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主页 > 页游sf大全 >

歌剧《梅香》唱响慈母大爱

第一,人物对白与唱词均采用汉语观众听得懂的夷陵方言,并直接采用“推磨拐磨”夷陵童谣,唤起观众对童年成长的记忆,激起“爹一个妈一个”的家庭温馨,契合颂扬梅香慈母大爱的主题;同时穿插全场的“我从山里来,花儿朵朵开”的唱段继续升华梅香“我在原野栽,洒下一片爱……红梅花儿开,片片都是爱”的大爱情怀。为丰富农村生活情趣,还专门设置了女村民跳本地薅草锣鼓劳作舞蹈的场景。剧中所有人物都不脱离农村人物原型,不装洋人,不说洋话。

该剧自去年共演以来,已连续惠民加演15场,直接观众10000人次以上,并根据各方反应对剧情做了相应调整修改,到2018年12月12日参加放歌新时代 筑梦新征程”宜昌市庆祝改革40周年开放优秀文艺作品展演月的演出为止,框架、场次、主要人物定位以及各类艺术手段的配合协调定位已臻完美,全剧舒张流畅,清新优美,好评不断。但是,在评者看来,该剧所包含的文学价值,并非已经挖掘到头,还有很大的升值空间,并且不需要对剧情和人物关系进行大的调整,只需对人物内心进行更精准的定位后,对部分对白和唱词进行改写,bt网页游戏sf,即可更深刻揭示人物关系,烘托梅香的精神境界,使很多唱段成为更富经典意义而心口流传。

发掘《梅香》故事人物本已包含的精神境界,首先要进一步提高文学站位,使梅香慈母大爱的精神更加熠熠闪光。现在的站位,在梅香自嫁李大柱的缘由上,突出报恩而忽略襁褓中婴儿娃娃待哺;在三婶反对、作贱梅香以及转变的原因上,归结于她的刀子嘴豆腐心,没有围绕究竟是幼儿抚育重要还是维护新丧不娶的风俗重要来展开;在表现梅香与李建国母子情感上,日常生活关爱、日常思念多,教育孩子成长非常不足;在塑造梅香的时候,也是表现她的忍耐多,而申述昂然志向与内心表白几乎没有;“我从山里来”的烘托性背景歌曲,揭示梅香内心境界仍然不够,还有很大升值空间。


一个经典剧目的文学站位一定要高。比如《白毛女》中的《红头绳》,《江姐》中的《红梅赞》《绣红旗》,《红珊瑚》中的《珊瑚颂》,《洪湖赤卫队》中的《洪湖水浪打浪》《把儿埋在高山上》,《红灯记》中的《听罢奶奶说红灯》《临行喝妈一碗酒》,《沙家浜》中的《要学那泰山顶上一青松》,《智取威虎山》中的《迎来春色换人间》《小常宝控诉了土匪罪状》等都站位于当时时代背景人物最本真的内心情绪,奏响人类精神最美好的赞歌。唱词出于编剧对人物内心和时代精神最精准的把握,对塑造人物形象起到定位灵魂的作用。

剧情需要的大量青年舞蹈演员,从本地很难找到,歌舞团开拓思路,与湖北演艺职业学院联合办学,把夷陵歌舞团作为演艺实习基地,既满足歌舞团演出需要,为剧团注入活力,又丰富了教学内容,开拓了学院的艺术事业,合作共赢,两全其美。年青舞蹈演员的加入,为《梅香》加分不少。





三婶与梅香境界完全不同的分水岭在于:前者坚守的是农村丧偶不能马上再娶的风俗,却并不能承诺照顾小奶娃的健康成长;后者关心的是新生命的存活与成长,并不在乎世俗礼仪的羁绊。于是,梅香成为新时代关爱生命至上的慈母典型,而三婶则成为代表旧风俗的生命漠视者。慈母大爱,如果仅指爱怜己出,那是一种本能,而关爱弱小,把非己出的儿女当作亲生儿女一样对待,为之耗费一生,才是真正的大爱境界。

当然勇气不是凭空而来的,首先是新时期以来夷陵歌舞团体制虽然几经“馆团合一”“馆团分设”的变迁,但始终如一坚持了重视人才、培养人才、引进人才的好传统,引进、培养和输送了一批有一批优秀人才。首席担任三婶这一角色的国家一级演员梅春莲,就是本地输送到上级歌舞团的优秀人才。编剧丁敏,艺术总监、李大柱扮演者之一、美术设计之一的何强,执行导演之一的周莉珺,梅香扮演者王静,李大柱扮演者之一的雷晨,李建国扮演者戎颖泉,英子扮演者谢依琳、马望月等,都是多年来培养和引进的人才。有人才才能“小马拉大车”、才能“以我为主”,这是一个铁律。


第四,在导演手法上,围绕揭示梅香这一普通乡村妇女高尚的精神境界剧情的需要,恰如其分地调度表演、对白、独唱、小组唱、合唱、画外音、舞蹈、造型、灯光、布景、服装、道具、音响等各种手段,使整台歌剧浑然一体,酣畅淋漓,婉转流畅,飞歌流韵,满台生辉,呈现出人物的美、乡村的美,悲戚沉郁与开张喜悦相兼,悲中有喜,苦中有爱,爱中有不屈的精神和大境界,从而使更多的人从中收到感染和教育。

直指人心的慈母颂歌

建议:






第二,该剧舞美,为方便演出,既设计了C形BT页游私服轨道坡面台阶,又使之融合在表现农村生活需要的场景之中,方便、切实而不突兀。置景与背景采用夷陵版画的简洁手段,突出了峡江农村具备的天然美。灯光、服装与舞美协调一致,每个场景主色调突出,或蓝或黄或白或紫,跟着剧情需要走。变化转换简洁流畅,从视觉上强化了农村清新扑面的风貌。


第三,音乐上也极具乡村音乐之美。保持了纯净民族音乐风格,直接采了夷陵堂调、薅草锣鼓等乡村民乐的艺术元素,节奏舒张大气,旋律亲切可人,富有表现力,成为优美动人的乡村歌剧音乐。






以我为主的运作思路

但要上档次,紧靠引进和培养的本土人才肯定不行,还必须找大树、拜先生。此前已请过省演艺集团排演风情歌舞诗《三峡我的家乡》,也是一个多次获奖的优秀剧目,但以外援为主,没有以我为主,外援一走,无法演出。这次吸取了以往的教训,剧本是自己的,既请了国内著名的总导演、执行导演、作曲家、灯光师、音响师、舞美师、服装师、表演指导,又配备了自己的人员跟师学艺,主要演员也逐步由本地演员顶替。借得外才青云梯,送上本地可造人,以我为主与借船出海两不误,实在是值得借鉴的“小马拉大车”思路。

最难能可贵的梅香为慈母大爱牺牲了许多天赋的人生权利。她在出嫁的当天当众三诺,放弃生育的权利,是为了一心一意抚育建国成长,不让“前娘后母”“亲生非亲生”等常见悲剧在自己和小建国之间发生。在李大柱因公牺牲后,自己一个人抚育建国,艰辛万分,吃穿比普通人家困难得多,但她拒绝了妹妹菊香多次说媒,放弃再嫁的权利,独自一人抚育建国,也是为建国的成长着想,继母再找继父,万一继父不能像自己一样爱孩子,对建国的伤害会有多大?在李建国为抢险溺水成为植物人的五年间,医生已经宣判难有可能好转,亲朋邻居没有一个人不动员她放弃,她选择了坚守,放弃了自己过得好一点的权利。及至李建国醒来、站起来,她自己却永远倒下了。

能把农村现实题材的歌剧做到清新扑面的乡村美学高度,当今中国剧坛并不多见。尽管《白毛女》《江姐》《珊瑚颂》《刘三姐》《洪湖赤卫队》等民族歌剧艺术成就甚高,但新时期以来真正乡村题材的原创民族歌剧甚少,除了《芳草心》与《远方的胡杨》两部以外尚无听闻,《梅香》应当是乡村歌剧的一个惊喜。

站到人类精神的高处,立意和构思、表达直指人心,是该剧的核心价值所在,成功的秘诀所在,教育人、感动人的根本原因所在。人心都是柔弱的,需要优秀的作品抚慰。尤其是翻天覆地的历史变革时期,生活的快节奏与瞬息万变的社会情态,给人们带来巨大的精神压力,需要梅香这样胸怀大爱、负重前行、矢志不渝的坚毅形象来引领。梅香具备的高境界、大胸怀、好性情,传达的无疑是满满的正能量。



该剧根据烘托人物精神面貌的需要,对剧中人物生活的中国农村大变革历史转折前后的艰难没有过度展示,只是点到为止。在不违背历史真实的前提下,把着力点放在展现乡村人物风貌上,形成了清新扑面的乡村戏剧美学。



她用一生的悲苦造就了另一个生命的成长、快乐和复苏。她的慈母大爱,是一个没有亲缘关系生命的终身灌注。这种大爱,无疑是人类最优秀品质、最无私情怀的体现,也是人类最需要的。

【作者介绍】:元辰,本名袁国新。中国散文学会、湖北省作协、湖北省文艺评论家协会、湖北省诗词学会会员。宜昌市夷陵区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出版《迈向智慧的金色通道》、《悠游人生》、《网上漫语》、《现场批评》等著作。

2、一定要围绕抚育襁褓中的婴儿重要还是新丧不娶的风俗重要来组织梅香与三婶的精神冲突,梅香可以反驳:否定兰花临终嘱托,你能同时带建国和英子两个孩子吗?你们都反对,你们谁能担起兰花的嘱托?把冲突提升到对幼小生命关爱的高度。同时,用梅香输血来促成三婶转变太过老套。三婶的转变应该由梅香对成为植物人的李建国表现的大爱来促成。三婶转变以后,应当有她对非血亲子女献出母爱的一段感言。这个戏剧矛盾就环合了。


Copyright © 2011-2018 超变态网页游戏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