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此庙被称为“古武庙”呢?这当中有一段充满神奇色彩的传说。
的确,这尊手持笏板的关圣帝君,满脸通红,长须冉冉,双手合抱,十分威严神气。
黄亚潭告诉记者,最底下的这尊关公雕像曾经到台湾巡游
“我们用黄布包着大刀,海关检查一开始说这是文物不能带过去。”古武庙管委会秘书长黄亚潭说,“几经说明,再加上给老乡面子,她才放行,说一定要把大刀带回来不能卖掉。”抚摸着那尊曾经到台湾巡游四趟的关帝神像,黄亚潭告诉记者,台湾信众给关公做了一件很漂亮的衣服,大家很高兴、很热情,从高雄到台南、台中、台北、基隆,都是几百公里轿抬车载过去,万人朝拜。第一次去的时候,王金平亲自来祭拜。安排也很周到,盛会上祖庙来的人先拜,其他人再分批祭拜。四个多月后台湾信众再恭恭敬敬地把关公从台湾抬请回漳州。
漳州古武庙“隐身”在市区小巷中,门面不显眼,但是因其始建于北宋真宗大中祥符年间(1008-1017年),距今已有千年历史,是四大关帝祖庙之一,所以在海内外信众的心目中地位极高,bt网页游戏,每年都有大量来自台湾各地的信众组团前来古武庙进香谒祖。
每逢农历十六,总有很多生意人到武庙拜关公
“英雄有几称夫子,忠义唯公号帝君。”在海峡两岸,以关云长忠义事迹为主题的影视剧目层出不穷,关公已成为百姓道德的标杆。关帝信仰深入民间,儒释道三教都把关羽奉为神灵,儒家称之为“武圣人”,与孔子同等看待;佛教封其为“护法伽蓝”,于十八罗汉旁塑关羽像供奉;道教尊其为关圣帝君、三界伏魔大帝。
作为四大关帝祖庙之一,一直以来,漳州古武庙和台湾众多关帝庙之间的交流和互动从未停止过。古武庙中的关帝神像曾多次到台湾环岛巡视,备受尊敬,全岛有100多座宫庙迎请恭奉,无数信众瞻仰朝拜。武庙内供奉的青龙偃月刀,也曾在2005年被请到台湾巡游。
据芗城区史料记载,明神宗万历元年,漳州总兵呼良朋上任后到武庙参香,认为庙貌不甚宏伟,用于官方祭典难显武神威严和官家风范,于是就在开元街(现胜利西路)总兵衙西侧,建一座规模宏大的新武庙。新庙建成,呼良朋派人前往武庙迎请关帝君神像入新庙,不料,神轿抬出庙门前就坠地破拆,换轿迎请三次,均是如此。呼良朋恍然醒悟,“三请三坠”是帝君显灵不愿移迁,总兵不敢有违神意,于是将关帝神像留在旧庙供广大信众膜拜。从此,漳州武庙被信众冠以“古武庙”之称,而开元街武庙称“新武庙”供官方祭祀。一千多年以来,古武庙安于旧巷,历经朝代更替、战火沧桑,却始终香火不断,声誉影响日益扩大。而新武庙虽宏伟华丽,却早已消失在朝代更替的战火中。
关帝信仰是台湾民众的主要宗教信仰之一,影响巨大。目前台湾登记注册的关帝庙有806座,其中台湾中华道教关圣帝君弘道协会会员宫庙有96座,遍及台湾各地。“因为台湾的关公庙没有超过六百年的,所以他们对我们这个千年古庙,非常崇拜。我们的关帝是拿笏板(又称玉板、朝板)的,他们的关帝拿大刀、看春秋,他们认为这位关公在天上办公,不是凡人而是神明!”黄亚潭说。
2009年3月,古武庙入选为第一批“漳州市对台交流重点宫庙”。古武庙管委会主任张成才告诉记者,当地政府现在对古武庙很重视,红线图已经画好,过两年规模将达到4400平方米(目前建筑面积仅500多平方)。进出也将变得简单,不像现在窝在小巷里面,以方便广大信众来此进香朝拜。
漳州武庙管委会秘书长黄亚潭向记者展示赴高雄虎尾顺天宫交流的照片
漳州武庙管委会主任张成才接受海峡之声记者采访
古武庙基本保持清代中期风格,屋顶瓷花雕塑,装饰精美。前殿的石柱上有清代道光年间重修武庙时所刻的对联:浩然正气参天地卓尔精忠贯古今,正统匡扶昭大义巍科登擢焕斯文。前联是对关帝一生的评价,后联则表达了人们对关帝的敬仰之情。庙里至今还保存宋代石缸、明代石香炉、清代盘龙石柱、清代青龙偃月刀等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