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内十三,外十八”南京城墙城门中,由于年久失修,18座外郭城门早已湮没在荒草之中。让人庆幸的是,18座外郭城门之一的姚坊门遗址公园一期目前已基本建成,将于今年年中免费开放。
“这个城门在当年防御的功能可不一般。”高松说,如今,姚坊门门址早已无存,但尧化门、土城头地名沿用至今。在土城头路部分区域,至今还能看到残留着的3~4米的城墙断垣。
南京外郭那一圈城墙如今只留下一些模糊的地名,但南京城墙专家杨国庆认为,外郭城依山就势,跨水越河,基本上是连在一起的,有些地方以山势为城,有的地方则平地起土墙。其墙体以土墙为主,但城门以及一些重要的地段则使用明城砖。
高松还证实说,当地没拆迁前有个“门里村”,从村名就能看出和外郭城门有关系,且在周边发现过一些散落的明城砖,更能证明这一点了。之前城墙专家曾对该地区考证过,基本能确定姚坊门的位置就在仙尧路与尧化门街的交叉路口。
与南京过去“走过”的建设假城门的“错路”不同,这次南京栖霞商务区管理委员会选择了打造姚坊门文化遗址公园,而不是复建姚坊门。
然而,清取代了明,新的统治者不会再重视前代皇帝的这个杰作,对外郭城疏于管理,很少修葺,本为土墙的外郭城墙逐渐倒塌。清《同治上江县志》记载:“今则外郭俱夷为平陆。道光中,尚存城阙形式,其垣惟余高阜,俗犹呼为土城头焉。”可见,到了清末,南京外郭城墙就已经基本夷为平地了。
从现存外郭城的遗迹判断,外郭城的土墙高度大概在8-10米左右,城墙上则宽6-8米,城下有过水涵洞。有目睹过外郭城门的老南京回忆,外郭城门最高的有两层楼那么高。 据历史记载,姚坊门始建于明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姚坊门有外瓮城一座,,城门及瓮城由城砖砌就,两侧城墙用泥土堆筑,俗称“土城头”。 栖霞商务区管委会有关负责人介绍,整个姚坊门文化遗址公园与聚宝山公园遥相呼应。公园一期面积约12万平方米,将形成文化创意、科技研发、商务交流等多重功能于一体的魅力公园、绿色智慧走廊,周边打造姚坊门公园服务设施,包括创意办公中心、文化主题MALL等。“我们发现了泥土堆和明城墙砖,从而确定了姚坊门遗址的大致位置。目前给土城头路减压,将其由车行道改为慢行道,对原来当地的一处水塘,建设中也没有动它,而是归整为一处小湖泊,打造景观。” 1927年国民政府定都南京后,曾经利用外郭土城修筑公路,这是对南京外郭城的一次致命打击。至今,自双龙街到观音门的一段就是当年的公路路基,全长30公里,其实就是外郭城遗址。上世纪30年代,南京尚存的外郭城门为观音门、高桥门、沧波门等,抗战期间,因为难民取砖建房,沧波门被拆毁。1949年,因为燕子矶通公交车,观音门被拆毁。观音门也是南京所有外郭城门中,唯一留下影像资料的。1953年,最后一座南京外郭城门——高桥门因为年久失修倒塌,被市政部门全部拆毁。 “姚坊门”变“尧化门”,都怪英国人 导读:在“内十三,外十八”南京城墙城门中,由于年久失修,18座外郭城门早已湮没在荒草之中。让人庆幸的是,18座外郭城门之一的姚坊门遗址公园一期目前已基本建成,将于今年年中免费开放。 对于姚坊门这个门,很多人觉得陌生。实质上,姚坊门就是今天人们所熟知的栖霞区尧化门。 文史学者高松介绍,尧化门真名应该是姚坊门,朱元璋下令在此地修建外郭城门,是因为附近有一座姚坊山。而到了清光绪年间,英国人来此修建京沪铁路,拆掉了姚坊门,他们把此地名发成了“尧化门”的音,后来一直被当地人所用,所以如今绝大多数人只知道是尧化门。 年中可探访姚坊门的土堆遗址 明初到清初,外郭城是南京一道令人瞩目的景观。外郭城的长度,明代初年的人测量为“124里2分5厘”,另外,还有130余里、160里、180里等多种说法,但明代官方号称为“180里”,其中用砖筑造的部分大概为40里。到1391年,外郭城完工时,外郭城内的南京面积达到300多平方公里。 很多人要问,有了宏伟的京城城墙,朱元璋为什么要建造外郭城呢?民间流传着这样一个有趣的故事:朱元璋在建好南京内郭城城墙后,率领众皇子和大臣登上紫金山观察城墙形势,众人都称赞城墙修得雄伟,只有四皇子朱棣说:“紫金山上架大炮,炮炮对准紫禁城”,意思是说紫金山是制高点,在山上架炮打皇宫,城墙起不了防御的作用。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朱元璋下令,在内郭城之外再修一道外郭城,将紫金山、幕府山、雨花台等制高点都包括进去,使得将来进攻南京的敌人无险可凭。 他透露,姚坊门文化遗址公园一期年中将建成对外开放。届时,人们可以探访姚坊门的土堆遗址,看看当年遗留下来的外郭城墙砖。 姚坊门文化遗址公园效果图 外郭城“180里”,最高的城门有两层楼高 我国有三千年建筑城池的历史,陆陆续续有两千多座大小城垣立于国土之上,这是历史留给我们的极其珍贵的文化遗产。其中,保存较为完好的南京明城墙为中国古代军事防御设施、城垣建造技术集大成之作,无论历史价值、观赏价值、考古价值以及建筑设计、规模、功能等诸方面,国内外城墙都无法与之比拟,可谓是继中国秦长城之后的又一历史奇观。 南京明城墙,从公元1366年初建,巍然屹立600多年。其四重城垣结构——宫城、皇城、京城和外郭在世上独一无二。京城城墙全长35.267公里,在东、西、南、北四面共辟有13座城门,也就是典故中的“里十三”。13座城门的分布情况是:南面是聚宝门、通济门、正阳门,东面是朝阳门,西面是三山门、石城门、清凉门、定淮门、仪凤门,北面是钟阜门、金川门、神策门、太平门。外郭包容范围更大,周长约30公里,从东向西、由南往北依次是:麒麟门、仙鹤门、姚坊门、观音门、佛宁门、上元门、外金川门、栅栏门、江东门、小驯象门、大驯象门、小安德门、大安德门、凤台门、夹岗门、上方门、高桥门、沧波门。典故中的“外十八”,指的是这18座外郭城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