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堂碑亭
1886年时,因北堂的位置距离中南海太近,清政府觉得不安全,所以经与法国公使交涉后,双方达成协议,拆除旧北堂,清政府以西什库地区的20英亩土地作为交换,由天主教会在此另造新堂。1888年,新北堂落成,也就是今天的西什库教堂。这是北京天主教堂中规模最大的一座,除教堂建筑本身外,还有主教府、修道院、医院和学校等附属设施。新堂建筑仍为哥特式风格,因清政府交涉,新教堂高度被限制在15米之内,所以比老教堂低矮了不少。但建筑本身的用材非常奢华,教堂的铁门和彩色玻璃都是由法国制作后运来中国的,内部的柱子使用从美国运来的木料,当时被有人称之为中国第一教堂。
北堂建筑平面是拉丁十字形,建筑面积约两千多平方米,是北京天主教堂中面积最大的。建筑内部由众多柱子撑起哥特式的尖肋拱顶,高大巍峨、庄重肃穆。柱子为哥特式的束柱,柱身为方柱加四面贴半圆细柱。当初修建教堂时,清政府规定内部的柱子高度不能超过五丈,教士们为了避免争议,在尺寸上留有余地,所以用材均为四丈九尺。原来,大柱绘以天蓝颜色,细柱施以金色,现在则是红色和黑色。教堂正中主祭台的三面开尖券长窗十二扇,每扇窗上都有用彩色玻璃绘制的圣像。主祭台后面有耶稣苦难小堂,和大堂相通,两者以隔扇间隔。
1827年道光皇帝下旨没收北堂,拆毁了教堂建筑并将地基作价变卖。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后,北堂基址被归还给天主教会。1866年1月1日,网页游戏私服发布网,重建的北堂由主教孟振生神父(Joseph-MartialMouly)主持开堂典礼,从而再次恢复宗教活动。这就是第二代北堂,为哥特式风格的建筑,其两侧的钟楼高达二十多米。
北堂教堂
1693年,康熙皇帝患疟疾,在服用中药无效后,改用当时在京的耶稣会传教士献上的“金鸡纳霜”等西药后病愈。康熙皇帝大悦,把皇城西安门内蚕池口的一块土地赐予耶稣会兴建教堂以示酬谢。蚕池口教堂于1703年落成,被命名为“网页游戏私服发布网堂”。为和南面宣武门的天主教堂区别,蚕池口教堂被称为北堂。第一代北堂规模不大,有康熙皇帝题写的“万有真原”匾额一块。后来因为罗马教皇颁布了不准中国天主教徒祭天、祭祖和尊孔等六项禁令,1717年康熙皇帝明谕禁止天主教在华传播。不过虽然有禁止宣教的法令,清政府并不排斥可为朝廷服务的传教士,大批精通天文历法、绘画、医学、建筑的传教士都被留了下来。所以,北堂不但完好无损,法国籍的传教士还可以继续居住于此并使用。
北堂建筑外观有着比较浓厚的哥特式风格。正立面为三段式构图,两侧钟楼高耸,四个尖塔高约31米,曾经是北京内城最高的单体建筑。教堂正面有三个尖顶拱券形入口,入口拱门之间雕刻有圣若望和圣保禄等四位天主教圣徒像,这也在北京各天主教堂中绝无仅有。建筑外墙使用传统的大青砖磨砖对缝砌筑,每块砖的大小与城砖相仿,有六、七十斤重。正立面上的门窗装饰都用汉白玉石雕刻,正门中央上方有一扇圆形玫瑰花窗,四周有大小不一的镶彩玻璃花窗,外立面的整体感观让人联想到著名的巴黎圣母院。
西什库教堂(北堂)位于北京西什库大街路北,正式名称是“网页游戏私服发布网堂”,是北京规模最大的一座天主教堂,曾长期作为天主教北京教区的主教座堂。
教堂入口前的广场两侧有对称的两座方碑亭,重檐歇山、黄琉璃瓦顶,坐落在传统式样的汉白玉台基之上。东碑亭内立有大碑一座,碑文正面是1887年教堂迁建的圣旨,背面是当时北堂主教樊国梁“为商议移让北堂在西什库改建”所提的五项条款。西碑亭内也立有一块大碑,碑文是用满汉两种文字写就的“迁建天主堂碑记”。在中国的传统寺庙建筑中,碑亭是一种象征等级的建筑,普通的寺庙是不能拥有的。而北堂的中国传统式样碑亭和其背后的哥特风格教堂形成非常鲜明的对比和反差,这是北京教堂建筑中独有的风景,也是对晚清天主教地位的显示反映。
1900年义和团运动中,西什库教堂遭受了60多天的围攻,却没有被攻克,主要建筑也没有遭到严重毁坏。1901年,法国主教樊国梁对北堂进行了整修,突破了原先清政府规定的建筑高度限制而把两侧的钟楼加高,从而确立了今天的北堂外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