地實現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周宏春介紹,目前我國正在大力推進資源再生網、垃圾分類網兩網融合,可以降低成本、提高回收效率。環衛系統向前延伸,再生資源產業向后延伸,希望走向產業交融。

人民網北京7月10日電(趙竹青)連日來,“垃圾分類”話題席卷了不少人的朋友圈。7月1日,上海垃圾分類進入“強制時代”,北京、南京等多個城市也在加快推進垃圾分類。在全民“練習”垃圾分類的同時,我們不禁要問:垃圾在分類之后會去到哪裡?做何處置?城市如何是如何“消化”掉這些分類垃圾的?

分類后,垃圾去哪兒了?

當然,在新型城鎮化的形勢下,兩網融合也面臨很多現實挑戰,比如商業模式、利益分配等等。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Copyright © 2011-2018 超变态网页游戏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