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昆在宣统元年(1909年)上任,创建少城公园。他还不同意总督赵尔丰杀蒲殿俊、罗纶、颜楷、张澜。满城和平解放,就是由将军玉昆同尹昌衡、罗纶、徐子休谈判而和平解放的,并决定旗人自行安置,没有发生流血冲突,这是成都民族和谐传统的体现。辛亥革命后,同仁工厂的修建与少城公园的兴建,是少城向近代化转型的标志,是满汉民族交流与融会的标志。
两千多年前就有了“少城”一名,说成都平原腹心的金沙遗址就是三千年前的“少城”也不为过。
少城西有净丽的浣花溪,北临蜀王妃空山石镜的武担山,南抵半边桥,直至文庙街,是块安静、恬适的成都最佳人居区域。直到今日,从金沙到浣花溪到少城区域再到天府广场,这条线还是成都最美最好的人居建筑基准线。
才女黄稚荃先生住商业街娘娘庙。
”本来空寂,何有于物,去物从心,立地成佛。大小雷琴,同登仙界“,”金徽化作葬费,余物焚毁。“
(一)少城名人文化源远流长
西汉才女卓文君、成都姑娘王昭君(凌蒙初认定的)、利州武则天,崇州杨贵妃(都江堰聚源镇有落妃池)女诗人薛涛、女状元黄崇嘏(邛崃人)、花蕊夫人、黄蛾、黄稚荃。
其实,神仙并不神秘,仙字古写为迁,仙化就是迁化,引起羽化飞仙的浪漫想象就成了仙,蜀人的仙化思维就是这么来的。司马相如仿屈原作《大人赋》,写列仙之儒云游群山,汉武帝读后,感到“飘飘欲仙,似有云游天地之间意”,这就是古蜀人文化想象力和文化创造力传承的结晶。在灾难中,蜀人面临水灾、地震而不惧,仍然有凿巫峡、玉垒山、金堂峡的壮举,这些成史故事所体现的仙化思维最容易转化为“仰望星空”的乐观理想,这是对付灾难的坚韧不屈的精神支柱,“汶川大地震”证明了这一点。
乾隆41年(1776)平定大小金川,始设将军。前后担任将军职务的主要有:明亮、完颜崇实、吴棠、赵尔巽、玉昆等46人。
11、三星堆出土的神坛形象可以释读为:飞翔异兽托起蜀人“天府”(同上书第28页:青铜神坛)
从三星堆与金沙遗址的考古图象,如青铜杜鹃鸟,鸟神树,人身鸟足像,人面鸟身像,人身鸟羽像,玉琮线刻羽人像、戴鸟冠人像等青铜、玉器像来看,古蜀人幻想羽化飞天,经过了十二大步骤:
6、幻化为人鸟合一(“道经”上说:有人之象,有鸟之形,总号“人鸟”)(同上书第23页:人面鸟身青铜像)
一场悲剧,雷琴绝响,留下的是”铁叟琴心“——蜀人的不屈意志和仰望星空的新的”斗牛“星座。
以上三条是儒学在四川的盛况,形成蜀文化重古文经学、重文学的传统。
(二)蜀人共有的精神家园——心灵超越,仰望星空
春秋时期,天文历算学家苌弘入蜀,资中人,其魂三年化为碧血,藏于蜀。阆中人落下闳为汉武帝造太初历,李淳风、袁天罡都居阆中。
成都是禅学的中心。玄奘(佛门千里驹)在空慧寺修具足戒五年。八祖马祖道一提倡”平常心是道“,使禅宗生活化,人间化,为人间佛教奠定基础。以后,圭峰宗密,禅月贯休、圆悟克勤,楚山绍绮,破山海明,丈雪道醉等禅师,均为巴蜀禅宗作出过奠基性贡献。四川是禅游的理想胜地。
1、崇拜飞鸟,崇拜羽翅(《三星堆祭祀坑》图版128:D形铜鸟)
”巴蜀自古出文宗“,”诗人自古例到蜀“。
6、仙源在蜀
逍遥安逸,慢游闲散,行云流水,顺其自然的生活享受和生活态度,是成都人的精髓,是仙源故乡人居环境的神韵。
(一)金沙遗址是最早的“少城”
到辛亥保路运动时期,旗人也有参加同盟会,宣传反对列强瓜分的革命教师。
满城由总督年羹尧修建。满城东门题有“少城旧治”、“既丽且崇”的匾额,表明清代人对于成都历史文脉的重视,比我们今人的历史观念强得多。
清代康熙后期,因西部军事征战和统一战争的需要,康熙五十七年(1714年)在大城西筑小城,驻防八旗兵丁。因满族八旗居住,故叫作满城。因在古少城区域,故又叫少城。实际上古少城还要大得多,更靠北一些。少城改为兵营性质,是少城文化由商业化向军事化的一次大转型。这个转型倒有利于成都商业的东移,这个东移过程是从唐代的大慈寺东市开始的,到了清代进一步东移,从东门大桥到劝业场,成都城区东部商业的繁华,为民国春熙路奠定了基础。今天市政府还在采取向东向南发展的战略,这是唐代以来东移趋势的进一步发展。
5、进一步幻想人长羽翅(同上书第22页:青铜大象头冠人像)
蜀派琴家裴铁侠及其妻沈梦英住少城同仁路48号院,号”双楠堂“。他既藏有名琴,又会名琴,藏有唐代雷公琴——雷霄的大琴、雷威小琴,一大一小,一公一母,号”双雷斋“。因琴而结美丽姻缘。沈氏藏有雷氏小琴,非知音者不嫁。裴氏藏有大琴,上门以琴求亲,结为夫妇,这是现代的司马相如与卓文君。他以琴会友,组建沙堰琴社,倾其一生心血着《沙堰琴编》,组织《律和琴社》。裴氏自号”蓝桥生“,他最有研究的是《高山》、《流水》和《离骚》,特别对张孔山的72滚拂指手法有精深研究,可谓当世蜀中古琴家第一人,另一人是喻绍泽,皆是朋友。1950年因土改收回田租,生活无着,对艺术绝望,双双毁琴饮酒自尽,只留下琴上金徽十枚和以”铁叟笔“留名的遗书一封,其文是:
我们知道,儒家是孔子创立,齐鲁为创立地。但儒学则源远流长,是从大禹开始的,在甲骨文中,儒者是宽袍大袖的儒冠巫师。大禹是四川人,故儒家创立于齐鲁,而儒学则源于四川。这得从都江堰说起,李冰修都江堰,包括他之前鳖灵凿金堂峡,都是继承大禹留给蜀人的”岷山导江,东别为沱“的治水经验,是一种利用分水沱向东南分洪泄洪以便岷江农业灌溉的方法,故凡分洪都叫沱江。如:沙河、磨底河、府河、沱江河乃至沱江,均称沱。它形成成都平原扇形水系景观,这是大禹开其端,大禹创”洪范五行九畴“,五行以水为首,水被视为文明之母,这是儒学的源头,蜀人夏禹为儒学作出了开源性的贡献,夏禹是儒学的先驱。大禹是羌人,因治水风痹成跛足,这是道教禹步的来源,是羌族”释比“的舞步来源。大禹是最早的羌族”释比“(巫师)。
这里居住的名人是易学家、卜算家严君平,他每天挂帘为百姓算命,用“孝悌”二字劝人行善,每日钱满一百文就挂帘授徒。扬雄就是他的学生。传说张骞走到河源,来到天上银汉,看见牛郎喂牛,织女织布。张骞问这是到了哪儿?织女就送他一块支机石,要他回到成都问严君平。严君平搯指一算,某月某日客星斗,就是你去了天河呵!从此织女这块织布机的支机的石头就留在了君平街,至今尚存在文化公园。在人民公园侧,现新建有《君平小游园》,我写有《君平园颂》,已刻于石,可以参看。
4、幻想人乘飞鸟(同上书第19页:人身鸟足青铜像)
三、少城是成都城市风光绮丽、仙乡风物的人居建筑基准线的诞生地
(二)成都城市龙脉:二江环抱,龟城走向,三城相套
因为历史发展的通则,古部族和地名的迁徙,“少”是最早、最小的地域,发展到“大”或“太”,是后来迁徙的地域,如先有少皞氏,后有太皞氏。先有少室山后有大室山。先有少城,后有大城(又叫子城,罗城)。先有小雅(夏),后有大雅(夏)。
(三)少城是最早的商业区和富人区
结论:成都是仙源故乡,三星堆和金沙人的仙化想象力是蜀人精神家园最早的来源和核心,流传至今3000多年。这,我已把它写入天府广场的十二文化柱,其中一柱就叫“仙源故乡”。
5、才女在蜀
文献与考古对照,说明古蜀王的仙化故事是古蜀人仙化想象力的真实记载,是古蜀仙道流传的真实记录。古蜀五祖及其跟着仙化的部族就是最早具有仙化思维的第一代蜀民,古蜀文化的内涵是重仙的文化。中原文化重礼治,楚文化重巫化,巴文化重鬼化,蜀文化重仙化,这是不同文化想象力的表现。
三季花开,四季常绿,一家一户一天井,就是一个乔灌藤花草匠心配置的小生态设计,这是少城的特色,今日已再现于宽窄巷子,也是适应现代居家楼盘回归自然的天然优势。
1、赋圣司马相如与才女卓文君,故宅在少城西南。相如作赋很辛苦也很浪漫,忽而如睡,焕然而兴,百日后而赋成。枚皋速相如迟,但相如慢工出细货,出来的成果就“苞括宇宙,总搅人物”,“控引天地,纵论古今”,气魄不凡。
3、开创性与完美性的结合
天数与易学是文翁兴学以前,蜀中的土着学问,包括历法、卜算、阴阳、词赋。
古蜀仙道流传了3000多年,它是张陵创立道教的基础。道教分为仙学、神学和道学三部分,仙学是统率神学和道学的。所以,成都是仙学的起源地,西蜀是仙源的故乡,也是道源的故乡,就是这么来的。成都是最佳的仙游胜地,是逍遥似神仙过日子的人居胜地。逍遥安逸的成都,宽窄巷子的慢生活,现已为世所公认,它的渊源就在这里。李白说:“九天开出—成都”,这是道家术语,成都是凌霄步虚的九天之上开辟出的万户千门入画图的神仙洞府。
刘湘、杨森、李家钰(同仁路、集团军司令,1944年战死)等军阀与名将都有公馆在少城。
郭沫若在文庙街石室读四川高等学堂。
“老”字开篇
(二)民国时期的名人在少城
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仅存的宽窄巷子作为少城历史街区被保护,至今已按完整性和原真性保护原则做了保护性建设与开发工作。我曾经是街区规划专家组成员,现在也还经常在为该区的未来策划提供意见。我认为,虽然宽窄巷子无法完全复原历史街貌,但却传承了少城文化的文脉和神韵,复兴和发展了有成都特色的少城生活,不管外貌改不改变,复合灰色调、小天井大出檐、灰白墙高勒脚的四合院神韵在成都人心里挥之不去。无论怎样变迁、改造。在宽窄巷子的慢生活节奏与新生活格调不会改变,人们照旧可以处于都市尘嚣却自享清净,在这里喝茶或品咖啡,这就是成都生活的缩影。
川剧巨星阳友鹤住西二道街。
从外观看,宽巷子有些窄,窄巷子反而有些宽,错位视觉宛若人生舞台:
窄巷子的“宽”是安逸生活的回忆。
从赋圣司马相如开始,王褒、严君平、扬雄是汉代”文章冠天下“的四大家。
少城重要建筑有:将军衙门、副都统衙门(商业街)、左司衙门(东胜街)、右司衙门(西胜街)、恩赏库、永济仓、火药局、协领、佑领、防街、骁骑校,还设有八旗少城书院。
(五)平民生活的享受观
”只手打倒孔家店“的老英雄,”五四思想界的清道夫“吴虞住栅子街。
3、鸟神树崇拜(同上书图63:一号神树)
四、少城是名人文化与百姓生活交汇的“城市客厅”
9、太阳神鸟图像,代表奔日之仙(“日者天之魂”)(追求光明)的形象。(同上书第27页:太阳神鸟金箔)
如果说把满城发展历程作一个细分,清末民初可以说是满城的革新阶段,城墙被拆除了,汉人也可以自由进驻了;上个世纪30年代时的少城则是中西建筑合壁,中西文化融合阶段,当时除了有许多如李家钰公馆等中西合壁的建筑式样出现外,也是西医”走翘的年代“,留学归来的学生也多住在此……而大约从上个世纪四十年代开始直到七十年代末,少城出现了新面貌,传承与更新在这里得到了最好体现,传统的古琴、川剧,新潮的话剧、歌剧等在这里融合,就是吸引大量学者文人来此的原因。
(作者系中国史学会理事、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省历史学会会长、国务院特津专家、四川省学术带头人,四川省社科院重点学科建设首席专家。) 1、天数在蜀
无论积极入世的儒家,追求遗世独立的道家,变态网页游戏私服,或是彻悟出世的禅家,都是走内在超越,心灵超越之路,这是共同点。蜀人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三大主干儒释道作出了特殊贡献,或是起源孕育地,或是奠基光大地,总之,在回归精神家园上有共同点:心灵超越,仰望星空,这就是蜀人共有的精神家园。
2、《老子指归》传仙道,织女贻以石支机——严君平是为少城注入仙化神话内涵的第一人。
宽巷子的“窄”是逍遥人生的印记。
(四)经过灾难的洗礼,明天家园会更美好
三城相套,二江环抱,龟城走向,北方的对称方正、庄正凝重与南方的自由率性、因地制宜两种不同建筑环境风貌特征的交融与重叠,形成成都城市的龙脉。成都城市是从少城之根上生长起这条龙脉来的。
沙汀住祠堂街。
扬雄被汉代人誉为“西道孔子”,他的朋友桓谭认为他也是“东道孔子”。扬雄仿“论语”作“法言”,仿“易”作太玄“,仿”仓颉“”凡将“作”训纂“,仿”尔雅“作”方言“,仿相如作词赋,他是善于在模仿中创新的能手。
(二)仙源:“羽化飞仙”的浪漫想象力,最早源于“三星堆”与“金沙”,这是蜀人最早的精神家园
”中国的梵高“画家陈子庄住仁厚街。
短短的宽窄巷子承载着太多的历史信息与长长的历史印记,令人遥想,慨然不已。
“西望少城花满眼,风光时逐马头飞。”“十里珠帘都卷上,少城风物似扬州。”
可惜的是,半边桥景观没有了。“右半边桥作妾观,左半边桥当郎看。筑城桥上水流下,同一桥身见面难。”陕西街后有半边桥,满城城墙骑桥而筑,一桥中分,半在满城,半在大城,这不是一处很奇特的景观么?今日只能对“半边桥”街名兴叹了。
着名文人魏时珍、赵少咸、袁珂、张贻荪、陶亮生、屈守元、雷履平。书画家市长余中英(曾主持铸孙中山铜像)、革命家车耀先努力,厚黑学教主李宗吾、名医叶心清、赵伯钧等人均曾居于少城街道。
2、易学在蜀
这里有媬姆街,黄包车夫街,有军阀富人的公馆会所,也有茶馆、酒肆、瓦舍等百姓娱乐生活在这一带,上里蜀人与下里巴人,有钱人与无钱人,名人与百姓,中与外,贵贱同台,同吃火锅。
7、道源在蜀
2、崇拜鹰头杜鹃(同上书图83)
文坛巨星巴金住东马棚街。
文学革新前驱陈子昂、诗仙李白、诗圣杜甫、千古第一文人苏轼、南宋文宗陆游、明代文坛第一人杨升庵、清代性灵诗宗张问陶、函海百科大家李调元、现代文豪郭沫若、巴金,”中国的左拉“李劼人,(其中只有杜甫、陆游不是蜀人,但却是巴蜀文化孕育出来的文宗),形成”巴蜀自古出文宗“出天下第一秀才的传统。
1、激流勇进与大象无形的完善结合
宽窄巷子是当时镶红旗人所居的地方。少城布局大体是:东为白旗,南为蓝旗,西为红旗,北为黄旗。
若说上海可贵的是新天地,那么,成都可贵的是老天地。少城是成都的老天地,宽窄巷子是绝版的少城,绝版少城是成都老天地的绝版。上海的石库门和成都的少城都有中外或东西融合、与时偕行的因素,不同的是:石库门的新是时尚的,也是近代的。少城的老是历史的,也是潮流的。
”中国的左拉“李劼人创作大波三部曲,认为少城”是另一个世界,是一个极消闲而无一点尘俗气息,又到处是画境,到处富有诗情的地方“(《死水微澜》)《暴风雨前》、《大波》)。
再从文献看,蜀王五祖有仙化故事。蜀王仙化的传说很早,蚕丛、柏灌、鱼凫,这三代“治国久长,后皆仙去”,“皆得仙道”,他们的部下也跟着仙化,成为“化民”。杜宇从天坠,“望帝春心托杜鹃”,“声哀而吻有血”,魂化杜鹃受到蜀人千百年的朝拜,是蜀人羽化飞仙梦魂的开始,是后来道教以羽化飞仙为理念核心的开端。开明上天成为守昆仑之墟的开明兽,这也是仙化故事。岷山,古称为“昆仑”,它能成为道教昆仑真官仙灵的中心,就是这么来的。
唐代有蜀中商人上五台山拜菩萨,路遇头陀,告诉商人:”菩萨在蜀尔,弗见耶?“菩萨就在你们蜀中,何必舍近求远?大菩萨就是梓州通泉县(射洪)灵鹫山灵鹫寺修禅的大和尚,骑白驴白象,有神通,视通万里。这些商人回蜀果然找到了这个和尚,但这个和尚只在岩壁上留下一个巨大幽隐的佛像。后来,惠澄、道严先后修复灵鹫寺,成为弘传禅学大寺。这是”菩萨在蜀“故事的来源。借用这个词来说明巴蜀禅宗的特点是有趣的。在巴蜀禅宗史上向有:”言禅者不可不知蜀,言蜀者尤不可不知禅“的说法。
(一)满城的转型与城市经济的东移
一、金沙遗址是古少城的孕育地,少城是成都城市之根。
12、从三千年前的三星堆和金沙,传承到秦汉时代,出现神仙崇拜,不少人羽化成仙,这是仙化思维历程的最后一步,是仙源形成的结穴处。
3、“汉代孔子”扬雄“草玄亭”与其子扬乌问学
程颐程灏随父入蜀,草市上箍篾老翁,手拿易经研读,两兄弟很觉怪异,上前问询,反被老叟反诘,对答不起。两兄弟感叹说:”易学在蜀。“前有君平、扬雄的太玄学,后有晋代范长生的蜀才易。
2、慢生活与快工作的完美结合
4、文宗在蜀
谭继和,1940年出生,四川省社科院历史学研究员,1965年四川大学历史系徐中舒导师门下先秦史专业研究生毕业,后在北京中国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中国通史》编写组工作,长期从事社会科学研究和编辑出版工作。现任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巴蜀文化学》重点学科建设首席专家,四川省巴蜀文化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院学术委员、中国史学会理事、中华口述史研究会副会长、四川省历史学会会长。中国郭沫若研究学会副会长、四川郭沫若研究学会执行会长、四川省政协与成都市政协文史与学习委员会顾问、原副主任、四川省民俗学会副会长、四川省与成都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家委员会分别任副主任、主任。成都市城市科学研究会副理事长、市公共环境协会副会长、市佛教协会顾问、市历史学会名誉会长、市重点镇建设顾问、市规划委员会专家委员。四川省学术(技术)带头人、成都市首届与第三届有突出贡献的拔尖人才、1992年起享受国务院特津专家。个人主要着作有:《巴蜀文化辨思集》、《巴蜀文脉》、《仙源故乡》《郭沫若研究辨思集》等书,主编有《天府神游》、《进策天府优游》、《共和国五十年四川文史书系》、《全景中国·天府之国》(外文版)、《历史文化名城成都》、《文化天府十二书系》、《当代四川要事实录》、《成都城市特色塑造研究》、《辛亥革命与中国现代化》、《夏禹文化研究》、《巴蜀文化图典》等书。
从考古发现看,三星堆人面鸟身像,人身鸟足像,鹰头杜鹃等飞鸟形象,是蜀人、成都人的羽化飞仙思想最早的渊源。玉琮上的鸟翅人体像,是最早的羽人。人额头上高高的勾云翼,是人脑幻想飞升、灵魂出窍的形象代表。太阳神鸟是华夏族“日中有三足乌”传说的实物证据,蟾蜍是华夏族月中有玉兔蟾蜍、“蟾魄三五夜”的传说最早起源地,是蜀人飞奔日、月之仙观念的产物,是仙的最高境界,这个最高境界就是追求光明、追求纯洁,这就是“仙”的解读,蜀人的特殊解读,是仙化飞升思维模式的产物,是蜀人特殊仙道化过程的结晶。“今来一登临,如上九天游”,李白是用道家眼光看成都,王安石把它改为“九天开出一仙乡”,这里确是仙源故乡的膨化地、孕育地。“万户千门入画图”主要也是指这块区域。杜甫形容这里“层城填华屋,季冬树木苍”。“茅斋寄在少城隈”(秋尽),“忆昨离少城,而今异楚蜀”,说明草堂也属于少城区域。
二、满城——少城区域文化的转型
8、金沙出土玉琮上有线刻的长着翅膀的人像,表示生成羽人,飞仙上天(同上书第25页:玉十节长琮)
少城是精英文化与百姓文化大融合的城市客厅。
4、乐观精神与忧患意识的完美结合
(三)蜀人共有的人居家园——仙市人居
4、唐代诗人与少城(略)
前面已讲过,巴蜀是仙源道源的故乡。
今天保留下来的宽窄巷子,即兴仁胡同,其实只是当时官兵营房的仓库保管区域,民国时期才有了公馆私宅建筑。今天能把它作为保护区难能可贵。
大自然给了“天府之国”生活方式特殊的优遇和优惠,这优惠也是蜀人的智慧和奋斗长期勤勉的结果。大自然也给“天府之国”带来灾难,灾难考验着蜀人乐观、不屈,抗争的英雄精神,考验着蜀人“天地之间人为贵,生命至上”的传统精神家园。他们把“5·12”大地震,看作不过是自然之神开的大玩笑,蜀人的乐观精魂也会使他惊异得闭上嘴巴。
(四)十二桥——黎明前的黑夜(略)
(二)半边桥的特殊景观
最早的蜀人区域是兴于西羌的夏禹从岷山治水开始的,第一代蜀王蚕丛就居住在岷山石室。柏灌、鱼凫、杜宇下到成都平原,最先在平原西北和西南边缘创造文明,就是今天发现的宝墩文化(新石器时代晚期)。后来,蜀人在选择定居点的过程中,在平原北面的“三星堆”创造了辉煌的青铜文明,逐步来到成都平原的腹心,最后定居点定在金沙遗址区域,就是今天的城区所在地。3000多年前殷墟晚期直到西周早期蜀人在金沙遗址建立王都,今天已发现大规模的王城遗址。根据文献考定,最早的“少城”就是在这少城老天地与蜀人的精神家园片平原腹心地带,古地名叫“赤里”,从选定金沙以后,成都古城再没搬迁过,“城不改址三千载,址不改名二千五”这是历史都市中唯一无二的城市。顺便说一下,从古文化(古城)、到古国,再到古方国,是文明起源和形成的一般规律。按这个规律来探索,金沙王国属于古国时代,它之前的宝墩文化属于古城时代,也就是成都城市文明起源的时代。在金沙之后的杜宇王国,就已发展为古方国。到春秋战国开明时代已发展到帝国的前夜,如果不是秦灭了蜀,也许就是蜀方国来统一全国为大帝国。
神仙逍遥似的生活格调与繁忙之后的好整以暇与静思觉慧,都市尘嚣的避俗胜地与咖啡茗饮的时尚习俗,都会交融在成都人心灵里。少城的绝版——宽窄巷子,宽窄巷子的绝版——少城生活,已在历史的废墟上传承其旧而又与日俱新,成为海内外交相称誉的原真中国生活的样板。
(五)宽窄巷子新生:四合院子神韵挥之不去
五、蜀人共有的精神家园
(一)少城风物似扬州,小生态设计可借鉴
(三)雷琴绝响——裴铁侠的悲剧精神
少城被规划为最早的商业区,是2310多年前秦国张仪筑成都、郫城和邛城时定下来的,其布局仿照秦国都城咸阳的城市规划,有少城有罗城(即大城)。顺便说一句,很多城市也都采用了“罗城”包小城的规划体制。当时还设了“市长”一职管理市场,“市长”这个官名最早就出于成都少城,只不过今天的市长比古市长职责要管得宽得多。少城历史上曾有几度兴废,但它的商业性一直没变,“万商云集市廛中,金碧辉煌户户同”,始终是肆张列市,货贿山积兼风光秀丽的商业富人区,是成都积累财富最多的地方,不少成都富豪出在这里。开明王的七宝楼台,金碧珠翠,瑟瑟玉珠,石笋街,都在这一带。“七宝楼台拆下来,不成片断”的故事也发生在这里。
满城布局特点是非常特别的蜈蚣形,长顺街是蜈蚣的背脊,分布两端的胡同是蜈蚣脚。胡同内分布着川西民居四合院落,共有8条街32兵丁胡同。胡同内每户约一亩地,是有院宅,有院坝,有园林的官兵营房,栽有花草树木。而皇城布局是正南正北,方正庄严。大城布局多为棋盘式街道,外形如龟,又称龟城。大城,少城、皇城、三城相套,故有竹枝词说:“本是芙蓉城一座,蓉城以内请分明。满城又与皇城共,三座城共一座城。”正是成都城市龙脉特色的写照。
8、菩萨在蜀
3、儒学源蜀
早在唐宋时期,少城自然风物就美不胜收:“东望少城花满眼,百花高楼(张仪楼)更可怜。”(杜甫诗)
美国《时代周刊》评论成都宽窄巷子历史文化街区,说:“welcome to china′s china”,翻译过来是:“欢迎体验最中国的原真生活,欢迎体验最原真的生活中国。”把这句话再演绎一下就是:“成都,最中国。宽窄巷子,最成都。”成都是生活中国最原真的标本,宽窄巷子是成都生活最原真的标本,是少城绝版的缩影。这有它的根,有历史的渊源,有文化的根底。中华文明有上百万年的文化根系,有上万年的文明起步,有5000年以上文明古国的历史。作为中华文明中一种有特色的地域文明,成都有4500年以上的城市文明,三千年城址不迁,二千五百年城名不变,这在世界历史都市之林中也是仅见的。所以,成都是生活中国的历史标本,宽窄巷子街区则是现实的样板,所以,“最中国”。我就从这个历史渊源和文化根底讲起,以“老”字开篇。
10、蛙形金箔代表奔月之仙(“月者地之魄”)(追求纯洁)的形象。(同上书第27页:蛙形金箔)
7、再幻化为额顶生出云纹,表示灵魂出窍(“魂为心之灵,魄为体之灵”)(同上书图版70:《铜兽面具2A型》)
”蜀女自古多才“是凌蒙初”二拍“里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