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时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改变了社会公众获取信息与知识的方式,成为世界公共图书馆面临的共同问题和挑战。论坛上,中英两国行业大咖们也分享了对于这一问题的看法,他们认为,数字化也给了公共图书馆更多可能,打破空间界限,构建更广泛的合作平台。
中英两国的图书馆负责人代表及行业专家共聚一堂,以“公共图书馆服务创新与事业发展”为主题,展开“头脑风暴”。□本报记者 吴梦琳
随着社会发展,如今图书馆的形态产生了不少变化。那对于公共图书馆来说,最基本的使命是什么?中英两国图书馆行业专家都认为,依然是保存知识并且让人们获取知识、启迪心智。
莉兹·乔利介绍,2006年大英图书馆建立了第一所商业知识产权中心,为创业者提供决策咨询、知识产权等服务,这样的模式,在全国公共图书馆中不断扩展。“利物浦中央图书馆也加入了这一商业知识产权中心,利物浦的副市长每周都会到这里来一次,与创业者们交流,为他们提供一些支持。”约翰·基恩说。
“我们的读者越来越多样化,所以我们的服务也应该是更多样化的。”利物浦市议会图书馆负责人约翰·基恩分享了近年来他们为儿童、老人和残障人士等特殊群体提供的不同服务。他们也会为了吸引年轻读者而专门举办活动。“‘在图书馆里放声’等活动,就邀请摇滚乐队和独立艺术家在公共图书馆进行表演。去年底到今年初,在利物浦中央图书馆举行的朋克文化展,则通过图片、文献等形式展现朋克文化,受到读者的欢迎。”
在中国,广州图书馆、成都图书馆等一些公共图书馆,也都建立了创客空间,为创业者提供各类智力和知识服务。
3月27日上午,由中国图书馆学会、中国国家图书馆、大英图书馆主办,四川省图书馆、成都图书馆承办的“2019中英图书馆论坛”在四川省图书馆开幕。
广州图书馆馆长方家忠介绍,过去一年,广州图书馆举办了超过3000场各类文化活动,平均每天达到12场,包括技能培训、阅读推广、文化交流、公共交流等多类主题。其中,“环球之旅”系列活动,通过展览、讲座等展示世界各地文化,去年吸引了12.5万人次参与。
图书馆作为知识高地,还提供创业服务和咨询。
“2015年,我们推出了全新战略——‘鲜活的知识’,力图为每个人提供追求知识的快乐,我们已与英国22个图书馆建立了联盟,实现资源共享,同时着眼于建立国际合作,构建跨国界的平台。”莉兹·乔利说,这次来到四川举办论坛,也正是他们国际合作的一项重要实践。
英国是现代公共图书馆发源地,1972年就通过了世界上第一部关于公共图书馆的立法。作为英国的国家图书馆,大英图书馆是世界上最著名的研究型图书馆之一,建馆历史超过250年,藏品数量超过1.5亿,包括出版物、报纸、期刊、手稿、专利、图画、光碟等,这一数量每年都以较快的速度保持增长,如今每天有超过1.6万人通过实地和在线使用这些藏品。
除了图书馆之间的合作,图书馆与其他行业的合作也在进一步拓宽。例如与书店,成都图书馆就以实体书店为载体,建立“城市阅读空间”,打造“馆中有店、店中有馆”的全新阅读体验。
谈现状 公共图书馆广受欢迎发展迅速
原标题 中英专家成都“网页游戏私服” 公共图书馆如何更开放?
谈便民 为读者提供更多元服务方式
四川省图书馆馆长何光伦介绍,如今四川已建立起覆盖全川的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网络,建成网点5万余个,基本实现了公共数字文化服务进基层、进千家万户的目标。“为满足现代阅读和新技术体验的需要,各级公共图书馆相继推出公共数字文化体验区、移动图书馆、手机APP、微信、微博等,满足读者海量数字资源查询利用、便捷借阅、新媒体互动体验等需求。”
在这样的基本使命下,BT页游私服,通过服务创新,吸引和留住更多读者,也成为图书馆的重要任务。中英两国图书馆都进行了不少尝试,在基础功能上进行更多延伸,将图书馆打造为更开放的社会公共平台。
谈未来 数字化时代构建更广泛合作平台
大英图书馆馆长莉兹·乔利介绍,在英国,公共图书馆是广受欢迎和人气较高的公共文化服务机构之一。在中国,公共图书馆事业也发展迅速。国家图书馆副馆长陈樱介绍,近40年来,全国县级以上公共图书馆数量增长了近一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