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马洪均进入南通市针织厂工作,成了一名漂染工。“记得当时,我一边水洗针织布,一边唱歌,当时还是厂里的一道风景呢!”想到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马洪均还有些小激动。
不过,马洪均高二时遇到了上山下乡那个特殊的年代,因此,他错失了去南通市文工团艺训班继续深造的机会。这个打击没有影响他对音乐的执着,在东方红公社百花大队期间,他白天挑水、挑粪,晚上练习唱歌。他的特长很快被当地文化站站长发现了,经过自学、练习,他带领公社其他文艺爱好者排练了不少拿得出手的节目,在公社会演中还获得名次,继而代表南通参加了全省公社歌唱比赛,也取得不俗的名次。
现在,马洪均已经成为南通见证新人最多的婚庆主持人之一,据他统计,目前,他已经为5000多对新人主持过婚礼了。
上个世纪70年代,马洪均家中一台老式唱机传出了《北京颂歌》《我爱大草原》等动听的歌曲,优美的旋律让还在上小学的他听得如痴如醉,也开启了他与音乐不可分割的一生。
思前想后,马洪均决定自己创业,他拿出家中仅有的积蓄开了一家小花店,并和朋友一起合买了一台二手摄像机,进入了婚庆行业。随后,马洪均开始学习主持技巧,他将其他主持人的风格和自己的风格进行结合,形成了一种独有的风格。“更重要的是,我热爱的歌唱为我的主持加分不少,这也是赢得大家认可的一个原因。”
在针织厂工作期间,马洪均参加了文化宫组织的职工宣传队,在省、市大小职工比赛中也获得了好成绩。期间,马洪均还差点成了南通电台的主持人。
上了中学,马洪均对音乐的天赋引起了老师赵玉堂的关注,赵老师经常为他开小灶、上小课。老师的点拨让马洪均如鱼得水,他希望能在音乐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不过,纺织厂效益越来越差,1995年,马洪均无奈成了一名下岗工人。此时,马洪均上有老下有小,对生活充满了迷茫,他说:“下岗后,我在一家医院当了一个星期的保安,生活的落差让我心生苦闷,但音乐的旋律总能缓解我的心情,让我重新振作起来。”
事业走上正轨,马洪均并没有忘记自己曾经的艰难岁月,在他组织成立的“春之声合唱队”中,网页游戏私服发布网,也有一些下岗工人。为了帮助他们重新找到生活的支点,马洪均将自己对婚庆行业的研究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他们。现在,在马洪均的带动下,他们的生意同样风生水起。
“一路走来,我经历了人生的起起伏伏,但在这一过程中,音乐一直陪伴着我。”马洪均说,“因此,我希望以这个独特的方式来庆祝自己的六十岁生日,并以此感谢在音乐之路上帮助过我的每一个人。” 记者龚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