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的科幻影视或有后发优势
比如,阿西莫夫的《基地》前后时间跨度上万年,不可能仅以一个人物,或几个主要人物来贯穿始终。阿西莫夫非常智慧地采用了心理史学以及“读心术”等,将整个系列故事串起来,给予读者以脑洞大开的盛宴。其故事中的科学核心“心理史学”,就糅合了热力学、历史学、数学、社会心理学、精神分析学、社会学、气体动力学、统计学、大数据分析、电脑、甚至量子力学等方方面面。
假如在一个文学作品中,只要含有超现实因素就能算科幻,那么中国四大名著都可以被列入科幻作品了。这显然是不恰当的。就拿被定位为“科幻现实主义”的《北京折叠》的故事情节和结构来说,非常类似加拿大与法国合拍的电影《逆世界》,都是批判阶级固化的,并不存在科学定律的内核。而《逆世界》在好莱坞就被清晰地定位为:“剧情(Drama),奇幻(Fantasy),浪漫(Romance)。”因此,《北京折叠》的定位,用“优秀的魔幻现实主义作品”显然更为准确。
举例来说,在科幻的世界里,往往时空的跨度巨大无垠,时间动辄一晃几万年;而在空间上,整个银河系还算是渺小的,浩瀚如整个宇宙,甚至多重宇宙、平行宇宙(或称平行时空、平行世界)。因此,有些科幻作品往往不像一般文学作品,需要设计一两个主要人物(所谓男主、女主),或者说至少一个科幻概念来贯穿始终。
的确,科幻是全球电影史上最能赢取票房的电影类型之一,占全球市场4成以上的票房,在好莱坞票房中更超过一半。在全球TOP10的电影票房中,有6部是好莱坞科幻电影。比如,票房第一的《阿凡达》就是科幻电影,其2009年的票房高达28亿美元。
科幻作品的基础应是科学事实或理论
尽管我们有《三体》这样耀眼的成果,但严格说来,科幻影视剧可以说依然是白纸一张。因为影视项目需要一个巨大的团队合作完成,而整体水平的提高还需要过程。主创团队首先就得在项目的策划阶段、在剧本的改编之前,对什么是真正的科幻要达成共识。
国庆档前,《猩球崛起3:终极之战》在国内上映,票房超过7亿,一如既往地显示了好莱坞科幻大片强大的市场吸金能力。同时,史上票房冠军、科幻巨制《阿凡达》系列多部续集,已于9月在美国加州开拍,4部续集连拍,预计总制作成本超过10亿美元。
这正是科幻作品与一般文学作品最主要的不同点之一。不客气地说,这可能也正是绝大多数中国影视人,迄今还不完全明白科幻作品这一特点的原因所在。此前杨幂主演的《逆时营救》,抄袭《源代码》故事核就不说了,其平行时空黑洞的穿越,根本是不可能的。
就拿阿西莫夫的《机器人》系列而言,他从上世纪30年代末便开始创作这个系列小说了,可好莱坞直到上世纪的60年代后期才确认了电视剧的改编模式,开始搬上电视荧幕;甚至在整整过去差不多半个世纪,才开始将这个系列搬上大电影。
值得庆幸的是,刘慈欣的科幻小说《三体》达到了世界科幻的一流水准。刘慈欣的科学基础扎实,相对论、量子物理等理论基本上都运用到位,而且非常会讲故事。他的《三体》主要是描述太空,可谓太空歌剧,其中有日本作家田中芳树《银河英雄传说》的影子,故事创作显然也受到了克拉克和阿西莫夫的影响。
科幻作品是一种思辨性的文学作品,超变态网页游戏,通常涉及的是想象力的概念,如未来科学技术、太空旅行、时间旅行、光速旅游、平行宇宙以及外星人的生活等。其潜在意义是探索科学和创新,被称为“思想文学”,通常跟超自然,如与梦幻、神怪等相关类型(属于奇幻、魔幻、玄幻等)的作品有所不同。
也就是说,科幻作品首先应基于科学的事实或理论。被誉为科幻小说三巨头之一的科幻作家罗伯特·海因莱因认为:“科幻小说的简洁定义,是基于对过去和现实世界的充分了解,对未来世界符合科学逻辑的预测。”
刘慈欣的《三体》达到了世界科幻一流水准
目前,国内对于科幻作品的普遍认识,似乎是觉得只要故事中含有超现实因素,便可算作科幻作品。但实际上,科幻作品必须以科学为基础,如果在超现实因素中,没有任何当代科学定律做支撑,显然只是有“幻”无“科”,即和科幻无关。
尽管我们有《三体》这样耀眼的成果,但严格说来,科幻影视剧可以说依然是白纸一张。因为影视项目需要一个巨大的团队合作完成,而整体水平的提高还需要过程。主创团队首先就得在项目的策划阶段、在剧本的改编之前,对什么是真正的科幻要达成共识。
再比如,以近些年来国内影视中最流行的穿越剧为例:从科学上而言,在同一时空中的穿越,或者时间旅行去到未来的桥段还有可能,但穿越到过去是不可能的。因为缺乏科学根基,这些穿越剧就只能算作玄幻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