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放眼衢州这座有着1800多年历史的古城,随着打造全域旅游晋升为该市“新愿”,越来越多如“王章明的麻糍摊”般的微小变化,正汇聚成衢州美丽经济发展的新“里程碑”。而这背后,如王章明老人感受到的,一条条美丽公路的创建,无疑成为了衢州推进全域旅游、书写“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崭新篇章的支撑和“底气”。
“从衢州全域旅游实践看,交通是旅游的生命线和旅游业发展最重要的支撑。交通和旅游的关系正越来越密切,也在相互融合。”衢州市旅游委员会主任郑奇平告诉记者,该市希望在三年内成为国内知名全域旅游城市,而衢州市8374公里总里程的公路、路网,让这一梦想实现有了根本保障。
以衢州最新发展起的旅游景区——廿八都古镇为例,其地处浙、闽、赣三省交界处,拥有千年历史,尽管风光不输乌镇、西塘,古建筑保存完好,但因藏身深山交通闭塞,此前一直“养在深闺人未识”。
5月22日-24日,由浙江省公路管理局和中国新闻社浙江分社组织开展的“看尽‘浙’一路风情”采风活动举行,三天时间里,包括人民网、新华网、中新社、浙江日报、浙江卫视等中央、省市主要媒体,以及凤凰周刊、新浪、网易等数十家媒体,走进浙江多地,着力挖掘美丽公路深度内涵,展示美丽公路浙江经验。而在衢州,美丽公路于全域旅游发展所起到的助推作用,便给采风团留下了深刻印象。
在浙江衢州,因美丽公路创建而激发旅游业发展机遇的故事还有很多。如该市开化县依托浙江十大“最美公路”之一的205国道,建成了“钱江源百里水岸风情带”,为沿线的钱江源、根宫佛国景区集聚了更多的人气商气,也催生、带动了下淤水岸、密赛田园等14个3A景区村建设提升。再如该市柯城区沟溪乡依托通达便利的农村公路,发展现代农业及乡村休闲旅游,现已建成现代农业精品园超460万平方米。
与廿八都古镇一样,借美丽公路创建东风、走美丽经济新路径,也是衢州江山缸甫底村千余名村民的期待。
这种“生机”便是交通便利化带来的旅游产业的繁荣。当地江郎山·廿八都景区总经理毛眺炜直言:“在交通问题解决前,古镇只能先保护,不适合作为景区开发。而美丽公路的创建,也让廿八都有了发展旅游业的基础和前提。”
据悉,2016年,廿八都古镇共接待游客31.54万人次,旅游经济收入1806.8万元。而随着旅游业兴起,当地百姓也收获着增收红利。廿八都镇镇长钟炳根介绍,近年该镇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超过10%。
“以前很少有人来,一天卖不到几块钱,现在游客多了,一天能卖200多块钱。”王章明直言,因为当地修好了公路、建成了景区,他们的日子变得更有奔头。
中新网衢州5月24日电(王逸飞 宋唯岚)家门口摆一张方桌、一盆糯米面、一袋黑芝麻,这便是67岁的王章明维持生计的手工麻糍摊。在浙江衢州廿八都古镇生活了一辈子,老人说自己没有想到,现在“小生意”能做的这么红红火火。
廿八都古镇居民王廷高清楚记得,其小时候去趟江山城里,bt网页游戏,道路狭窄难行,赶个大早出发也要四五个小时才能到,有时只能次日回来。而这些年,随着205国道越修越宽,越修越平坦靓丽,及G3京台高速穿过古镇入闽,不仅方便了居民出行,也让古镇重新焕发了生机。
汤飞帆强调:“接下来,衢州将突出交通先行干项目,力争交通投资累计1000亿元以上,建设通景公路、打造美丽走廊,并通过美丽公路建设,进一步把区位优势、资源优势、人文优势转化为旅游发展优势。”(完)
他介绍,衢州一直把交通作为提升城市时空格局、加快区域转型升级的关键之举来抓,统筹融合现代田园城市、国家休闲区、国家森林城市、美丽乡村建设,全面谋划推进交通事业发展。同时该市也全域谋划“美丽公路+旅游”,“点”(堵点疏通、节点提升)、“线”(完善《衢州市通景公路规划》,增强通景公路通达性和舒适性)、“面”(以交通项目带动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把衢州打造成旅游目的地城市)联动,立体推进。
缸甫底村位于江山市东郊,315省道公路穿村而过,交通便利。该村村书记刘喜旺介绍:“最初这里还是土路,后来变为水泥路,再后来是沥青路,公路越来越好,绿化越来越漂亮,也带动了村里‘四边三化’工作的推进,提升了村民公共素养,也让村容村貌得到极大改观。”
衢州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汤飞帆接受中新网采访时,则把该市经验总结为三个关键词——统筹、联动、融合。
其告诉记者,缸甫底村拥有成片的古民居建筑群,其中百年以上的老建筑就有5处,同时村子背靠当地“双塔”景区,未来江山也将围绕“双塔”打造主题公园,在交通条件优越背景下,缸甫底村也会抓住“全域旅游”推进机遇发展乡村旅游及服务业,带动村集体经济发展与村民增收。
而融合方面,当地还紧密结合地区发展特色和路网结构特点,将美丽公路建设充分契合全域旅游、现代田园城市等发展主题,探索“美丽公路+乡村游”、“美丽公路+现代农业观光游”、“美丽公路+休闲养生游”模式,逐渐走出一条公路建设与生态环境、旅游发展相互融合的良性发展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