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传梁惠王长子战死之后,本欲将其葬于泰山南麓,时值著名的阴阳五行家邹衍路过,知情后劝其把太子葬于此地,但须从东海之滨运黑土至此堆积成冢,此处乃泰山奶奶(碧霞元君)的娘家,只须在冢顶修一奶奶庙,上设一玉皇顶,其灵气可通泰山,到此冢如至泰山,且在冢东南凿一深井。深井与东海相通,须用二十八块青砖(与天上二十八星宿相应)修井口,与天井正对,无论旱涝,井水不涸。庙上有灵芝草,必用此井水浇灌,方有药用,百病皆治。据史载,每年三月三日,此井为来梁王冢庙会的数万人供水,旱而不涸,涝而不溢。使此井水做的豆腐,洁白如玉,香嫩可口。从战国筑井已两千余年,流传至今。
郑路镇欲投资12亿
通讯员 吕会新
祈福是梁王冢庙会的重头戏,当四面八方的游客来梁王冢表达美好希冀的同时,也渐渐被梁王冢多样的民俗风情所吸引。在庙会上,游客会看到原汁原味的鼓子秧歌,会看到当地著名的木雕艺人,吹糖人、微雕艺术、手编小筐更是比比皆是。内蒙古的张女士说:“之前带孩子来赶庙会,孩子长了不少见识,看到具有本地特色的小筐等艺术品,爱不释手。”
据路书记介绍,经过与多方深入交流,包括省委文化产业领域领导、人民大学宗教学术界权威专家、全国道协道教界高道、社会资本投资界代表、银行界高管、项目策划及规划设计专家等,拟把梁王冢民俗文化风情园规划建设为区别于崂山和泰山旅游的山东道文化旅游第三极,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欲投资12亿将梁王冢打造成特色鲜明、活力四射的民俗文化风情园。
当地村民王女士说:“赶庙会期间比过年热闹多了,村里不少外出打工的人都要趁机回家凑凑热闹。”王女士远在新疆的亲戚三月初二晚上来家里,王女士提前两天就把家里收拾好了,等着迎接客人。“客人来了也不着急走,我们庙会要持续到初六,大家什么时候有时间就来我们这里看看。”
郑路镇坚持全域旅游战略下,打造梁王冢民俗风情园项目也被提上了日程。郑路镇党委书记路来光说:“建设‘梁王冢民俗文化风情园’既是对两千多年历史遗迹的开发保护,也是对群众民俗文化需求的满足。”
梁王冢,一个有故事的地方
梁王冢遗址已被商河县列入保护工程。
在约一平方公里的“一池三山”园区内,以高山之下,平原之上的“人间仙境”为理念进行规划布局。因本地的地下水位高适合作水系,进而积土成山,使建筑掩映在景观之中,景观因应时节变换与山水相映成趣,一切道法自然。以前进河(原清水干沟)为界分南北区,北区为道教文化区域,主要包括宫殿建筑群、海会塔林、乡贤书院、音乐多功能厅;南区为民俗文化区域,主要包括梁王冢遗址保护性借景造势、地宫、百姓文化园、道德经讲堂、太极八卦文化广场、中医馆,民俗商业街、游客服务中心等,适当位置建设慈善项目医养结合健康区、儿童福利院。20个安保小队保驾护航
□相关链接
本报记者 邢敏 李云云
梁王冢庙会现场,吸引了大量游客。
进入农历三月开始,郑路镇梁王村就开启了“人从众”模式,尤其是农历三月三那天,来梁王冢赶庙会的人数达到高峰,当天能超过10万人。近几年,“三月三”来梁王冢赶庙会成了商河当地一个传统,黑龙江、内蒙古等地的游客更是慕名而来。此外,为了维持庙会秩序,保证游客安全,郑路镇政府联合商河县公安部门,成立了20个安保小组进行定向巡逻。“三月三当天,我们24小时巡逻,也希望大家赶庙会时注意安全,尤其要看好老人和孩子。”郑路镇政府工作人员提醒。
“梁王冢神草”
3月28日上午,记者来到梁王冢附近,受阴雨天气的影响,游客较少,但不少摊位和艺术团体已经在梁王冢附近“安营扎寨”。在梁王村附近的道路上,商品摊位已经规划完毕。摊主刘先生说:“今天雨下得不小,我们只好将摊位临时收一下,等天好了再摆摊。”据刘先生介绍,庙会期间,会有马蹄烧饼、糖酥火烧、驴肉、老豆腐等商河名吃,烤肉串、糖葫芦、麻辣烫等小吃也深受游客的喜爱。“庙会上有很多好吃的,吃货们可以大饱口福了。”与往年庙会不同的是,记者发现今年旋转木马、蹦蹦床等儿童娱乐设施有所增多,马戏团也正在开门迎客。
吃喝玩乐逛庙会祈福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梁王冢神井”
梁王冢神井已是庙会的一张名片。
打造民俗风情园
按规划方案,弘扬和创新传统文化产业,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把优秀的传统文化要素与互联网、新技术、新理念相结合,规划建设宗教文化区、道家文化区、百姓文化区、颐养健康区、慈善文化区、商业配套服务区和游客综合服务中心,打造优质的文化产业供给项目。其次,梁王冢民俗文化风情园规划建设道观建筑群,因传说该处为泰山奶奶出生地,在此设立泰山碧霞祠下院,定位成为百姓祭祀祈福圣地;景观规划定位为打造“人间仙境”,按照道家理念”一池三山”,景观园区面积约一平方公里。
通讯员 吕会新
庙会期间,自驾前来的游客较多,停车问题一直是游客最关心的问题。记者走访发现,在小贾家村村南,今年新开辟了部分停车场,小贾村和梁王村两个村庄的主干道也已经拓宽,可以沿线停车。“一般来讲,从三月三凌晨到中午12点,车流量最多,去年都排了三四里路,大家注意错开人流高峰。”当地村民王先生说道。
梁王冢是济南市黄河以北为数不多的商周至汉代遗址,该遗址已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项目。据《旧县志》记载“冢甚高大,上有庙数楹,无碑志”。据记载,郑路镇梁王冢是战国时期梁惠王之子太子申之墓,距今有两千多年的历史。目前,该处只剩下荒冢一座,历史上曾有的道观建筑和自然景观已荡然无存。但千百年来,每年农历三月三前后,群众自发赶庙会的风俗习惯一直未变,参加祭祀祈福、买卖贸易、娱乐休闲等活动,近几年游客人数越来越多。
据传由于泰山奶奶的显灵,梁王冢的知名度越来越高,前来祭拜求药的人由原来的十里八乡波及到方圆几百里以外。后来,梁王村联合郑路镇的小贾家、河西齐、小赵家、满家、苑家、营子,以及展家乡的褚集、邓洼、左家、牛家、冯家、小李家、张安,常庄乡的仉家、东高、西高、郑家十八个村集资修庙立会,立碑作传。
路书记说:“规划施工图纸今年就能完成,我们坚持政府引导,市场主导,吸纳社会资本注入,也希望越来越多的人加入我们,我们一起打造具有商河特色的民俗文化风情园区,将此次打造成集吃、住、行、游、娱、购于一体的特色小镇。”
相传600多年前的一个春天,商河县梁王村、小贾家村等周边多个村庄突发一场瘟疫,不论男女老幼,强健与否,一旦染上,则口面血紫、腹胀滞气,无一幸免。一时人心惶惶,众人惊惧,寝食无安。当地名医束手无策,官府亦一筹莫展。三月三日,忽一身着素衣、腰系红丝绦,手执白拂尘,鹤发童颜的老太太来到病人家中说“村后梁王冢,上有无根圆形异草,可医此病”。言罢,朝巨冢方向飘然而去。患者家人随即召集村人前往梁王冢,遥见老太太屹立冢顶之上,面朝正南。及众人爬到冢顶,老太太已踪影皆无。只见一条形黄色神符横卧冢顶,上书“泰山奶奶在此”,一圆形无根草压在符上。众人乃悟是泰山奶奶显灵,遂朝正南泰山方向叩拜,取仙草回家服用。不几日,各村瘟疫皆除。
文/片
本报记者 邢敏 李云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