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对于大多数像刘洋这样小本经营的商贩来说,去市场申请经营场所要交付的管理费用过高,申请营业执照程序复杂,所以他们常常选择抱着侥幸心理和城管“躲猫猫”。在三轮车被没收不久,刘洋又买了一辆新的三轮车,每晚在天桥下面等着下夜班的人光顾。
漫画:朱慧卿
怎样才能改变城管“与小贩打成一片”的形象?对此,59.9%的受访者认为应该明确城管的职责和权限;56.0%的认为应该明确城管执法机构的性质和编制;55.7%的受访者认为应提高城管执法人员的综合素质;54.5%的受访者认为应该规范城管的执法行为和处罚程序;53.9%的受访者认为应严惩城管暴力执法;38.3%的受访者认为要严惩小贩暴力抗法;36.7%的受访者认为应完善有关城市管理的法律法规。
这名工作人员表示,此类流动商贩因为没有营业执照,在卫生、安全等方面可能不达标,为了市民的安全和健康,建议此类商贩依法取得营业执照,去市场申请合法、达标的经营场所。
城管执法乱象根源何在?52.0%的受访者认为是城管执法权限混乱
“城管这个工作本身的性质就是每天和老百姓打交道,处理社会中大大小小的矛盾。有时百姓的诉求不能及时得到政府部门的回应,产生一些情绪找不到宣泄出口,最直接能接触到的政府部门就是城管。所以城管自然成为群众社会情绪的宣泄口,在实际工作中很容易激化情绪和矛盾。” 郭显说。
家住北京市朝阳区的邢才俊告诉记者,自己经常在晚上散步时看到商贩躲避城管巡查的情形:小贩吓得连卖的东西也顾不上了,骑着车子就走,后面的城管大声喊叫。有时候被抓住了,所有的东西都会被没收。小贩们哭得不成样子。邢才俊认为,违规经营确实不利于城市管理,应该惩治。但是小贩也都是为了生存,城管在执法中对这些社会底层人员应该有最起码的同情和尊重。
40.7%受访者认为城管形象不好
郭显认为,不能因为个别突发性、暴力性问题的发生就否认城市管理基础性、保障性的作用。实际上,他们在工作中也是尽量讲究人性化处理。对于进城卖菜的菜农,车子比较破,车上带着泥,城管一般不罚款,只是进行劝说,指导去市场经营;而对于故意缺斤短两,逃避市场监管的批发贩卖者,城管一般会进行处罚。对于屡教不改的还会没收经营工具。
为了养家,今年26岁、现居北京的刘洋白天打工,晚上推着三轮车出来卖烤冷面。从去年7月到现在,他一直在和城管玩着“猫与老鼠”的游戏。几乎每天晚上,刘洋都是一边做着生意,一边警惕着可能到来的城管检查。今年五一小长假,北京市对小商贩进行了大规模的检查整治,不少商贩的经营车辆和工具都被没收,刘洋也未能幸免。为了生存,刘洋缴了罚金,把三轮车领回来,每天晚上继续出摊卖烤冷面。但到了6月,刘洋再一次被城管以违规经营为由收走了三轮车。这一回,即使缴了罚款也没有领回车子。
“城管和小贩冲突的根本原因在于不合理的城市管理制度。”中国城市管理协会会长罗亚蒙认为,近年来在快速城市化的过程中,部分市委书记、市长眼里只有GDP,一味追求商业利益,使地价抬高、房价猛涨,进而带动这一区域内房租、人工等成本提高,导致城市便利度降低,公共服务短缺。他指出,如果规划建设了遍布全城、布局合理、数量足够、使用方便的便民服务市场,在城市管理中城管与小贩的矛盾就可以大大缓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