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西从1996年提出实施“洋芋工程”,到2008年实现了由“马铃薯之乡”向“中国薯都”的跨越,马铃薯产业发展也经历了自给自足、产业培育、快速发展、全面提升、转型升级五个阶段,产业体系趋于完善。定西马铃薯年种植面积稳定在300万亩左右,产量超过500万吨,分别列全国地级市第二位和第一位。目前,全市马铃薯产业总产值达170亿元,农民人均从洋芋产业中获得收入1650元,占到农民人均纯收入的22%,马铃薯产业已成为农民脱贫致富的战略性主导产业,马铃薯也成为老百姓名副其实的“脱贫薯”、“致富薯”。
1999年王永军在团结镇开了一家农机门市部,用他自己的话说“挣了一点钱”,2004年改行贩卖洋芋。由于第一年没有经验,不但没挣到钱,反而赔了2万元。有了第一年失败的教训,第二年收得少,挣了几千元钱。此后,王永军的日常就与洋芋绑在了一起,从刚起步的小打小闹,到如今经营着一家有1000吨洋芋储藏库、34台(套)农机以及办公楼的合作社,同时还在定西市区购买了住房、镇上添置了门面房,拥有两辆小轿车。低调的王永军将这一切归功于“政策好”。
“过去吃不饱肚子的时候,一锅煮洋芋就能解决问题;如今,洋芋不仅是老百姓的主要口粮,还摇身一变成为乡亲们脱贫致富的‘金蛋蛋’了。跟洋芋打了多半辈子的交道,我们种洋芋脱了贫、盖了房、买了车……除了亲人,我们这辈子就爱洋芋!”第二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快到了,村民王永军、韩伟、谢建宏几个中年男人展望今年的收成时,难掩欢喜!(首席记者 武永明)
“从2004年第一次贩洋芋不但没挣到钱反而赔了2万元,到现在自己订单种植、订单收购洋芋每年能挣40万元,网页游戏私服大全,我今天的一切都是洋芋带来的,对洋芋的特殊感情一两句话说不清楚……”已经和洋芋打了15年交道的定西市安定区团结镇唐家堡村村民王永军接受采访时道出了定西人的洋芋情结。
1975年出生的王永军是地地道道的唐家堡村人,1997年底退伍回家后分别在定西、兰州各干了几个月保安,每月300元钱的收入都不够自己花销。“是时候琢磨着干点事了!”他不止一次地提醒自己。
从一无所有到洋芋大王
唐家堡村党支部书记韩伟说,全村有629户、2539人,目前有33户、80人还未脱贫,今年年底全部都能脱贫。全村洋芋种植面积达3000亩,2/3的农户养牛,从1头到10多头不等,平均每户养牛3-4头。最好的农户一年收入10万元,最少的一年也要4万元。全村60%的农户家有小轿车,至少1/3的农户在定西市区购买了住房。除了在外面工作的以外,这里的老百姓现在不出远门打工了,种好洋芋的同时,闲暇时间在本村和临近村庄打零工,一天挣120元,而且每天干完活就能拿到现钱。
憨厚老实的谢建宏坦陈:“我家是去年才脱贫的。”没种订单洋芋以前,家里的收入就是地里种的小麦、玉米的收成,一年撑死也就1万元;2017年改种订单洋芋后,一年能收入七八万元钱,比在外面打工强多了。现在到城里打工,一个月收入五六千元听起来很高,但这样的高薪对于像他这样四五十岁的农村人来说已经没有吸引力了。远离亲人外出打工孤独寂寞,抛除生活成本外,自己能带回家的其实没有多少,还不如在家门口种菜、种洋芋、打零工,至少每天能和亲人团聚。在家“上班”自己给自己干,收入不比外出打工挣得少,人还自由舒坦,为啥还要出去?
我们这辈子就爱洋芋
60%的农户买了小轿车
除了村民,王永军还有两个身份,一个是老板,定西市鑫源马铃薯良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另一个是市民,白天在位于唐家堡村的合作社上班,下午下班后驾车返回定西市区的住房。“为了照顾在市区读高中的孩子,我和老婆在农村、市区两头跑,是名副其实的生活在农村的城里人。”王永军这样调侃。
原标题:定西人的洋芋情结:除了亲人,这辈子就爱“洋芋蛋蛋”!
9月11日,定西市安定区团结镇,一个阳光灿烂的金秋午后,通往唐家堡村路边整块整块的洋芋地已经枯黄的枝叶传递出一个信号:快到洋芋收获的季节了。
村民杨小荣家里的10亩地种着洋芋和蔬菜,他给新疆一家单位开车。平时家里的农活由父母干,农忙的时候他赶回来给父母帮忙,忙完农活又返回新疆,种地和打工每年能收入10万元。考虑到孩子上学方便,他在定西市区购买了一套130平方米的房子,妻子带着两个孩子住。每逢节假日,妻子领着孩子回到村里,帮父母分担一些农活。
谢建宏是唐家堡村村民,家里种着300亩地,其中120亩种洋芋,其余土地种玉米、小麦、胡麻等,家里还养着4头牛。
从团结镇开完会急匆匆赶到村里的王永军欣喜地说:“合作社采取托管、流转的方式,流转土地种植马铃薯,实现全程机械化,加上今年雨水合时合节,天气又好,洋芋长得旺,今年肯定能丰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