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相信贡公麻村的明天肯定会更好,老百姓的日子也会更加红火!
村集体越来越有钱,这些钱除了投资继续赚钱外,主要想方设法让村民们过上富裕的好日子。 2006年成立了宗格农机具专业合作社,2008年成立了分社,到目前共有农机具18台,去年收入180万元; 随后一发不可收拾,贡公麻村集体经济的“雪球”越滚越大。 为了让村集体经济更加健康更加有序发展,从去年开始,贡公麻村“两委”班子大胆解放思想,聘请了专业的会计管账,依托专业的管理团队走公司化经营的模式。 “我们计划投资3500万元,在西宁的万达广场购买1000平方米的商铺进行出租,收取租金。”谈起未来的发展,仁青有着自己清晰的规划。 2016年抓住哈尔盖镇实施小城镇建设的有利时机,在镇上修建了商贸步行街的2条、9700平方米;在315国道边分别建设宾馆和商铺24间,目前两项工程主体结构已全部完成,预计年底将全部竣工。 2014年在县城北大街打造了环湖地区规模最大、功能最全、辐射面最广的综合集贸市场,去年租金收入160万元; “全村有459户2088人,在村属企业拿工资的有430人,管理人员每月1800元,普通工人每月1500元。到了年底,全部村民享受2000元的分红。”仁青自豪地说。 耕种土地需要机械,有了第一桶金,很快,村里就成立了机械队,十几台收割机、拖拉机在当时的牧区已经算小有规模,这些农机具享受到了国家的项目资金补贴60多万元。机械队不仅耕作村里的土地,还对外经营,村里又有了一笔不菲的收入。 眼前大片的油菜花金灿灿的,再过一段时间就要收获了,这个是他们“发家”的根本。 盛夏时节,记者来到这个海拔3000米,有459户2088人的小牧业村,他们雄厚的经济实力和多元化的产业发展让记者感到吃惊。 特别是2015年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以来,贡公麻村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打好扶贫攻坚战,村里在集体收入中为60岁以上老人每月发放生活补贴200元,为本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和无草场户、少无畜户219人每月发放补助400元;每年投资40万元,购置扶贫周转母牛100头、母羊1000只,让每一名贫困群众切身感受到了党支部的关怀。 目前,贡公麻村在村里建起了市场,镇上建起招待所、石料厂和榨油坊,在县上建起3家宾馆和一家大型综合市场,村集体固定资产达到3000多万元。 本报记者 尹耀增 贡公麻村的村主任叫仁青,是个30多岁有高中学历的藏族汉子,网页游戏私服发布网,因为有一定的文化基础和敢想敢干的性格,被村民选为村委会主任。“当上村主任后,我压力很大,不敢有一点马虎,只想让我们的村集体经济能更上一个台阶。”仁青信心满满地说。 2005年以前,贡公麻村只有1433公顷的集体耕地。当时的村“两委”班子提出了一个大胆的想法:220公顷的土地全部由村农业队耕种油菜,其他土地对外租赁。于是,村里第一家小小的企业在哈尔盖镇应运而生——小规模榨油坊,产品销往全省各地,贡公麻村有了第一笔集体资金积累。 这个以前单纯靠放牧为生的小小牧业村,村集体经济是怎样一步步发展到今天的规模,记者充满了期待。 在海北藏族自治州刚察县哈尔盖镇,有一个远近闻名的富裕村,在村“两委”班子的带领下,他们的村集体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村民的生活有了很大改善。这个村子就是距离县城43公里的贡公麻村。 如村民赞秀本,家中4口人,牲畜少,妻子常年生病,经济收入低,被评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村党支部安排他到宗格农机具专业合作社工作,每月有1800元的工资,加上全家3口人的年终分红6000元,年收达27600元,人均收入大幅增加,生活水平有了明显改善。 在村集体经济稳步增长的同时,“我们为全村村民购买了农村医疗保险、养老保险,统一上交了水费、畜疫防治费等,每年分红150余万元,2016年全村8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实现了整体脱贫。” “去年我们村集体经济达到了647.81万元。收入构成除了上面提到的还有榨油坊年收入20万元;退耕地206公顷,补助金27.81万元;公用耕地1196公顷,年租金260万元。”仁青的肚子里装着村子的账本,如数家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