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后来团队还发现了不少有关青年习近平读书的故事,但还是觉得这个最感人。于是在“知青旧居”场景里,读者不仅能看到炕上的煤油灯,还能听到总书记亲口讲述挑灯夜读的情景。
是创作 更是学习
作品创作中,不仅《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成了大家反复翻阅的“宝典”,央视制作的相关纪录片、《习近平关于青少年和共青团工作论述摘编》、总书记在青年当中的多次讲话等资料,都成为大家最宝贵的资料。
制作之前,策划监制史剑也看过不少“青年大学习”的新媒体作品。怎么能够让同题作品更出彩,更受读者喜欢,他带着团队多次“头脑风暴”。最终从《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中得到启发,决定用细节和鲜活的事例来打动读者。
“其实作品创作的过程也是我们团队一次深入学习的过程。”司格负责文案,尽管之前也读过《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正式出创意之前,她还是拉着团队小伙伴们一起认认真真复习了一遍。书中哪些故事容易打动人、哪些场景可能是读者最想要了解的……带着思考再次学习,遇到问题随时讨论,大家发现这不再仅仅是一项工作任务,更是一次生动难忘的小组“青年大学习”行动。
“观看这个H5,仿佛穿越时空,自己真的来到了习总书记青年时期工作生活过的地方。”通过VR技术身临其境地感受青年习近平的宝贵精神品质,这让中建设计集团直营总部团委副书记董庆轩感到很开心,这个作品也引起了他的更多思考。
“我是土生土长的黄土高原人,住过窑洞、懂得窑洞里的故事。正如青年时的习近平,晚上总有人到他窑洞听他讲故事、了解外面的世界;也有大婶儿为了照顾这北京来的‘城里娃’,赶走自家孙儿把白面留给习近平吃......”通过这款全景作品,董艳芳更深刻地感受到,从“想让乡亲们饱餐一顿肉”的小梦想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习近平一路奋斗、初心不改。“青年习近平是我们青年学子终身学习的榜样!”看完H5,董艳芳坚定地说。
之前团队做的VR场景展示类居多,但是这次很多地方需要加入文字、音频等更多元素进去,对此,技术人员也花了很长时间测试。最终呈现的作品中,不仅画面高清,还可以放大到4倍效果观看。
“作为插队知青,青年习近平住的是大通铺,顶着寒冬打井淤坝,有着老一辈共产党人艰苦奋斗、不怕牺牲的革命精神。他开动思路办缝纫社、铁器社,使用柴油机提高淤坝效率,充分展现了青年主动学习、勇于创新的优良品质。”董庆轩觉得,新时代,新条件,新任务,作为一名青年党员和团干部,自己也要以青年习近平为榜样,不忘入党初心,牢记青春使命,以青春力量回报党和人民群众。
正能量传播的又一新方式
“采用科技手法进一步拉近青年与总书记的距离,这个作品在视觉上给了我极大的震撼感。”天津科技大学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研究生仝丹坦言,关于总书记的那段知青岁月,看过不少文章与故事,每一次都是心灵的震撼,但是毕竟隔着手机屏幕,一定程度上存在距离感。
“其实就是想让大家了解,青年习近平和我们一样,也是一个普通青年,也有很多不会做的事儿,但是他通过不断努力,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突破性的成绩。”在作品中,高天昱特意将“后来,擀面条、蒸团子、腌酸菜,他样样都行”选了进去,就是希望青年能够从这些小事中受到启发和鼓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