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西部,千亩灵泉湖碧波荡漾,水天一色。10公里长的大沙河带状湿地,给市民增添了郊游新去处。城市东部,一块塌陷地摇身变成白鹭湿地公园,100多亩水面波光粼粼。城市北郊,影视湖水库工程仍在推进,昔日的荒山沟将变身为一个水上公园。
随着水系建设的步步推进,如今的龙源湖从“一潭死水”变成了“一湖活水”。近年来,我市多次利用引黄入焦工程为龙源湖补水,用丹江水对龙源湖水体进行大置换,既提升了湖水水质又涵养了周边地下水源,使地下水位有了明显提升。
12月1日,我市退休干部张建设漫步在南水北调民主路桥上,放眼望去,这条百米宽的引水明渠河穿城而过,犹如一条美丽的玉带。河两岸,施工人员植树种草,铺路建园,大型带状公园已初具雏形。
多年来,700亩的龙源湖一直是市民心中的“城市之眼”。在龙源湖的周边,一座座高楼拔地而起。可是,最初的龙源湖是一潭死水,湖面随着地下水位的降低而逐年下降。
绘就城市治水蓝图
建人水和谐宜居城
“一河”,即对大沙河35公里长河道进行生态治理提升。“三渠”,即对引黄入焦干渠、引丹入焦上秦河干渠、群英干渠进行维修改造及景观提升,提高3条干渠输水能力,强化城区水系水源保障,打造沿3条干渠的绿色生态廊道。“三库”,即在城区北部规划建设影视湖、龙寺、圆融3座小型水库,提高普济河、群英河、瓮涧河3条城区纵向河道的防洪标准,强化其生态用水需求保障功能。
对山阳大地而言,一个龙源湖公园远远不够。进入新世纪,焦作的水系建设迎来发展机遇——经过国家有关部门科学论证、方案比选,南水北调工程选择从焦作穿城而过。2009年,该工程破土动工,在怀川大地建设出一条穿城而过的碧水河。
为了实现外部大连通,我市借助周边丰富的水资源优势,南引丹江水、黄河水入城,北蓄自然降水,西用过境地表水,将各种水资源融进城市水系。如今,引黄入焦工程已大功告成,所引的黄河、沁河水一路向北输入大沙河,形成大连通。
城市的扩张,加快了水系建设的步伐。上世纪90年代末,在刚开始建设的新城区,我市在一个低洼易涝处开挖出水面面积达700亩的龙源湖,建成了面积达1700亩的龙源湖公园。从此,波光粼粼、烟波浩渺的龙源湖,承载起焦作市民亲水、乐水、盼水的梦想。
水系建设随即拉开帷幕。为了实现内部大循环,我市启动了“焦博修”水系连通工程。通过城市水系建设,使焦作市区、博爱县、修武县形成内部大循环的生态水网。目前,该工程仍在建设中。城区6条纵向河道与南部的新河、大沙河、蒋沟河、引黄入焦干渠以及灵泉湖等河库交织贯通,营造滨河景观,构成大循环的城市水系。
太行之阳,黄河北岸,“半城青山半城水”的生态宜居城正阔步走来!(记者 李晓军)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通水后,在焦作市区形成了50多万平方米的水域面积。如今,南水北调城区段绿化带工程建设正酣,贯穿城区段东西的“以绿为基、以水为魂、以文为脉、以南水北调精神为主题”的开放式带状生态公园初具雏形。
未来,大沙河将新增景观水面1万亩,大沙河两岸将新增绿地5万亩,成为广大游客和市民休闲、娱乐、健身的重要场所,成为我市城水融合新典范,成为美丽焦作新亮点、新地标,为焦作的长远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目前,大沙河中游13公里的带状城市水生态公园正在紧张建设中,已完成岸线整治和浅滩扩挖建设任务,形成宽200米至220米的景观水面2500亩。灵泉湖生态公园、黄河文化主题公园、怀州百草园、青少年实训教育基地、焦作梦情园等5个景观点的建设正在有序推进。
12月2日,张建设站在市迎宾路大沙河桥上向西望去,宽阔的大沙河穿城而过,河水沿着景观闸、溢流堰哗哗流淌,呈现出小瀑布景观。一群白鹭在波光粼粼的水面上翩翩起舞。
群英河两岸美景。 记者 翟鹏程 摄
近年来,我市拉开了创建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的大幕,确立了把焦作建成“河湖畅通、生态健康、宜居宜游、人水和谐”的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的宏伟目标。计划总投资110亿元的大沙河生态治理及水源提升工程,建设内容包括“一河、三渠、三库”。
改革开放40年来,水系建设是我市城市建设中浓墨重彩的一笔。上世纪90年代,我市在一块低洼易涝的土地上开挖出湖面面积达700亩的龙源湖,开启了焦作市民的水系梦想。进入新世纪,举世瞩目的南水北调工程为山阳大地引来了一河清水。近年来,我市引水入城,聚水润城,已初步形成“内部大循环,外部大连通”的水系格局,“半城青山半城水”的山水宜居之城阔步走来。水城梦想曾很遥远
艰辛努力换来丰硕成果。城市南部,随着景观闸的建成,大沙河已形成宽阔的景观水面,改写了城区没有一条大河的历史。引黄入焦干渠城区段,涓涓细流注入大沙河,河道旁杨柳依依,周边亭台楼榭,成为城市南部的新游园。
此外,示范区正在建设怀庆河、沁泉湖、山阳河、碧莲湖“两河两湖”水系连通工程。今年6月,位于世纪路与民主路交叉口西北角的沁泉湖开工建设,该湖占地面积356.8亩,规划水面面积164.8亩。未来,沁泉湖通过怀庆河北连新河,南接大沙河,从而实现河湖连通。
如何破解这个困局?2012年春,我市以更为宏大的视野,勾画出一条“内部大循环,外部大连通”的治水蓝图,提出引水入城,聚水润城,建设“半城青山半城水”的战略构想。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市人民公园的翠月湖、月季公园的翠绿湖,这两个水面面积只有几千平方米的人工湖,一直是市民不可多得的荡舟休闲的好去处。那时候,水城只是人们遥远的梦想。 “让我感受最深的是,BT页游,近年来,我市水系建设标准大幅提升。水系建设大手笔,让城市有了大气魄!”张建设说。 在张建设的记忆里,焦作这座百年煤城似乎与水缘分很浅,眼前的景象是他以前想也不敢想的。长期以来,焦作背靠太行,泄洪河道纵横大地,却条条干涸见底,城区难觅一个像样的水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