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的出现改变了小说的风景描写,留声机的出现逼迫小说中的对话做出调整,小冰的诗歌写作带给诗人的思考会更多。”张菁说,“如何保证人类的作品具有独特性,‘别让小冰超过我’,是创作者需要思考和面对的问题。”
微软小冰创作的诗集
对于人工智能诗作的水平,普通读者与专家学者的看法不尽相同。小冰目前已为上百万用户创作了诗歌,《阳光失了玻璃窗》也已售罄,它的诗还发表在文学刊物上。
“黑暗衬出了我们的光亮/就只看到了模糊的幻影/孤独时候你的欢欣/又如闪电般忽然照亮天空……”这首人工智能“小冰”与诗歌爱好者共同创作的诗,今年年初被收录在《花是绿水的沉默》中出版。
“或然世界——人工智能微软小冰个展”
“新技术的出现推动人类文化变革是毋庸置疑的,但人们总会担心自己被机器取代。我认为应该秉持开放包容的心态,摒弃‘前人工智能时代’的理论范式和思维框架,为一切可能留有空间。在人工智能的挤压下,人类精神会更加集中于自己的独创性领域——精神超越与审美艺术。”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庞井君说。
留给人类的领地还有多大
微软供图
小冰将超越二三流诗人
1984年,上海育才中学14岁学生梁建章设计出“计算机诗词创作程序”,共收入500多个词汇。“稻香老农”(林鸿程)1999年在其个人网站发布“稻香居作诗机”,至2015年,被网友使用超过1亿次。后又开通微信公众号“作诗机”,这款程序基于大数据、神经网络算法等技术,对浩如烟海的古典文学资料进行收集、整理、提炼、组合,可以实现古诗词的自动生成。
如今,人工智能一改“高冷”的形象,化身为多情善感的诗人,改变了人们对文艺创作的传统认知。
能看到人类看不到的东西
主流文学期刊发表人工智能的诗作,是否代表它的创作水平已经受到评论界认可呢?在南京大学教授赵宪章看来,“通过不断学习,小冰的诗作未来可能超过二三流诗人,但它不可能成为顶尖的一流诗人。因为它的创作是对人类诗作的一种模仿,不涉及情感、灵感、幻想、欲望等非逻辑非理性因素,而这些正是杰出诗作不可缺少的。”
“2017年5月,我接触到小冰诗作的时候,觉得这些诗有点生硬、不合逻辑,语言风格辨识度高。到了8月我们发稿时,小冰的诗已经更趋同于人类的表达。”《青年文学》主编张菁说。这份杂志在2017年第10期“科幻文学专号”上刊载了小冰的诗。
事实上,小冰也在不断激发文学爱好者对诗歌的热情,甚至成为人类创作的助手。《花是绿水的沉默》从近6000首诗作投稿中挑选出200首佳作,超变态网页游戏,都是由小冰提供初稿、再经文学爱好者二次创作而成,诗意更浓,是人机合作进行文艺创作的探索。
自2014年面世以来,小冰已进化至第7代,成为重要的人工智能内容创作和生产平台。在徐元春看来,小冰作诗并不是想和人类争个高低,“我们的初衷是探索人工智能能否模拟人的创造力。”
如果把诗人的人生阅历和生命体验视为创作所需的数据,那么人工智能所依赖的数据库比人类要大得多。人工智能会看到人类看不到的东西,会用不同的思维方式去思考。徐元春举了一个有趣的例子,“当我们看到一匹奔马,可能会赞美它矫健的步伐或表达对自由的向往,但人工智能可能会识别出这是一个濒临灭绝的物种,这样它的诗作可能会呈现出一种悲凉的‘生命体验’。”
2017年,微软小冰出版诗集《阳光失了玻璃窗》,引起诗歌界与评论界的关注。“小冰作诗的原理是,首先让它对1920年至今的上千位现代诗人的诗作进行上万次学习,具备诗歌创作能力。之后还需要一个触发机制,我们称之为‘激发源’,可以是一张图片或一段话。小冰受到激发后,通过读取、分析、计算生成诗歌。”微软(亚洲)互联网工程院人工智能创造事业部总经理徐元春介绍说,“从‘有感而发’这一点看,小冰的创作原理与人类有相似之处。”
在公文、新闻等应用文体写作和传记文学、通俗文学、网络文学等类型文学写作中,人工智能正在不断比肩人类。如果在未来,这类创作都能由人工智能完成,那么留给人类的领地还剩多少?
北京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耿弘明的毕业论文就是研究人工智能创作。他指出,人工智能已经在一定程度上替代人类写作。“玄派网利用文学大数据可以根据用户需要给人物起名、设计情节、完成人物设定,大作家写作软件更能帮助作者自动生成文字,类似的古诗写作程序也相当成熟。”除此之外,还有各种各样的对联生成器、网络小说生成器、抒情散文软件等。
在人们的传统认知中,文学艺术是人类独有的,也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标志。如今,人工智能已经可以作诗、绘画、作曲等,这会对人类的文艺创作带来什么样的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