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相信,‘中国奇迹’还会出现。”他说。(参与采写:刘英伦)
未来可能出现下一个“中国奇迹”吗?李稻葵认为,从现在到2050年的32年里,中国还能保持稳定增长。“72年的稳定增长,不摔跤的马拉松,这在世界上绝对是一个奇迹。”
如何在经济学层面解释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功?李稻葵认为,稳定地支持市场经济发展的“靠谱”政府、通过教育不断提升人力资本、对发达国家开放向其学习,是改革开放的经济学逻辑。
与一些发达国家不同,中国经济的崛起并未伴随军事扩张或霸权主义,而是谋求与世界共同发展。这也是改革开放的重要经验。
李稻葵认为,改革开放的最基本经验也有三条,缺一不可。一是保持社会和政治稳定,二是根据国情不断改善经济和政治体制,三是对外开放,和平发展,虚心学习国际上最好的经济社会实践。
“中国没有野心去搞冲突,既不值得,也不是中国的文化特质。”李稻葵说。
新华社北京12月23日电(记者王秀琼 郑欣)改革开放缔造了中国从一个贫穷落后的国家跃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奇迹”。在改革开放40周年的节点上展望未来,经济学家李稻葵看到了更多“中国奇迹”出现的可能性。
2018年4月10日,李稻葵在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美国经济的结构性挑战”分论坛上发言。新华社记者 杨冠宇 摄
他指出,当前中国与世界经济深度交融,“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我们自己不会关,别人也关不上。”
40年年均约9.5%的GDP增速,超变态网页游戏大全,7亿多人脱贫,全球最大货物贸易国,世界第一外汇储备大国,由低收入国家跨入中等偏上收入国家行列……“中国的奇迹,怎么去总结、怎么去评价都不为过。”目前担任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曾任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的李稻葵感叹。
四十不惑。在李稻葵眼中,中国40年来搞清楚的一件事就是对外开放不能回头。
“中国经济发展仍然有充足动力。”李稻葵说,中国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的潜力还很大,城镇化将持续释放需求,消费升级也有很大空间。
“时至今日,我们不缺资金,也不缺技术,但对外开放一定要坚持,因为学习是改革开放背后最深层的逻辑。”他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说。
2050年即中国计划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之年。在李稻葵的期望中,届时,中国还将建立一个符合国情的现代治理制度,以缓解教育、医疗、养老等社会问题,并且仍然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这在他看来,也足以称得上世界发展史上的奇迹。
在他看来,改革开放成就的“中国奇迹”有三:一是改变了人类经济的面貌,脱贫人数占同期全球减贫人口总数的70%以上;二是经济增速超过历史上其他赶超国家或者地区;第三,中国是唯一一个在赶超期没有出现过负增长的国家。
改革开放迈入第40年之时,中国经济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稳中有进,也稳中有变。历史上长期积累的矛盾和风险有所暴露的同时,外部环境也发生深刻变化,贸易保护主义和单边主义正严重威胁世界经济增长。
面对新形势,他呼吁中国着重加强自主创新。此外,深化国企尤其是央企的改革,更加关注社会管理,也是未来改革开放的重点。
不学习就落后,不开放就落后。一项由李稻葵参与的中国GDP历史研究显示,中国占全球经济的比重在明朝后期1600年达到峰值38%后下降,直到改革开放后才回升。明初实施的海禁使中国和世界的交往在很大程度上中断,是导致中国经济落后的重要原因之一。
作为人类历史上少有的大规模经济和社会转型实验,中国的改革开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也引发国际社会对其“秘诀”的持久探讨。
他表示,上述基本经验在国际上“完全可以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