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主页 > 页游sf大全 >

【我爱这片蓝色的国土】春巢夏荷秋芦冬鸟!南沙湿地以鸟为本 打

  南沙湿地良好的生态环境正是广州市强化系统思维,统筹自然资源保护利用和治理的良好体现。一直以来,广州市坚持强化山水林田湖海“生命共同体”意识,强调生态保护与修复的系统性思维,以珠江水系为脉络,以流域空间为载体,统筹森林、河涌、湖库、湿地、农田、海洋等自然资源系统保护,加强海陆统筹,实现海洋资源的合理开发和持续利用。据了解,还在规划中的南沙二期湿地内拥有更广阔的水域和鸟类觅食区,以及林相丰富的植物群落、红树林岛屿等,将为不同的物种提供多样性的生态环境,构筑更丰富的湿地空间,成为各种鱼类以及鸟类繁衍、栖息的场所和迁徙通道。

图为南沙湿地风光。 (未来网记者 于洋洋 摄)

 

【我爱这片蓝色的国土】春巢夏荷秋芦冬鸟!南沙湿地以鸟为本 打

  湿地建设分为两期,以灵新公路为界,十九围东侧为湿地一期,为生态保护核心区,是候鸟的生活栖息区域,以保护候鸟,开展生态系统科研和科普教育为主;西侧为二期,是综合开发生态旅游区,集生态观光、科普教育、文化影视、休闲度假等配套为一体滨海湿地特色生态旅游休闲区,两期合称为“万亩湿地”。南沙湿地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为周边地区起着防风消浪、涵养水土、调节气候等重要作用,超变态网页游戏大全,因此,南沙湿地还被誉为“广州之肾”。

 

图为南沙湿地风光。 (未来网记者 于洋洋 摄)

图为南沙湿地风光。 (未来网记者 于洋洋 摄)

 

  众所周知,湿地是地球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区域之一。南沙湿地通过多年的建设,也渐渐营造出一个日趋成熟的湿地生态系统。“为了让鸟类在湿地生活的更舒适,南沙湿地的生态系统,都是经过布局及策划的。湿地自建设以来,一直是本着以鸟为本,而非以人为本的理念。”万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随着湿地的生态环境建设的越来越好,越来越多的鸟类来到南沙湿地栖息。

 

【我爱这片蓝色的国土】春巢夏荷秋芦冬鸟!南沙湿地以鸟为本 打

 

【我爱这片蓝色的国土】春巢夏荷秋芦冬鸟!南沙湿地以鸟为本 打

  候鸟迁徙是检验一个地区生态环境的自然指标。而良好的生态环境,优良的气候、觅食区域,得力的保护措施,让南沙湿地每年吸引了十多万只候鸟来此栖息过冬,因此,南沙湿地也被誉为珠江三角洲的“候鸟天堂”。“鸟类迁徙,就是为了寻找适合繁殖栖息的地方,如果它认为这个地方适合,有的候鸟也会住下来不走了,成为留鸟。”万珺说。

图为南沙湿地风光。 (未来网记者 于洋洋 摄)

  未来网广州7月16日电(记者 于洋洋)夏赏荷叶田田,秋看红树苇影,冬观掠水候鸟,春探鸟巢树花,在广州南沙湿地,每个季节都拥有不同的风景。近日,“我爱这片蓝色的国土”网络主题活动走进了广州南沙湿地。

  每年秋末冬初,十几万只候鸟飞到南沙湿地过冬,直到第二年春季再逐渐离去,素有“鸟中大熊猫”之称的世界濒危鸟类黑脸琵鹭以及白尾海雕、白琵鹭、褐翅鸦鹃等16种国家Ⅱ级保护鸟类,还有20种省级重点保护鸟类等都会在此停歇。“黑脸琵鹭是全球濒危珍稀鸟类,2014年南沙湿地有10只黑脸琵鹭到访,但到了2018年,湿地工作人员曾一次性拍到39只黑脸琵鹭。”万珺向记者介绍,南沙湿地还专门设置了浅滩,用来专供候鸟觅食,并且设有水位监控,如果水位过高则会随时抽水,以方便鸟类站在水中觅食。每年越来越多的候鸟前来繁殖、过冬也正是南沙湿地生态环境越来越好的证明。

图为南沙湿地风光。 (未来网记者 于洋洋摄)

 

 

【我爱这片蓝色的国土】春巢夏荷秋芦冬鸟!南沙湿地以鸟为本 打

 

  “这里,被人们称为广州最年轻的土地。”南沙湿地旅游发展有限公司营销部经理万珺向记者介绍,南沙湿地位于广州的最南端,是广州市最大的湿地公园,总面积约10000亩。据万珺介绍,南沙湿地是人工湿地,以前是珠江入海口滩涂,在上世纪围海造田中成陆,后来经过有意识地的人工改造,比如开挖河道,水闸放养鱼、虾等水产,种植红树林和芦苇、荷花等多种植物,渐渐营造出一个日趋成熟的湿地生态系统。

  

【我爱这片蓝色的国土】春巢夏荷秋芦冬鸟!南沙湿地以鸟为本 打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Copyright © 2011-2018 超变态网页游戏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