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二:装满石子的广口瓶(300ml)
小学二年级学生王皓泽:“一只乌鸦飞在沙漠上,一口水都没喝过,所以它到处找水喝,它飞着飞着看见一瓶水,水口很小水瓶很高水也很少,所以乌鸦想办法喝到水,它就这样一直往瓶子里放石头,水一直往上升,所以它就喝到水了。”
学生家长:“这个我小时候也学过,应该是可以喝到水的,因为石子掉下去后水就会升上来了,应该可以。”
记者:“那你觉得老师讲的这个课文,乌鸦最后通过这个方法真的喝到水了吗?”
西安市黄河中学物理高级教师王磊:“实际上利用了水是流体,而石子又不溶于水,而且石子的密度比水要大,当石子投入水中以后,它就会排开同等体积的水,所以液面就会上升,所以你放入足够多的石子,液面就会上升到一定的高度。”
西安市黄河中学物理高级教师王磊:“我们根据刚才三种不同容器测量结果,发现乌鸦能够喝到水,除了和容器中初始的最低的水量有关之外,还和这个容器的形状有关,比如上边细一点,下部粗一点的容器,相对来讲,乌鸦更容易能喝到水。”
王老师说,由于放入瓶子里的石子是不规则的,石子之间又有缝隙,所以水量太少的时候就会出现石子已经装满,但水面却无法上升到瓶口的情况。
说到“乌鸦喝水”的故事,今年刚上二年级的小学生王皓泽立马给大家讲了起来。
作为孩子的家长,他们又是怎么看这个问题的呢?
那么究竟要在怎样的条件下水才能上升到瓶口,乌鸦才能如愿的喝到水呢?是不是所有的瓶子都可以做到呢?让我们接着来看实验。
看来不管是孩子还是家长,都觉得这故事讲的没问题,那么这乌鸦到底能不能靠放石子就能喝到水呢?记者带着实验需要的石子和瓶子来到西安市黄河中学,和这里的物理高级教师王磊老师,一起对这个问题一探究竟。
实验三:装满石子的圆底瓶(400ml)和装满石子的锥形瓶(250ml)
实验一:广口瓶(300ml)
小学二年级学生王皓泽:“应该喝到了吧。”
首先,我们使用一个容积为300毫升的广口瓶,先给瓶子里倒入100毫升的水,然后再给其中装满石子,结果发现瓶子的里水并没有跟想象中一样,直接上升到瓶口。
接着,记者又找到其他两个不同形状的玻璃瓶,一个是容积为400毫升的圆底瓶和另一个容积为250毫升的锥形瓶。王老师先给圆底瓶放满石子,再将烧杯里200毫升的水倒入瓶子里,水面上升到瓶口时,烧杯里还剩大约20毫升的水量。接着又给锥形瓶里放满石子倒满水,使水面达到瓶口高度,烧杯里剩余大约70毫升的水量。实验结果表明如果乌鸦遇到这两种形状的瓶子时,想要喝到水,瓶子里的原有水量最少都得在瓶子容积的二分之一左右。
王老师先把石子装满广口瓶,接着开始给瓶子里倒水,不一会,水面就上升到瓶口,这时烧杯里的200毫升水,只剩大约25毫升的水量。实验证明如果乌鸦遇到类似这样形状的瓶子,想要喝到水,瓶子里的原有水量最少要达到瓶子容积的二分之一以上。
西部网讯(陕西广播电视台《第一新闻》记者晋秦 翟育国)最近,一篇关于“乌鸦喝水的故事 扔石子根本喝不到水”的文章在网上流传,最新网页游戏私服,文中列举了四个版本的小学一年级教材里《乌鸦喝水》的故事,四个版本中,乌鸦没什么区别,但瓶子的形状各不相同。结论是只有教材中瓶子是圆锥状的,乌鸦放进石子后才能喝到水,其他三个版本教材里的瓶子,乌鸦根本喝不到水。那么这是真的吗?
西安市黄河中学物理高级教师王磊:“我们可以用逆向思维的办法,比如我们先给广口瓶里,容器中,加入足够多的石子,我们再加入水,当水加入到液面达到瓶口的时候,此时我们加入的水量,就应该是瓶子,原来至少需要的水量。”
西安市黄河中学物理高级教师王磊:“乌鸦用叼石子的方法,理论上是可行的,但是它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比如我们刚才所做的实验,当先给广口瓶里注入100毫升水的时候,你会发现,你放入再多的石子,液面都没有上升到瓶口,所以这时乌鸦是喝不到水的。”