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总理略作沉思后作出回答。大意是:青年人是社会中最积极活跃的分子,他们总是在寻求真理,做各种各样的试验,通过试验,他们会得出自己的结论。周总理的回答博得在场人员热烈的掌声。
这场“乒乓外交”当时是举世瞩目的事件,为中美关系打开大门创造了契机,将永载史册。
4月14日,我们把五国乒乓球代表团带到人民大会堂的一个大厅里,按国家名称的字母次序围成一个圆圈坐好,外国记者则安排在大厅入口处。时间一到,只见周总理快步向会见大厅走来,他一眼就见到他认识的美国和加拿大记者,同他们握手寒暄,并作了简短交谈。几位美国和加拿大记者非常高兴,说周总理还记得他们这些老朋友。
赴日参赛不受反华事件影响
五国乒乓球代表团先后来到北京。我们分别安排中国运动员同他们进行友谊比赛,记得我观看了在北京体育馆进行的同美国运动员的那场比赛。美国乒乓球运动员的水平同我国乒乓球运动员的水平当然差距很大,因此,我们事先布置好,不要赢他们太多,个别场次输给他们,以防他们输得太多难堪。
毛周指示向美方代表团“发球”
在日本的世乒赛期间,美国乒乓球代表团团长格雷姆·斯廷霍文向我国代表团团长表示愿意访华,此事当然马上向北京报告。在世乒赛刚结束后的第二天,突然接到北京来的电话,让我们邀请美国乒乓球代表团访华。我立即意识到,此事的重要性。事后了解,果然这是中央领导经过反复考虑,最后由毛泽东主席决策,决定抓住这一机会,采取行动一举打开中美关系。
1971年4月13日,中华全国体育总会举行欢迎仪式,欢迎前来中国进行访问的美国乒乓球代表团。中美两国乒乓球运动员在北京首都体育馆进行了友谊比赛。 (资料图片)
参考消息网1月2日报道(文/江承宗)上世纪70年代初,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中美两国领导人清醒地意识到,改善双边关系符合两国的共同利益。我有幸作为参与者之一,亲历了美国乒乓球代表团访华这一历史性事件始末。这次会面重新打开了中美交往的大门,为两国关系发展奠定了良好开端,被称为“小球BT页游私服了大球”的“乒乓外交”。
当时,周恩来总理对此项工作非常重视,亲自主持筹备工作。他多次召集中国乒乓球代表团全体成员和有关人员开会,做动员并商量和部署工作。比如,有一次讨论在日本发生了右翼分子反华事件,我乒乓球代表团还去不去日本,该如何应对。在进行分组讨论后,大家一致意见是,日本右翼分子的反华事件是小事,参加世乒赛是大事,我们应该去。
1971年4月,中国乒乓球代表团赴日本名古屋出席第31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当时国家体育运动委员会组团赴日本缺少懂日语和英语的干部,因此我作为借调的英语干部参与了国家体委数月的筹备工作。
周总理巧答嬉皮士之问
中国乒乓球代表团领导立即找到美国乒乓球代表团团长斯廷霍文,表达了对他们的访华邀请。斯廷霍文团长听后十分兴奋,但表示需请示美国国务院后再给答复。答复来得很快,bt网页游戏,几个小时后斯廷霍文团长就答复说接受邀请访华,还说是国务院同意了。这当然不是美国国务院的决定,而是美国总统尼克松的决策。为了不过分突出美国乒乓球代表团,周恩来总理等领导还决定同时邀请加拿大、哥伦比亚、英格兰、尼日利亚等国乒乓球代表团访华。我则接到指示立刻回国参加接待工作。回到北京后,我立即向接待组报到,发现接待组的规格可是特别高,对外由体育运动委员会的人员出面,实际主持工作的是外交部的领导黄华、章文晋等人。上面的主管就是周恩来总理。
分配给我的任务是接待采访五国乒乓球代表团的外国记者,其中有几个记者是抗日战争时期周恩来总理在重庆就认识的美国和加拿大记者。美加等西方国家记者来中国当时算一件破天荒的事儿。
周总理进入大厅后,轮流同加拿大等四国乒乓球代表团成员一一握手,并作了友好的交谈。最后来到美国乒乓球代表团跟前,握手后,周总理同代表团团长斯廷霍文作了友好的交谈。大家原以为会见到此已经顺利结束,出乎意料,周总理问美国代表团成员:“你们有什么问题吗?”只见嬉皮士运动员科恩举起了手说:“我可以提一个问题吗?”周总理回答说:“请。”科恩说:“总理先生,你对嬉皮士有何评论?”这个问题令现场所有人大吃一惊,当时国内对嬉皮士当然持批判态度,没有想到科恩向周总理提出这么一个尴尬的问题。
外国记者对这个花絮也作了报道,科恩的母亲在美国看到后非常高兴,特地请在香港的朋友买了一大束鲜花空运到北京(当时中美之间没有直接的空运联系)送给周恩来总理,表示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