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实际上制约创业公司发展的往往不是资金短缺,相反,克服技术挑战和建立单位经济效益才是更为现实的问题。但通过填鸭式的资金投入,软银早早地把这些尚未完全准备好的创业公司推入极速成长的轨道,在此过程中,这些创业公司便形成了对资金的依赖。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远大的理想需要巨额资金支持,但即使略显平凡的企业,软银也毫不吝啬,就像给鸭子催肥一样,而从软银那里得到资金的创业公司也别无他法,只能等待收割。其实标准的剧本是这样的:风险投资公司首先会对其关注的创业公司进行小规模的“探索性”投注,当创业公司发现其产品能够适应市场并需要更多资金来成长时,才会在后续轮次增加投入逐步翻倍。但在软银这里,最低交易额度是一亿美元,最高则达到十亿。
在金融之外,软银还会要求在未来数轮融资和公开上市的过程中拥有不可撤销的发言权。比如,如果公司没有获得规定的回报,它就可以阻止IPO。其他风险投资公司通常将其所有权限制在20-30%,而软银则会占据公司的绝对多数股权。例如在OYO,软银就拥有近50%的股份。
软银的胃口大得出奇,不到一年的短短时间里,愿景基金已经完成42笔投资,给网约车公司Uber、共享办公品牌WeWork以及OYO等许多著名公司提供了资金支持。
如果软银投资竞争对手怎么办?那么风险投资者就要被迫放弃,或者筹集巨额资金以跟上软银的步伐。例如,风险投资公司红杉最近宣布了一项120亿美元的巨额基金,部分原因就是为了跟上软银。这种大型基金的经济性通常很难实现,需要从多个独角兽退出来满足基本回报预期。
顺从的公司和强扭的瓜获得充足的资金之后,OYO像软银所支持的其他创业公司一样,走上了全面发展之路。现在的OYO已经不仅仅是经济型酒店平台,更有多项业务加持,包括经济型酒店、精品住宅、高端住宿、联合生活空间等,甚至还提供婚宴服务和企业解决方案。尽管这些种类繁多的服务,其市场动态和商业模式的必要性都截然不同,但OYO却认为同时进入这些细分市场没有任何不妥。
软银喜欢“顺从”的创业公司,这样才能“讨价还价”。比如有些时候,软银会要求“多种优先清算权”,即使公司估值下跌它也能拿到钱,当然代价通常是牺牲其他投资者、创始人以及员工的股票;软银还经常提出“棘轮条款”,如果公司的估值下跌,它会要求创业公司给予额外的股份;另外它还有“参与权”,如果创业公司被出售,软银不仅会比其他投资者优先收回资金,而且还会获得剩余资金的一部分。
但争议也随之而来。原因有二:第一,该公司模式的可行性尚未得到完全证明,不但在获得单位经济效益之路上任重道远,而且盈利能力也远远不足。事实上,其一直吹捧的卖点“优质服务的酒店“就沦为了简单的文字游戏。第二,如果说该公司的初心是将廉价酒店标准化以满足顾客预期,那就无法解释为何在日本、英国这样的发达市场,会存在和发展中市场(比如印度)同样的市场需求。OYO一心想要筹措大量资金,这些问题无人过问。
那些与软银无缘的创业公司发现,自己不得不与挥霍无度的对手竞争,焦土政策还剥夺了他们获得市场吸引力的所有机会。经济型连锁酒店Treebo或Fab Hotels就是活生生的例子。所以跟这些软银培养的创业公司合作,也是一种无奈的选择。例如,MakeMyTrip早些时候已将OYO从其平台中彻底删除,但最近不得不让它回来。面对软银这样的巨无霸,单打独斗的创业公司毫无胜算。
同样,跟软银竞争的其他风险投资机构也面临着没有选择的选择。与软银投资同一家公司,要么给你一个爽快的现金退出,要么公司的估值就会直线上升。但另一方面,只有在规模满足软银的预期时,公司才能成功退出。创业公司的创始人和员工经常会通过出卖股权给软银来获得现金,这使他们没有动力继续保持“饥饿感”,推动创业公司到自然退出(上市或被收购)。
近期OYO还筹集10亿美元用于全球扩张。据报道,这一轮融资使该公司估值达到50亿美元,如今它不仅仅是一家公司,更代表了一种投资和培育创业公司的新方式,也代表着跨国企业软银集团及其1000亿美元的愿景基金。
软银还决定了创业公司的投资者组合。因为它在全球主要市场都有多个锚定投资,通过强制其投资组合中的一个公司对另一个投资,从而形成一个覆盖各种行业的松散的企业联合,创建一个以软银为中心的实体网络。 OYO最近就从软银投资的的东南亚网约车公司Grab那里筹集了1亿美元。Grab目前仍需要为自己的发展筹措资金,所以它对OYO的投资并不合理,但是因为软银的牵线搭桥,一切皆有可能。
OYO Rooms由Ritesh Agarwal创立,是一家经济型酒店平台。与一般的在线酒店聚合网站不同,OYO不仅能预定酒店,更重要的是他们还与业主合作,升级免费WiFi、亚麻床品和洗浴用品等各项酒店设施,使之达到规定标准,为客人提供标准化体验。这些酒店还会把OYO品牌印在醒目的位置,以彰显服务承诺。据称在过去三年,OYO在印度已经发展了近15万个房间,遍布180个城市,并宣称占有“70%的细分市场份额”。
以OYO为例,它尚未完全证明其模式在印度的可行性,就一心想要出海,在中国和东南亚买入酒店客房后,OYO又进入英国、西班牙、阿联酋和日本。一家印度公司尝试征服全球市场,这当然是好事,值得肯定。
撒币填鸭,快速催肥长期以来,风险投资都意味着大笔资金,以及所催生的大量独角兽神话。但在软银集团的愿景基金面前,这些都是小儿科。坐拥近千亿美元的庞大资金池,再加上CEO孙正义对风险投资的大举推动,未来该公司在全球创投和技术领域的影响力还将进一步提高。
文|志象网,作者|杜展羽
独角兽猎人还是独角兽杀手?利用OYO这样的创业公司作为实现其雄心壮志的代理人,软银已经不可逆转地改变了资金和竞争态势。从表面上看,拥有更多资金对圈子中的的每个参与者似乎都是有利的——创业公司获得更多的钱,其他风险投资者估值上升,市场也减少了竞争。然而,获得所有这些暂时性附加收益就是最佳结局,仅仅是相对于空欢喜一场的最坏结果而言的。
作为创投圈目前风头正劲的独角兽之一,OYO在全球市场一路高歌猛进,表现可圈可点。但与此同时,一些耐人寻味的缺陷也逐渐暴露。OYO的自身原因之外,其背后的软银集团也“功不可没”。
不过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仍然有一些公司保持了特立独行的调性,比如网约车公司Ola,因为其创始人足够强势,能够抵制这种扭曲的交易和强制结合,但这样的公司毕竟是少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