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江,黄继光故居也是一处著名的红色旅游资源。在地震中,土木结构的黄继光故居同样受损严重。听说要重建,中江许多企事业单位、各界群众、中江籍老将军、老战士纷纷慷慨解囊,很快就筹集到了40多万元重建资金。
跨过纪念馆大门,迎面是层层递升的三层平台。平台之上,耸立着黄继光扑向敌人机枪口的雕像。那一个瞬间,已经化作了中国人民的永恒记忆。纪念馆馆长刘崇辉自豪地告诉我们,这里是全国百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之一。
为了高标准地重建好黄继光纪念馆,纪念馆工作人员专门走访了邓小平故居、朱德纪念馆,学习借鉴有关技术,同时还邀请国内众多高水平专家参与设计重建方案。黄继光的侄儿、纪念馆讲解员黄拥军介绍说,如今的纪念馆环境更美、质量更好、感染力更强,采用多媒体环幕演示、触摸式电子书等先进技术,真实生动展示了英雄当年的壮举。
人民英雄人民爱。罗杰说,汶川地震后,损毁严重的黄继光纪念馆被纳入国家《汶川地震灾后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专项规划》,中江县将其列为第一批恢复重建重点项目,陆续投入600多万元用于纪念馆的修缮扩建。他动情地说:“作为英雄故里,我们有义务、有责任把英雄的事迹宣扬好、传承好。”这项工程得到了中江人民的拥护支持。每逢休息日,常常有群众自发来到纪念馆工地,力所能及地协助做一些重建工作。
在安装现场,中江县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局副局长苟建汶告诉记者,中江在恢复重建中提出了依托黄继光纪念馆、黄继光故居等精心打造中江3A级黄继光故里旅游区的发展思路。以前从县城到黄继光故居,只能通行越野车,而且还要4个多小时。如今,新的红色旅游线路建好了,只要短短40分钟即可抵达;如今,继光村的老百姓相继“洗脚上田”,办起了农家乐;如今,中江的发展借恢复重建之机原地起跳,中江人的日子过得一天比一天红火。
虽然黄继光生前未曾留下过一张照片,但是他的事迹已经铭刻在了每一个国人心中。中江县人武部部长罗杰告诉我们,地震发生后,中江人民发扬“爱国奉献、不怕困难、自强不息、敢于胜利”的继光精神,全力投入抗震救灾,震后仅10余天,全县工业企业就有超过半数重新投产,抗震救灾取得了阶段性胜利。
古朴的琉璃瓦、精致的镂空花窗、幽静的亭台楼榭……看着焕然一新的纪念馆,刘崇辉感慨不已。中江在汶川特大地震中遭受了严重损失,黄继光纪念馆同样未能幸免。当时墙体开裂、地基沉陷,几乎毁于一旦。
再过几天,在“5·12”汶川特大地震中遭到严重损毁的黄继光纪念馆,bt网页游戏sf,在精心修缮扩建后,就要重新开馆、接待八方游客了。
作为全国特级战斗英雄、“双百”人物之一,黄继光烈士的英雄事迹教育感染了一代又一代国人。黄继光牺牲后,他的母亲擦干眼泪,接着就把小儿子黄继恕送到抗美援朝前线。后来,老人家又先后把3个孙子、两个孙女陆续送到了部队。
据介绍,纪念馆此次修缮,还专门增设了黄继光生前所在部队陈列室。刘崇辉说,“之所以增加这部分,就是要告诉游客,正是因为有了一支热爱人民的军队,才会有黄继光这样的人民英雄。”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黄继光烈士生前所在的空降兵某部,经摩托化开进和空中机动,仅用6个半小时便到达地震灾区,先后从废墟中救出135人,转移受灾群众22146人,医治伤病员28116人,运送救灾物资52463吨,搭建临时学校23所,给予了灾区群众莫大的支持和鼓舞。得知纪念馆受损的消息后,该部派出“黄继光连”的官兵,迅速赶到馆内帮助开展救灾工作,还捐赠了20万元资金用于纪念馆重建。
这座纪念馆位于中国人民志愿军特级战斗英雄黄继光的故乡、汶川地震重灾区四川省中江县,背倚巍巍魁山,面朝滔滔凯江。
阳光下,由邓小平同志题写的“特级英雄黄继光”7个雄浑苍劲的大字熠熠生辉,刻有党和国家领导人等缅怀黄继光的“凯歌百代”浮雕题词墙庄严肃穆,表现黄继光生平事迹的大型雕塑群气势非凡……眼看着占地1.6万平方米的黄继光纪念馆一天天变得更加气势恢宏、让人震撼,黄继光的胞弟、78岁的黄继恕老人特别兴奋。
记者采访当天,正巧赶上黄继光故居“凯歌百代”群雕完成最后组装。这座长70米、高3米左右的大型群雕,分“苦难童年、送子参军、抗美援朝、欢呼胜利、缅怀英烈”5部分,生动展示了黄继光短暂而辉煌的一生。
(解放军报德阳4月28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