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佛教道教商业化问题的危害
而对社会影响较大的佛教道教商业化主要是佛教道教名山被上市。以佛教为例,1997年10月,峨眉山旅游股份有限公司上市;2015年3月,安徽九华山旅游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也完成上市; 2017年3月,山西五台山文化旅游集团重启IPO筹备工作;2018年4月2日,普陀山旅游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普旅股份”)在证监会官网上更新了招股书申报稿。普陀山的上市路已经走了6年,只差一步之遥。普陀山上市“前夜”,中国佛教协会官网发布一篇题为《谁在将佛教商业化——普陀山上市的忧思》的文章,一石激起千层浪。随即,作为普旅股份实际控制人的舟山市国资委就相关质疑发表了官方声明,称欲上市资产并不包含宗教资产;并且,为了保护宗教等相关各界人士的情感,若能成功上市,也不会以“普陀山”作为股票名称。舆论压力重重,伴随着4月18日深夜证监会的紧急发文,要求普旅股份撤回发行上市申请,普陀山的IPO梦正式告吹。
佛教道教商业化不利于树立文化自信及维护我国的文化安全。国家非常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的讲话上,习近平总书记对文化自信特别加以阐释,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佛教文化及道教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文化自信离不开佛教文化及道教文化的传承与弘扬。同时,从维护我国文化安全的角度来说,任由佛教道教商业化,必然会给西方宗教渗透甚至借宗教进行颠覆破坏活动制造空间,会弱化甚至消除以儒释道为代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世界尤其是在我国人民心目中的地位及影响,这极不利于维护我国的文化安全。
佛教研究领域著名学者楼宇烈认为,佛教道教不反对正常商业活动,但不能将商业化现象与宗教信仰混淆,更不能打着佛教道教的旗号从事商业活动。著名宗教学者牟钟鉴认为,对宗教危害最大的并非外界的不理解及干扰,而是商业化的腐蚀而产生的异化。“宗教搭台、经济唱戏”对佛教道教文化是一种伤害,治理佛教道教商业化问题势在必行。
(责编: 胡瑛)
严格执法,积极落实《宗教事务条例》及12个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进一步治理佛教道教商业化问题的若干意见》,努力解决佛教道教商业化问题:进行联合执法。宗教、文物、旅游、公安等部门加强协调配合,开展联合执法,对各行业领域存在的问题进行全面清理检查,重点治理非宗教活动场所乱设功德箱、非法开展宗教活动的问题;开展专项整治,治理乱建大佛、违规设置功德箱等;加强正面引导,把佛教寺庙和道教宫观的数据基本信息在网上公开,在互联网上倡导佛教信徒和道教信徒文明敬香、合理放生。
不论按照佛教道教本身教义还是根据《宗教事务条例》及《关于进一步治理佛教道教商业化问题的若干意见》的规定,宗教活动场所都应是公益性的非盈利组织,其财产和收入应当用于与其宗旨相符的活动以及公益慈善事业,不得用于分配;严禁商业资本介入佛教道教,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投资或承包经营佛教道教活动场所,不得以“股份制”“中外合资”“租赁承包”“分红提成”等方式对佛教道教活动场所进行商业运作并获取经济收益,禁止将佛教道教活动场所作为企业资产打包上市或进行资本运作。
佛教道教商业化问题的成因
佛教道教商业化问题的表现
佛教道教商业化问题及其危害
此外,一些地方政府对宗教工作重视不够,信仰佛教道教群众存在信仰认识误区等都是产生佛教道教商业化问题的因素。
同时,有的企业投资建设寺观或乱塑大型露天宗教造像,插手寺庙内部管理,打着传承宗教文化的旗号吸引游客,承包寺观借教敛财,这些都是典型的商业化表现。
佛教道教商业化不仅违反宗教政策和法律法规,扰乱了正常的佛教道教宗教活动秩序,严重损害了佛教道教的形象,而且滋生权力寻租、灰色交易等腐败行为。极大地伤害了佛道教界人士及信仰佛教道教群众的感情,败坏了社会风气,无论是对教内还是教外,都具有非常大的危害,问题非常严重,具体表现为:
依法治理佛教道教商业化问题的对策建议
市场经济的浪潮对各行各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佛教道教领域也不例外。加上经济、科技、交通、网络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宗教与社会各个层面的联系更加深入广泛,宗教领域的世俗化也很难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