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查设备隐患的“影像科医生”
“工作指示灯不同颜色代表不同状态,绿色是正常,如果变成黄色、红色或者灭灯就说明该设备有问题。”小刘一边巡视一边做好记录。
央广网1月30日消息,据中国交通广播《速度早高峰》报道 2019年春运全国铁路预计发送旅客4.1亿人次,快速、安全、准时的高铁越来越受到各地旅客的青睐。高速列车的直行还是转向,前进、减速还是停止,都是靠信号传输控制的,信号设备的好坏直接关系着整个春运高铁运行的安全。春运期间信阳电务段的铁路信号工们及时对道岔设备检修调整、加强信号控制设备检测、认真浏览分析各种曲线,像“全科医生”一样从各个方面呵护着信号设备的安全稳定。
高铁设备不仅需要夜间上道检修养护,更重要的是监测设备要24小时不间断盯控设备运行数据。作为电务设备的“影像科医生”,这时候他们不是给设备“治病”,而是通过监测分析设备运行曲线,发现设备隐患,防止设备“生病”。
1月23日零点刚过,沈军、王博一行六人就赶紧向需要检修的设备走去。背着30多斤重的工具包,走到1公里开外的作业点,他们只花了不到10分钟。由于春运期间高铁线路也开通了夜间动卧,留给他们的天窗时间十分有限,所以他们只能快速到达现场,留下更多的时间检修设备。
1月23日信号工刘小东在信阳东工区值班,按照要求他按时到机械室巡视设备运行状况。打开信号机械室门,嗡嗡震耳般的工业空调噪声传入耳中。在机柜前,刘小东时而查看机柜面板上的指示灯状态,时而倾听机器工作时发出轻微的“滴答”声。
每次巡视都需要1个多小时,包括查看机柜指示灯,检查服务器、交换机工作状态,测试电源屏数据,浏览微机监测设备参数等。
春运开始以来,天窗点减少,,车流密度加大,工区值班人员加大对设备信息的浏览频次,每日除完成正常的监测分析要求,还指定专人负责查看分析,把微机监测数据变化和曲线的变化记录在册,通过对比分析查找出设备的运行状态,对设备隐患做到早发现,早整治,守护着春运铁路的安全畅通。
来到15号转辙机旁边,王博打开机盖,检查了机内设备运行状况,擦拭道岔接点,测试道岔油压,手动校正了道岔缺口。在极寒天气下,转辙机控制的部件受热胀冷缩的影响,会出现极细微的变化,如果误差超过了0.5毫米,就必须手工校正。一旦没有及时发现,或者检修不及时的话,道岔都不能按照信号指示BT页游私服,上下行的车都通过不了,导致列车运行延误。
维护信号神经中枢的“脑科医生”
高铁信号机械室内满布着继电器、计算机,这里就像信号设备的“大脑”一样,通过发出的各种指令精确控制着室外道岔、轨道电路、信号机的运作,这些信号控制网络就像身体的神经系统一样,信号工们就是这些室内器材神经传输的健康医生,任何的问题都逃不过他们的巡查。
1月25日,工区室内值班员谢冲就通过浏览微机监测发现,6/8号道岔表示缺口偏差比较大,4号道岔电流动作曲线也有比较大的波动。这些情况也说明了这组道岔的滑床板和压力有异常,容易引起设备故障,这是今晚他们重点要解决的设备隐患。
结束这台转辙机的校正,沈军他们赶着去检测调整11号道岔的压力和缺口……而整个京广高铁信阳段多数线路在高架桥上,最高处40米,相当于十层楼房的高度,虽然穿了两层厚棉衣,但深夜的铁路线依然是寒风刺骨。
整治道岔转换的“外科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