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和平:我特别爱抓住历史的转型期来作为节点进行创作,因为我总觉得历史转型期更能说明问题,像1948年—1949年就是中华民族历史转型期。但前面有很多转型期,辛亥革命也是一个转型期。1948年—1949年国民党全民失败,共产党建立新中国,超级变态网页私服,这无疑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一个历史转型期,里面当然有很多最值得我们今天重新拿出来思考的。其实两个政权的口号都是一样的,就是我们以前经常听到的"为了中华民族的独立和解放",但真正完成这个历史任务的是中国共产党不是中国国民党。这段历史在65年后我们重新来温习一下,和大家再来思考一下我觉得还是很有意义的。
杨天石: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南京大学民国史中心客座教授、中国现代文化学会常务副会长、中国史学会及中国现代史学会理事、《百年潮》杂志主编、《中国社会科学》及《中国哲学》编委。专业研究方向为中国文化史、中华民国史及中国国民党史。代表作《蒋介石日记解读》系列。
1
主持人:谢谢两位老师,首先我们请刘老师谈一下最近的热播剧《北平无战事》。我听说您最开始的时候最满意的剧名不是这个,而是叫《最后的王朝》。之前您写过《雍正王朝》和《大明王朝》,这部剧和前两部剧比有什么超越之处?
近日,历史剧《北平无战事》热播,该剧以严谨的历史观、宏大的历史视野震撼了大批观众,其编剧刘和平也是此前《雍正王朝》、《大明王朝1566》等多部国产优秀电视剧的剧作者。搜狐历史特别邀请了刘和平先生,与中华民国史专家杨天石先生来一场“跨界对谈”,以文学与史学交织的形式,共同回望1948年国共决战前夕的烽烟波澜,剖析国民党为何在22年内就丢掉了江山。
七年时间只写这一个剧本 题材敏感最难写
刘和平:各有不同,不一定谈超越。如果说最大的不同就是这部剧表现的历史更敏感,因为离我们近,无论前面的《雍正王朝》说的清朝还是《大明王朝》说的明朝,相对在意识形态上创作自由度更大,这部直接把国共两党最后决战的历史用形象的手段和方式展现给很多受众,中间有很多政策敏感的问题。所以如何用很客观地价值取向、感情倾向相对正确地表现,难度很大。这部戏是我写的最久的一部戏,前前后后的修改、后期根据上面意见的修改整整用了七年时间。七年时间写了一部小说一部戏,它确实是很难。
刘和平:中国自从秦建立郡县制以后就一直存在一个问题,就是家国同构里产成的矛盾问题。即高度的中央集权与某一个自耕农之间的生存矛盾。我们大家都知道,中国郡县制里面几个重大的改革人物,如大家熟悉一点的北宋的王安石,包括后来我写的《大明王朝》里面的张居正。事实上我写《大明王朝1566》是冲着张居正改革来的,由于时间关系没写完。我觉得张居正的改革后来成为中华民族郡县制历史的一个转型期。后来写雍正也是一样,前面许多政治家试图解决中央集权和自耕农之间矛盾的时候都没有解决,而雍正解决了。我觉得雍正在这方面有他特别的意义,所以写《雍正王朝》的时候抱着这一点写的。那么现在写国民党如何失败,共产党如何建立新中国,如何完成中华民族的独立和解放,从这个角度是很大的历史转型期。
history.sohu.com true 搜狐历史 report 16053 七年时间只写这一个剧本题材敏感最难写近日,历史剧《北平无战事》热播,该剧以严谨的历史观、宏大的历史视野震撼了大批观众,其编剧刘和平也是此前《雍正王朝》、《大明王
主持人:刚刚您说道这部戏很难选择节点,有一些敏感性,除了它离我们更近以外,相比明朝也好雍正王朝也好,选择1948—1949这个历史时期有什么特别之处?
刘和平:著名剧作家,小说作家,历史学者。代表作品《雍正王朝》《大明王朝1566》《北平无战事》《甲申祭》等,其中《雍正王朝》囊括当年两项电视剧最高奖“飞天奖”与“金鹰奖”的最佳编剧奖,其剧本被史学界赞誉为“对历史的诠释已达到历史学界研究的前沿”。
主持人:刚刚说您特别喜欢选择历史转型期,那么您以前的《大明王朝》、《雍正王朝》是用什么标准来选择创作剧本的历史时期的?
嘉宾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