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他身着白色的衬衫配着深色的长风衣飘到了江南古镇同里。此番来同里,米丘不是来寻找创作素材,也不是来休闲度假,而是亲自为“同里米丘学术交流中心”揭幕的。站在寒风中,这位有着建筑师、画家、摄影师、雕塑家、行为艺术家等多重身份的大师,显得很沉着。
米丘2000年的雕塑作品“幸福的三月”(又名“飘”),至今仍是北京长安街的标志性作品,更是“飘一代”的形象代言人。
对于米丘来说,同里是一个与他有缘的地方。这座美丽幽静的江南水乡,是米丘近年来推动“幸福·生存”命题实施化的首个项目。
米丘承认“幸福生存”原先是一个特别纯粹的概念,形态大多反映在雕塑等艺术作品中,很单纯。而近年来,他要让这个沉睡的概念变成一个更实际,更具体化的环境建筑。
同里是江苏省保存最完整的水乡古镇之一,人口与土地比例适中,具有鲜明的典型性。中国三千多个城市其中百分之八十是类似的小城镇,今后中国城市化发展的过程,除了大城市不断膨涨外,最需要得到帮助和改造的,是这些类型的城市。
但仅仅是简单地搬离又不能解决根本的问题,米丘提出了建立一个新城的设想。让原来住在古镇的人搬出来一部分,彻底调整原来的形态。这就让人们看到,一个原有的历史。
同里无疑是他幸福生存的重要一站。同里的“千一世界”项目则是米丘从一个理想主义的命题转化为一个具象的作品。
“幸福真的存在。”在米丘的眼中,幸福是一种感觉。他正在同里的“千一世界”里寻找这种感觉,但追寻的过程又总是充满了挑战与艰辛。(完)
2006年,以上述理念为核心,米丘创作的以同里为元素的作品“建构宣言”在2006年威尼斯建筑双年展上获得了“艺术及建筑杰出贡献奖”。 这也是米丘“幸福·生存”艺术理想中最早实现的部分。
但摆着米丘面前的一个严峻问题就是如何将人们从老街中“搬”出去?同里古镇现有人口比原来多得多。原先的老宅院只居住一户人家,如今少则七、八户,多则十几户,人口超载严重损耗了历史文化和生存环境。
“千一世界”以历史水乡为生活范式的基础,以新城为满足现代城市生活功能为实体,以同里肖甸湖为实现回归自然、天人合一境界的空间,以24时节气为时空法则,最终构建一个自在天堂。站在“米丘学术交流中心”的中间,米丘正在兴致勃勃地介绍着“千一世界”的精神理念。
在米丘心中,“千一世界”建构,平衡协调人与自然之间幸福的关系,是南方城市建设重要的“实验”,横向间,对江南其他这类小镇,对安徽乃至中原等地区几十个、几百个同类小镇,有借鉴作用。纵向间,小城镇的完善亦是对大城市诸多压力的分担,整个区域能够构成互动平衡。
记者:周建琳
而《建构宣言》,实际上是米丘先生对同里发展的概念性规划。
1960年出生于上海的米丘,曾经参与过中国24个历史文化名城和44个国家级风景区的规划和重建,他的创作实践涵盖了包括美术,网页游戏私服推荐,建筑,环境及景观设计等多个领域,作品多次获的国内和国际专业奖项。
中新网苏州1月7日电 题 米丘:“千一世界”里渴望“幸福生存”
从2004年起,米丘就以同里总规划设计及艺术总监的角色和立场开始了在这个重要作品上的努力。6日揭幕的“同里米丘学术交流中心” 是作为“千一世界”第一组完成的核心建筑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